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28|回复: 35

听雪散文社第三期作业??亲近自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1 0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无尘秋水
在自然,爱在自然。
让我们携手漫步亲近自然,聆听那天籁回响;
让我们围坐篝火,倾听你我心中的故事;
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飞越奇幻的森林,山冈;
让我们遥望星空,抒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们的梦想诞生于绿色的春天,我们定能收获金色的文学硕果。
作业内容:亲近自然中的所见所思所感。
作业要求:篇幅在1000字以内,以散文为主,散文诗亦可。
交作业时间:3月10日?4月10日
批改时间:4月11日?18日
本期主评:巴陵
副评:烟霜寒梅 无尘秋水
几点说明:
1、  作业在此帖跟帖发表一篇,然后注明[作业]字样以主帖形式再发一次。
2、  已报名加入散文社的会员要按时完成作业。
3、  未报名会员参加此次活动的可直接成为散文社荣誉会员。
4、  散文坊的任何会员都有批改权利,可踊跃跟帖、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真实观点。
5、  作业成绩优秀的会员,授予散文坊贵宾称号,加威望值3。
作业一等奖的文章标为精华,作者加入散文坊下期作业的策划及评委,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作品飘蓝推荐阅读。
这期开始做个大胆的尝试,把作业前三名和最后五名的作品(先征得作者同意)拿出来进行文学交流,大家可以进行客观的探讨,褒奖或批判,在真诚和善意的前提下畅所欲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红尘:
无尘、雨儿、寒梅辛苦了。
这期开始做个大胆的尝试,把作业前三名和最后五名的作品(先征得作者同意)拿出来进行文学交流,大家可以进行客观的探讨,褒奖或批判,在真诚和善意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这个尝试不错。是不是这个点评也给点奖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1号[作业]大地的脉搏 文/北方樵夫
          初秋,北方的山里依然有些溽热,简易帐篷里昏暗的烛光下,另两位朋友的鼻梁上沁出的汗珠,闪着细细的光亮。我也感知自己的燥热。其实这燥热除了因为帐篷的窄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源于身下大地的地气,我明显感到周遭的地气在升腾,因为这里白天曾晒满烫烫的太阳。
        身下是一层不算厚的鹅毛褥子,褥子底下就是坚实的大地。嗯,好舒坦。我早已忘掉刚来时被朋友骗到荒郊野外网鱼的感觉,更不在乎明早会收获多少鱼。躺在这大地之床,睡不着也好,侧耳紧贴大地,能听到大地咚、咚的脉搏声。
        不可能睡得着。多年睡惯了火柴匣式的楼房,嗅惯了水泥、白灰味,一不经意躺在这宽敞无边、草香沁鼻的野外能睡得着吗?!我还是第一次这样与大地零距离接触,躺在大地的怀抱之中,身体充盈着大地的温热,倒是不知人居何处了。
        现在的人们离地面越来越高,楼建得恨不能钻进云层,不知不觉就怠慢了与大地的亲近,踩着硬邦邦的水泥路面,嗅不到一点大地的气息。土地和村庄一天天地被城市埋没、吞噬,土地在城市扩张的重压之下,呼吸困难,最后一块块地被憋闷死了。人类人为地阻隔着地气的上升,要知道阻隔了地气,植被就会遭到破坏,北京圆明园经营者用塑料薄膜铺于湖低,用以防止水面的下沉,无论其胪列出多少理由,科学家都认为此举是不可取的,因为薄膜阻隔了地气的上升,周围的树木就会枯萎。小时就曾听大人讲:镇子北边一家的孩子因煤烟中毒绝气身亡,其父母悲痛之中用木版钉一个箱子将孩子运到镇外草地里埋了,谁知第二天一个放羊的老人走到那里觉得脚下有动静,忙找人来挖,挖出的竟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忙跪下磕头,感谢山神救了孩子。东院的赵爷爷说:“什么山神,那是迷信,那孩子是通了地气才返阳的。”从那以后我和弟弟去山上薅猪食菜,脚下拌个木头棒子,都吓得我脑袋发胀,撒腿往山下跑。
