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 所含四言句“出律”的部分对联数量与比例统计表
字数
| 句数
| 句式
| 联数
| 含“出律”句联数
| 百分比
|
一句
| 二句
| 三句
| 四句
| 合计
|
4
| 1
| 4
| 122
| 36
| 16
|
|
| 52
| 42.62%
|
9
| 2
| 45
| 53
| 11
| 8
|
|
| 19
| 35.85%
|
9
| 2
| 54
| 89
| 12
| 10
|
|
| 22
| 24.72%
|
10
| 2
| 46
| 105
| 9
| 8
|
|
| 17
| 16.19%
|
10
| 2
| 64
| 38
| 5
| 3
|
|
| 8
| 21.05%
|
11
| 2
| 47
| 404
| 19
| 13
|
|
| 32
| 7.92%
|
11
| 2
| 74
| 35
| 8
| 2
|
|
| 10
| 28.57%
|
12
| 2
| 48
| 20
| 1
| 3
|
|
| 4
| 20%
|
小计
| 866
| 101
| 63
|
|
| 164
| 18.94%
|
8
| 2
| 44
| 375
| 67
| 111
| 38
| 20
| 236
| 62.93%
|
15
| 3
| 447
| 37
| 9
| 9
| 1
| 1
| 20
| 54.05%
|
小计
| 412
| 76
| 120
| 39
| 21
| 256
| 62.14%
|
总计
| 1278
| 177
| 183
| 39
| 21
| 420
| 32.86%
|
在这些含“出律”四言句的联的作者中,不乏如袁枚、彭元瑞、伊秉绶、梁同书、阮元、梁章钜、林则徐、余应松、齐彦槐、严保庸、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薛时雨、王?运、金安清、吴汝纶、张謇、易顺鼎、康有为、吴恭亨、胡君复、范当世等名家高手。一些历来颇享盛名的联作,也赫然名列其中,如: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这是相传由赵翼代笔的汪由敦题泰山东岳庙联,两个四言句句中平仄都没有交替。
赖社稷之灵,国有君矣;
竭股肱之力,死以继之。
这是彭元瑞题于谦祠联,上联四言句的句中平仄没有交替。
隔江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与众宾欢。
这是伊秉绶题扬州平山堂联,前一对四言句句中平仄都没有交替(后一对四言句节奏不同,不在讨论范围)。
公羊传经,司马记史;
白虎德论,雕龙文心。
这是阮元题广州学海堂联,全联四句句中平仄都没有交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是林则徐的自题厅事联,下联前一句句中平仄没有交替。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这是左宗棠题杭州冷泉亭联,两个四言句句中平仄都没有交替。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这是胡君复题武汉黄鹤楼联,下联前一句句中平仄没有交替。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同口径统计范围内,上下联句脚同平或同仄的联只有56副,仅占4.20%(56/56+1278)。可见得前人在对联创作时对上下联句脚平仄应该相对的重视远大于对句中平仄应该交替的重视。
对四言联句的句中平仄格律,提出以下几条不同尺度的放宽的建议:
1.集句从宽。凡是以前人诗词、古文、成语、俗语等入联的,可以不对句中平仄作要求,顺其自然。这个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因为集句从宽是对联创作中历来就有的惯例。而在统计的420副含“出律”四言句联中,集句联也占有约四分之一的比例。推而广之,以现代专用词汇入联的,也应该不对句中平仄作硬性要求,顺其自然。
2.因重言导致句中平仄“出律”的,应视为特殊情况而予以认可。包括四言句二、四位重言和四四句式的八言联或含四四句式的多句联中两个四四句的第二字重言。前者由于二、四位已经重言,自然无法平仄交替;后者由于相连两句的二位重言,如果要保证句中平仄交替,将无法保证两句的句脚平仄交替,两害相权取其轻,自然应该优先保证句脚平仄交替。例如:
人尽嗟其才,类我类我;
天遽夺之命,丧予丧予。
这是范当世挽吴仲懿联,联中四言句因为二、四位重言而句中平仄没有交替。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是曾国藩的格言联,由于前后两句第二字重言,为了保证句脚平仄交替而导致前一句句中平仄没有交替。
事同浑?,惨同来歙;
私哭季路,公哭田横。
这是陈宗李挽宋强黄联,由于前后两句第二字重言,为了保证句脚平仄交替而导致前一句句中平仄没有交替。
3.有条件地允许四言句二、四位平仄不交替。在某些词牌里,一些四言句二、四位平仄不交替是允许的。如桂枝香、雨霖铃、琐窗寒、解语花、齐天乐、醉太平、换巢鸾凤、永遇乐、疏影等都有这种情况⑵。既然连以吟唱为创作目的的词都允许一部分四言句在二、四位不进行平仄交替,那么对联如果也作出同样的规定应该也是无可厚非的吧。当然,如果考虑到对联的特殊性,不妨再加上一些附加条件:一是不出现四连平或四连仄;二是如果一个四言联句因为创作的需要而二、四位同仄时,那么其对应句可以考虑二、四位同平,以尽可能保证平仄相对,这种作法有点类似于近体诗的“对句拗救”。如果这个二、四位同仄的四言句出现在自对中,那么与其相对的自对句也同样采用这种“对句拗救”。这种“对句拗救”虽然没有实现句中的平仄交替,但是还是保证了对应句的平仄相对,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在表一所统计的数据中,除了含四四句式的联之外,凡是二句“出律”的,都是这种“对句拗救”;在含四四句式的联中,四句“出律”的也都是这种“对句拗救”,二句“出律”的大多数是这种“对句拗救”,三句“出律”的也一定包含有这种“对句拗救”。总算起来,这种“对句拗救”大约要占到全部420联的一半左右。如:
月色如昼,
江流有声。
这是陈鹏年题镇江焦山松寥阁联,上联二、四位同仄,下联二、四位同平。
叶公好龙,真龙必出;
伯乐相马,凡马皆空。
这是吴大?的题湖南招贤馆联,前一句上联二、四位同平,下联二、四位同仄。
踞石而饮,扣?而歌,最难得梅边清福;
环山不孤,酿泉不冷,何须恋湖上风光。
这是薛时雨题滁州影香亭联,上联两个四言句自对,前一句二、四位同仄,后一句二、四位同平。
此外前面所提到的汪由敦题泰山东岳庙联,伊秉绶题扬州平山堂联,阮元题广州学海堂联,左宗棠题杭州冷泉亭联等都属于这种“对句拗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