        帐篷外虫鸣鸟啾,繁星点点。伙伴熄了蜡烛早已鼾声大作,而我却丝毫没有困倦之意。
        早时在乡下姥姥家寄食,大热天姥姥叫我去给产地的舅舅送水,到了地头的大树下,舅舅赤着膀子在树阴下歇晌,我唤醒舅舅怕他受凉。舅舅伸了伸懒腰说:“小子,你不懂,这大地养人呢!刚才我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腿痛,在这躺一会儿,一口气还能铲个来回,再说,你家的炕不是土铺的?”现在想来,舅舅说的还真在理。其实我们北方的火炕也应算是大地的一部分,是一爿爿人造的突起的地面,当家家户户低矮房子的烟囱窜出带有草木味的炊烟时,火舌就已舔着炕洞,流窜于大地的肌体之中了。在风欺雪虐的冬天,那爿爿突起的地面抵御着严寒,使劳作一天的人们睡起觉来更加瓷实。
        人与大地有着不解之缘,从生到死。
        邻家二蛋的老婆生孩子,折腾了小半天孩子终于生了下来,二蛋妈乐得嘴都合不拢,大声地喊着:谢天谢地,孩子终于“落地”了。镇子西头的大树下常聚一些老人,话语间流露出水瘦年寒的味道,孙大伯说道:唉,这个年岁,土都埋大半截了,还有啥奔头?!镇子里如果哪家的老人病逝,总得在后山找块好地方安葬,老人们说那叫入土为安。人生以土地为本,死了还要还原到土地中去,与土地成为一个整体。
        夜深了,带有水气的山风一股股挤进纱窗,我蹑手蹑脚钻出帐篷。地气弥漫着整个夜色,嘴唇微微翕动,就能吮到股股凉爽的雾气,静静地向远方望一会儿,睫毛落满露珠,似乎即刻就要淌下来,一眨眼,露珠倏地滑了下来,给大地砸出甜甜的酒窝,稍不小心碰到树枝,明月下顿时下起一场细雨,周身的汗毛孔都感到轻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猛抬头才看清,天上挂着的原来是唐朝的明月。
        我躺在明月下的大地上,倾听着大地的脉搏。
        在这坚实的大地上,我安顿好了自己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雨丛青野

    观日淋雨   
    凌晨四点,死一般静谧的大山被我们吵醒,但她没有睁开眼睛,四周依然一片漆黑。
    我们是来看日出的,必须征服这座高山,那里离太阳最近。
    越离开人类活动的区域,越能感受大自然的形态。于是,我们跨过喧哗的河流,穿过开满鲜花的田野,绕过青翠的竹林,进入幽深高耸的大山。我们要站在最高处观望磅薄的日出,领略大自然原始的神奇与瑰丽。
    昨天进入半山腰的宿营地,天色已晚。匆匆吃过饭,便迫不及待地与大自然亲近一会儿,沿着山中的便道游荡开来。踏着朦胧的夜色,心头泛起无限诗意,路两边层层大树舒展着密密的枝桠,吸一口空气,既湿润又鲜甜,感觉那是人类的保姆。心想,在这真正的大自然中能过上一辈子也不枉此生。想不到回头时,所有的景色都变了。原先往山下走,望着山外的天,心里宽敞,前方也光明。现在折回头,钻进树丛中,路越走越黑,像是进入一个恐怖的无底深渊。路边的黑影阴森古怪,偶尔有一两声鸟儿或山兽的叫,也是异常的骇人,禁不住心一阵收缩,头发也竖立起来。呵,大自然,与你亲近,没几分胆色,原也不容易。
    借着手电的光,那光也模糊,眼前是浓浓的雾。都说顶峰处寒冷,身上便多穿了些衣服,现在冒一身的汗。喘着粗粗的气,迈着提不动的腿,恨不得将衣服尽数除去。都说大自然美,现在唯一的感受就是累。
    当天色发白,身边的大树不知什么时候变矮了,头顶上没有了树荫,雾也退去。仰头望天,竟然有星辰与缺月。这真是一个好兆头。因浓雾带来的怕看不到日出的忧虑飘散了。
    矮树过去了,灌木丛过去了,当脚下的山成为草甸的时候,我们到了顶峰。止不住欢呼几声,一旦成功,再多的苦难过程都属过去。
    好开阔,辩不清厚土与天际!不由自主伸开双臂,但见眼底茫茫。白雾飘移着,时不时露出许多山的轮廓,那远方的山似乎更高。感觉自己在海上航行一般,那时隐时现的是仙山。分明是错觉,可眼见这景象,说不得大自然的迷茫。
    东方越来越白,身子却止不住哆嗦。那身汗,被风一吹,够受,也没见有谁多出衣服,不然借过来披上一披也好。心头在呼唤,太阳你快出来吧,我们在等你!
    心焦,乌云偏将东方掩盖,又让人好一阵耽心。一会儿,那乌云开出一个眼,眼中放几丝光亮,大家兴奋地站起来,以为太阳就要出世了。空等一阵,那天眼又合上,大家又只好坐了下去。站站坐坐之中,但见云海变幻无穷,把那大自然的魅力展现一部分,像成熟的少妇裸露肩膀,勾引着你,却又拒绝了你的欲望。
    天再次阴沉起来,当观日出的时间都已经过去,原先的耽心很不幸成为现实,大家只有沮丧着往回走。悲哀呀,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下山的寂寞被森林弥补了。来时没看到的景象,这时却可以尽情浏览。树的品种,树的形状,树的色彩,还有许多树穿着绿苔当衣裳。小松鼠哧溜溜上窜下跳,怪山鸟扑楞楞东躲西藏。
    正美着,却滴嗒滴嗒下起雨来,害我们一路小跑回住地,再一次喘不过气,身上早已湿个透。
    原想亲近自然,没想反被自然亲近个够。但那瑰丽与神奇还是没被揭示开来,哎呀,美丽的少妇,只好下次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清水暗香

三清山观日出
??清水暗香
“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这就是三清山,地处上饶地区德兴市、玉山县交界处。据导游小姐介绍,三清山方圆220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奇峰64座,怪石382处,道教原始建筑230处,最高峰海拔1816.9米。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汇衡山之烟云、黄山之奇松,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相辅相成,雄奇险秀,美不胜收!七月的三清山,变幻莫测,昨夜尤在雷电交加,骤雨初歇,今晨却是皓月当空,山清气爽,导游小姐告诉我们,这正是观日出最佳时机。无限风光在险峰,日出胜景在玉台,激动和喜悦让我们加快了脚步,向玉台进军!一路上,笔友们前呼后应,互相鼓劲,对我们这一行人而言,爬2里多山路算不上什么艰难险阻,我当然不甘落后,有经验的笔友传授爬山秘决:调匀呼吸,规律步伐,不急不躁,匍匐前行,我如法炮制,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成效,不再心慌腿软、头晕眼花,徐徐而行,终于到达了观日出最佳点??玉台。正窃喜我们是第一批到达山顶的游客,猛一回头张望,却吓了一大跳,瞧!在玉台的东南角,不知什么时候,竟屹立着两个巨大“雪人”,笔友半真半假说:“莫不是道教元始天尊显灵?”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四口,夜居玉台峰,凌晨4点起,老夫妻俩和两个女儿分披着两床棉被,站在玉台上等待日出。离日出还早,我们便和四位“神仙”聊了起来,原来他们也是省城人,一家人酷爱旅游,这次被三清山的“神峰仙境”迷住了,竟留连忘返数日,不见日出誓不休。莫道自行早,更有早行人,此时山风瑟瑟,寒意逼人,而我们的心头却荡漾着感动的情愫。在微薄的晨曦中,看玉台四周,天空依然裹着厚厚的云层,西边三清山最高峰??玉京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轮明月高挂,月辉若有若无。观云海茫茫,薄雾缭绕,山风袭来,云瀑倾泻成雾,雾又散作轻烟,在我们眼前轻曼飞舞,让人忍不住想用手抓住它们,留住这纤美曼妙的精灵,此情此景,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时,东方已出现几缕红云,天边云层由灰变浅,离日出为时不远了,笔友们一个个摆弄起相机来,找角度,调焦距,都想把这玉台日出美景凝固下来。天边的云层更淡了,红云逐渐连成一片,太阳仿佛是一位出阁的大姑娘,贪心地想把所有的云彩织成锦被,才肯出来。不一会儿,太阳终于出现了一丝轮廓,我们目不转睛地望着东方,一点一点地,太阳像一只有浮力的皮球,向上冲挤着云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终于,一轮红日挤出云端,像一只熟透的苹果,红得透明,鲜艳欲滴,周边的云彩更亮了,似燃烧的火焰,布满了半边天空。此时,群峰清晰,云海透明,三清山南清园胜景一览无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孤苇
            月色三清山
        一入三清山,我的心就醉了。
       黄昏的晚霞,远山的青黛,近崖的墨松,悠长的栈道,每一处都让我惊叹自然的神奇,造化的神功,我的心在景色中如同一根羽毛渐渐飞升,如同一浅轻雪悄悄融化,原来世上居然有这么美丽的地方。
       最后一抹夕阳终于埋入了由云层铺就的地平线,我们依旧看着那天边的辉煌无法平息心中的激动.而导游却一劲地催我们快下了,说太阳一落山,这山里没有一点灯光,就回不去了,于是我们一路小跑,在惊叹与惋惜中回到驻地。
      晚上躺在床上,窗外黑漆漆的,月亮还没有上来,透过窗子,果然三清山上没有一点灯光。
       天很冷,喧嚣了一天的三清山此刻一定非常寂寞了。
       我是一个喜欢寂寞的人,关上门,独自一个人走出去,我想去陪伴一下这寂寞的山群。
冬天的夜色清清透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离我是如此之近,三清山的星星也寂寞吗?白天的喧嚣对它们应该没有一丝关碍,每晚陪伴它们的只有这黧黑的山和寂静的夜。

       夜晚的石阶在微色中闪着幽幽的光,月亮已经升起,羞羞地藏在山的背后,把山衬出一个巨大的深色剪影。夜的三清山应该是另一种风味吧,我抬步走上台阶,轻轻的脚步叩问这寂寞而寂静的山。
       于月光的微色中,我循着石阶,从白天下山的地方重新走上去。空气里有种透骨的寒,而这种寒与黑山白石一衬托,却有了别样的一份深邃而苍凉。
       拾级而上,没有了白天的匆忙与急燥,只有平静的心态,四周很静,静得只剩下自己登山呼呼的喘气声,山虫大约都冬眠去了。偶尔一阵寒风吹来,吹得树上的叶子刷拉一响,猛地使人一惊,循声望去,却见黑乎乎的一团,仿佛树间藏了个人一般,凝神半晌,却又不动了,黑黢黢的耸立在那里,方才相信只不过是风而已,自嘲地笑笑,继续向前走。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转过山头,从两山之间挤出,如水的月华仿佛是一下子就洒满了整个三清山,山忽然就活了,每一个山头都如同一尊尊塑像,天斧神工,威严地俯视着你。山路的石板在月色中闪光,婉延如龙,不见尽头。回头看去,住所的灯光在山脚闪着点点昏黄的光,包围着一个个温暖的空间。想必此时,同行的人一定在放松着自己的身体与思想,或者在回味着白天看到的一切。没有人会想到,在这冰凉的夜里,还会有一个傻子又爬上了这没有色彩的山。
       三清山的月走得很快,一下子就越过了一座山峰,先前的景色好象只不过是在瞬息之间便变换了好几种姿势,然而都是一样的沉静,一样的寂寞。
       踏着月亮透下的影子,抚着冰凉的栏杆,我忽然有一种想听音乐的冲动,此时应该有一曲古筝,此时应该有一曲《高山流水》或《汉宫秋月》,弦动之间,音乐便可以悠远地荡开,在空谷之中回响,节奏慢而低沉,如同岩上落下的点点清水,溅起朵朵银花。山间此时无花听乐,但我想山石能听懂,古松能听懂,琴弦一震之间便会有默契的回应。
       忽见一处,明晃晃的耀人的眼,用手一摸,刺骨的冰,待到鼻尖快凑到上面时才看清,原来是根根冰棱,直直地挂在一块凸起的山石上,如剑似戟。大约快有二十年没有见过冰棱了吧,记得小的时候好象天气特别冷,每每到冬天,茅屋下面都会挂一串串冰棱,太阳出来后,就晶莹剔透起来,发出逼眼的光来,那时候的景色现在想起来,真是美绝,只是当时没有相机,不能记录它的绚丽,然而在记忆之中,却是永远也无法忘记了,或许比相机照出的还要美上千百倍。
       山风更大了,而我离天也越来越近,渐渐又走到了太阳沉落的位置,我在一块山石上坐下,耳边是自己臆想的琴声,眼前是清晰而模糊的山,我仿佛与天与地融为一体了,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没有色彩的夜晚,仿佛一切都有了色彩,许多尘世的东西在这里都没有了寄托的所在。四周仿佛空无一物,而我的心却充盈着宁静与满足。
       踏着月色下山,脚步是如此轻盈,身心是如此轻松,三清山的明月,在我眼前转来转去,这片美丽的清辉啊,我真想采撷一片带回我的梦里,给我永远的宁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孤苇

        天柱山漂流
           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境内,被誉为古南岳。
       未到天柱山前,陪行的导游便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对那里的漂流心存太大的希望,因为那儿的水流并不急,滩也并不多。同去的朋友们大都有过武陵岩漂流经历,那里水急浪大,自上游两人共渡一只橡皮小舟奔腾而下,至下游时全身自然被水浪所湿,很是刺激,想来这天柱山的漂流一定比之差得甚远。
        游完三祖寺之后,导游把我们带去白马潭去,据说此段名叫天险河,本就有了心理准备的我们,当听说漂流时是八人共坐一只大竹筏,由船工撑着走的,更是没有了一点情绪,如此单调而乏味的过程怎能让人兴奋?
       到白马潭时大约已是下午四点。下车举目四望,除了一条横标上写了欢迎一类的词之外,这里完全就是一个乡村的景色,农民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牛羊随意地在树下、田头吃草。几个年老的妇女走上前来殷勤地问要不要买水枪,看着那简陋的用竹筒做成的水枪,心里想这漂流还得要人的嬉戏才能提高兴致,越发的情绪低沉了。
        众人分登两只竹筏,船工来了,一看更是让人沮丧,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想来这一路定是很平缓。
       竹竿一撑竹筏便离岸而去,抬头望去,斜阳照在水面、山腰,露出一种鲜红的颜色,河水很浅,水中卵石如同贴着筏子轻划而过,水至清,沙白渚明。筏由下游上溯,船工黧黑的脸映着西下的太阳闪着熠熠的光。同伴取出水枪开始喷水,水珠溅到身上有一种刺骨的寒,心情便在嬉笑之中开始轻松。导游是个女的,年已中旬,性格温和,说话和缓,坐在前面的一只筏子上,向我们介绍这里的石头像什么,那里的山像什么,同伴们一个个引颈而望,看出的欢喜雀跃,看不出的一脸沮丧。
       把手伸入河中,水清凉地划过指尖,不时能看到一条条小鱼自指间悠忽游过,悬在白白的沙土之上。波光如鳞,折射着七色的光,耀得人眼花。
       行不多远,即遇一险滩,船工便走下筏来,我先以为是要如同三峡的纤夫一样用绳拉上去,却发现他们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在竹竿根部的一米处绑一根绳,一头架在筏上,一头横在胸前,平行着筏推着前进,原来杠杆的原理早就被他们充分利用了。
        船工努力地前倾着腰,脚蹬着一块块卵石,小腿的肌肉块块隆起,一步步向前坚实地走,我脱掉鞋,跳进水里,跟着他们走,为他们减轻一点负担,也可以更好地欣赏一下两岸的景色。
       行在水里,那种冰冷的感觉反而让我的神经刺激得兴奋起来,足底乱石密布,每走一脚都得仔细小心。同伴们欢快地用水枪把水喷在我的身上,映着夕阳,水花散发着五彩的光,眯着眼睛,透过光晕看远山近水,四周寂静,我感觉到一种满足。闹有闹的快乐,静有静的快乐,习惯了浮躁闹市的我在天柱山的河流中把自己洗涤成一条自由的鱼。
       夕阳把山的背面照成黄、褐两种颜色,被阳光照射到的一面树叶发出一种嫩黄的光,一团一团,组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混着白石、蓝天与黑峭峭的山影相映,空气是如此之清透,色彩是如此之反差,我在欣赏中陶醉,在陶醉中净化。
        两山迎面而来,水声如激,我喊一嗓子,回音不绝,导游见我兴致很浓,便举起小喇叭为我们唱起当地的黄梅戏。黄梅戏我听了无数遍,身边的许多人也经常在各种场合唱,但不知道为什么,导游一张口,我便有一种震悚的感觉,仿佛在这山水之间,那声音可以直接闯入我的心底,如此优美,如此生动。世间忽然之间没有了别的声音,山空空地映着斜阳,水缓缓地伴着节奏,鸟轻轻地划着弧线,同行的会唱的都跟着唱了起来,但没有一种声音可以盖过导游的,不是因为喇叭,而是那种味道,即使千百人同唱,你也可以从千百人之间一下分辨出来,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出来。船工也来了兴致,与女导游的歌声互唱互答,婉转的歌声在山石上激荡,在溪谷中回响,游伴们跟着轻轻地和,在群山之间,在清水之上,在陌生的地方,我感受到了一种纯静的美。
        溯流而上,漂流的尽头是许多怪石,有一十丈方圆的沙滩,立着一茅屋,许多人跑到怪石上作出各种怪样照相,我躺在沙滩上,任细沙摩擦着我的身体,我有一种想唱歌的冲动,然而,黄梅戏我是不会唱的,唱什么呢?思考再三,终究也找不到合适的,最后只好作罢。
山与水都是一种文化,有的适合云笼雾罩,有的适合轻雨薄烟,有的适合烈日高照,白马潭属于哪一种?我沉思着,夕阳中有鸟飞翔往回,想必这里是没有孔雀的,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千多年前这里曾诞生了刘兰芝,诞生了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想必只有如此美妙的地方才能产生如此美丽的传说。导游笑着对我们说,七仙女就是天柱山人呢,我不想去探究,这么美的山水,这么美的歌声,又有什么美丽的传说不可能发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孤苇

城里的月光
        有多久没有亲近到如水的月光了?在这喧闹的城市。
        行走在湖畔的小路上,看着城市的霓红与月光辉映着碎在水里,摇在水面,拉着长长的影子。波光中,有人泛着轻舟,音乐声从四周的地面传来,这就是南昌的青山湖。
        记得家乡也有一条河,在门前。童年的时候,我常常在皎洁的月光下用蒲扇扑下只只流萤,然后把它放在手心,看它们是怎么在手心中扑愣着翅膀,泛着青绿色的光,最后一只只地飞走。有的时候也会把它们带到蚊帐里,于是躺上床上眼神就随着它们飞来飞去了。那个时候,窗外的月光总是分外明亮,清清地透过窗棂,如霜地洒在帐前的地上。在柔和的月光与闪烁的萤虫中,睡意渐浓,眼神渐渐迷糊,总是这样躺在外婆的臂弯中进入梦乡。
        很多年没有见过萤火虫了,不知道它们是否和当初一样依旧飞舞在那条狭窄的河道上。
        青山湖的四周人来人往,喧哗声不时传来,在这本该静的夜里。
        在湖畔行走,我努力寻找着旧时的记忆。故乡没有这么多色彩斑澜的灯光,没有这么多来来往往的人群,没有四周不肯间隙的音乐,只有点点的流萤从芦苇丛中飞去飞来,和着那清冽如洗的月光。
        音乐声中,喷泉有节律地转来转去,水珠跳着蹦着落到池中。湖中有人泛着轻舟,高空有月,近处有灯,然而我却无法看到湖中的景色,水色如墨,幽幽的看着我,仿佛没有一点生气。
        小的时候,我问外婆为什么萤火虫会亮,外婆搂着我说,这些小生命在白天努力吸收太阳的光,在晚上就出来四处飞走,它们是希望在月亮照不到的地方给人点燃一盏灯,给夜归的人指清回家的路。我不相信小小的萤火虫能够有多大的光亮,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外婆没有解释,只是淡淡地说:“可是它们做了,一直没有放弃。”
        青山湖畔的灯一盏连着一盏,虽然已是很晚,但依然亮如白昼。我努力寻找着那微小的虫儿,却一只也没有找到,如此明亮的夜晚已经不再需要它们的那点点微光,或许是它们经历过这么多年的磨难,已经放弃了当初的决心。
        夜色在霓虹灯中不断变化着色彩,天上的月显得愈发的暗淡、混浊,心情随着音乐与人群的喧闹不断地起伏,始终平静不下来。我的萤虫儿,我的清月,以后或许只能从梦里找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六角神女

飞鸟相与还?
   真是蹊跷,教室竟然也成了鸟儿闲逛的场所。  
        那是我的一节语文课,正要下课时,忽然“哗啦啦”,一只灰色的大鸟从大门直接闯入教室,“扑愣愣”绕着教室飞了一圈。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刘东平飞速关门。丘松华飞来腾去,一会爬窗,一下蹦地。鸟儿满教室里乱窜。我眼睛都晕了,只听见“扑腾扑腾”鸟儿惊飞的声音。“抓住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铃铃。。。。”下课了。丘松华正准备拿着鸟儿往外走。我连忙叫住他:“松华,把它放掉吧,看它多可怜。”鸟儿睁着胆怯的眼睛,惊惶挣扎着。像是鸽子,又像是斑鸠。羽毛如雪花般飘落。松华看看我,又瞅瞅惊魂未定的鸟儿,眼里依依不舍。却终于双手慢镜头似地托向空中,一松手,那鸟儿便扑愣愣地展翅飞了,一下子融入了蓝色的天空。
    我很诧异,鸟儿怎么会飞来教室?虽然小时候也曾有猫头鹰撞到家里的镜头,但这里可是朗读分贝很高的教室。是没了窝,还是迷了路?是丢了伴,还是散了伙?心理的疑团像是春天的草儿蔓延着……
    心里总惦记那飞去的鸟儿是否已回到它的家。于是,没过几天就约了几个同事去山里逛了。虽然不指望那个灰色大鸟能接见我这个有缘人,但是想想,阳春三月,能在山中踏青不也是难得的吗?
        挑了个离学校最近的山,来去方便。那里满山都是株树、松树,郁郁葱葱,望去如同黛色的毯子。那种原生态的树木让人想起杨丽坪的原生态舞―――朴实。而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树荫深处悠扬的鸟鸣。
    喜欢那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山中踏青的主旋律就是放松自己聆听鸟类自然的和鸣,那种纯天然的声音让人感觉自己的心灵都快羽化登仙了。那种乐趣真的无法比拟。
    渐渐走进,竟然发现山中多了一条环山的黄土路,那样的刺眼,感觉像是给山套了个紧箍咒。又像是一条黄蟒蛇咝咝缠着大山。更刺眼的是曾经葱郁的山林已经面目全非:山脚横七竖八躺满了大大小小的树,山腰像是被拔光的山鸡露出山的肌肤,而山顶虽然依旧绿意昂然,却因为山脚,山腰的陪衬滑稽的像是小丑演员的光头上那束毛。
    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路边到处都是那种株树的叶子,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用那个树叶吹出像鸟儿的声音,惹得鸟儿也跟着和鸣。那时候我们一帮半大孩子经常去山里掐花,最有趣的是到大山里掐那种树兰花,篮子满了就摘个树叶躺在山路上,最好的就是那种有点弧形的株树叶,放在嘴边就能发出悦耳的鸟鸣声,这时四周就会有很多的鸟应和着……
    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那种吹得很响的叶子,正踌躇着,忽然看见一只叶子弯曲的像个小沟,欣喜的摘下,双手轻轻掐下叶子的顶端,小心放在嘴里,调准气息。一种悠闲的略带滑稽的鸟鸣声立即响遍山林。我一路吹着,几乎不停,可惜一直没有听到鸟儿的和鸣:是山里的斧头声让他们吓破胆?还是山里那如蟒蛇下山的滚树声音让他们掉了魂?又或是路边的挖土机轰隆隆的声音让他们以为暴风雨就要来了?呜呼!无法可想!
        终于沿着山路爬到山顶,哇,这里的风景真的别具一格,高大的株树,婷婷玉立,斑驳的松树,郁郁葱葱。最妙的是大树中间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树,哦,有映山红,还有乌盆子,不论开花结果都是山的天然的美容师。“鸟窝”,同事有人惊喜的喊着。我发现那个鸟窝紧紧的嵌在株树的枝杈上,那样的别致,蓬蓬松松的松针窝成一个温馨的小窝。
         忽然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远远的看见俩只鸟儿比翼双飞,刹那降落在那个似乎挂着窗帘的窝里。“唧唧,喳喳。”似乎听到一串鸟宝宝的撒娇声,我想这应该是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也许鸟妈妈正在喂虫子给宝宝吃,一家人其乐融融。
        忽然想起陶渊明的那句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唉,不知以后还有这样的景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清水暗香

最爱桃花妩媚春

        天空灰蒙蒙的,心情郁闷得很。连天下着绵绵不绝的雨,以为花团锦簇的春天还没有真正来到。但周末总要寻个去处,正好细雨初歇,于是带着相机就出发了,不能折柳赏花,且寻些春风春草吧。                       
        漫不经心的往公园方向走去,远远的就看见那熟悉的醉竹亭。之所以叫醉竹亭,因为亭子周围象征性的栽种着几根湘妃竹。醉竹亭耸立在一座人工小山上,这座小山成了公园的天然屏风,亭子那边即是我常躲避城市喧嚣的所在,有看不厌的曲廊画桥、湖光山色。
        在醉竹亭脚下一眼望去,心不免雀跃起来,在小山坡上竟然有一片不知名的灌木,花蕾象爆米花似的红成一串串,映在茵茵绿草中,且有松竹陪衬,煞是好看。醉竹亭掩影在这片花海中,已醉了三分。
        心中猜疑,亭子那边肯定有更美的桃花吧,不免加快了脚步,往小山顶上走去。果然,山顶的桃花真的开了,几树零星的桃花,大多数打着花骨朵,有少数的几朵开了,在春风中笑吟吟的,虽不极尽灿烂,却让我的心温暖起来。湖边柳树已然风情万种,妩媚地在春风中招摇,娴静时若淑女临水浣纱,调皮时若孩童手舞足蹈。纤纤的万枝新绿,让湖水澄清不少,袅袅的千般柔美,是让春风陶醉的妖柔。眼睛不免润滑起来了,好一片解语桃花,好一岸婀娜春柳。架好相机,兴奋地拍了一通,以为春天就在这儿了。
        赏完了亭边春色,于是往公园的深处走去。一路上感觉游人多起来了,湖的那边传来一阵阵孩童的笑声。春风最是烂漫处,正是儿童相追逐。我加快了脚步,只想看看究竟是什么美好的事物,让天真可爱的笑声在春风中荡漾。走着走着,眼前不免一亮,心跳也加速起来,是怎样的惊喜呀,这边竟然是一片花海,一树树红的、粉的、白的花树,正热闹的开着,极尽妖娆,极尽灿烂,照亮了半边天空,染亮了游人双目。芬芳的气息,醺得游人醉,惹得春风歇,蝴蝶儿、小蜜蜂也没闲着,在花丛中时展翅、时停留,仿佛他们才是花之天使。孩子们在桃花林中的一块空地上,相互追逐着,欢笑着,一张张可爱的脸,比桃花还灿烂。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花团锦簇的春天原来就在这里呀!
        这一枝枝桃花,经了多少春风吹春雨淋,才能如此芳菲万千,哪怕一年四季中只有少数的半月灿烂。便想起诗经的句子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分明是古人对桃花平易近人之美的褒扬了。又想起一些惜春、惜时的诗句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桃花的美是短暂的,有如青春,然而桃花适时而发,极尽芬芳,把她的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春天,落成红泥终无悔,来年灿烂又一春。桃花的这种精神真是值得人们讴歌啊。比起梅花的冷艳,比起牡丹的娇贵,桃花有如堂前燕,尽入平民百姓家。
        “阿姨,请帮个忙。”一声清脆的声音从身后响起,拉回了我的飘渺思绪。回头一看,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递着相机,笑吟吟的请我帮她和她妈妈照个合影。看得出来,这是很幸福的一家人,母亲的打扮比较端庄,脸上透着很满足的笑容,她带着三个可爱的女孩,两个小一点的正在溜旱冰,时而调皮的追逐,时而开怀的大笑,而在不远处的路边,一辆桑塔纳车内一位40岁左右的男人正关切地望着她们。可以想象这一家子,丈夫事业有成,妻子贤淑能干,儿女健康可爱,生活超过小康,正迎来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春天。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一群中学生手牵着手,唱着歌儿走过桃花林,走向了春色最深处。痴痴地望着这些年轻的背影,羡慕之余心中不免惆怅起来了。不知道属于我的春天还会有多久?
        有心看花花未发,无意赏春春已驻。青春岂有无穷尽?惜时惜春莫虚度?复又一番感慨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16:34 , Processed in 0.0930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