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76|回复: 7

唱出一首父亲的颂歌,引发不绝如缕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8 15: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对刘斌的一首《父亲》歌词的赏析     

                    作者;任中恒   

     在国内众多的父亲颂歌歌词中,龙江县歌词作者刘斌的那首《父亲》,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与“歌词大家”pk的水平。它还没有配曲之前,就给人以激动,读后有如魂魄被一股强风震撼袭来的感觉,使人不能忘记。虽然刘斌情感上的着笔有些沉重,而它却给人一种急迫报恩的意识和力量。尽管读起来情绪上有些低沉和忧伤,可它触动和激起了人们对父亲既往辛劳付出的感知和回忆,拨动了人心和灵魂深处最柔弱的那根弦。在众多受到感动的人中普遍有一个共识,就是刘斌只欠一个契机,只缺一个懂他思想的优秀作曲家,只少一个红遍全国的歌星为他演绎,为他传播。如果这些都存在,对他的这首《父亲》我敢说,不仅会与那些名声显赫的《父亲》一样引发社会轰动,而且更能换醒人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敬老尽孝之心。
     闫维文演唱的《父亲对我说》,王胜利演唱的《父亲》,张明敏演唱的《爸爸的草鞋》,崔京浩演唱的《父亲》,刘和刚的《父亲》感动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火遍大江南北,湿润了多少人的眼睛。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国这个社会,特别是现实的农村大多家庭里,父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家庭的支柱,是全家人的希望。在田野或在外辛苦劳作,扛起全家生存的责任,努力营造一方晴朗的天空,这种父爱的付出人所共见,让人感动,让人尊敬,让人心里永远记着。刘斌的《父亲》这首歌的词,在亲情方面所表达的内涵一点也不逊色其他名人。
    刘斌的歌词,一开始就把可怜的父亲那种老去的画像展现在读者面前,弯弯的脊梁衬托出历史的苦难,脸上刻着岁月的沧桑,在夕阳西下的村口苦苦盼儿归来,眼里充盈无奈的泪水。这个画像对读者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知不觉中使人对老父亲那份思念和怜悯之心油然而生。《父亲》第一段上半阙是这样写的:

一根手杖支撑弯弯的脊梁
一脸皱纹写满岁月的沧桑
一双老眼望着夕阳的村口
一声长叹牵出了泪眼汪汪----
    一个生活难于自理的老人,拄着手杖,伫立在村口的斜阳里,长吁短叹,泪水涟涟。此景把我们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联想到自己老父亲当年的状况--想到自己老的那天,那种窘境该有多么的无助,多么悲哀和凄凉。

自然界鸟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的属性。而人类这种属性应该更为突出,报效父母养育之恩,是儒文化环境下熏陶出的儿女们,最平常的恩德之心和责任意识。刘斌在营造了这个孤独凄惨的画面后,紧接着说这种状态是为了生存的原因,是为完成父亲心中未尽的希望,他要告诉老父亲他要在美梦成真后衣锦还乡。《父亲》第一段下半阙就是梦想着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堂前尽孝:

我背着行囊闯荡四面八方
心头点亮父辈希望的烛光
游子的脚歩走进梦的故里
村头的父亲啊
孩儿我一定要衣锦还乡


     其实,梦总与行动有时差的,大梦醒来时,可能风雨更苍黄,待到衣锦还乡时,可能已经无法再见到老父亲的最后一面。人在外,可能有无穷尽的事业选项,可老父亲只有一个。人在外前程无限,可家里的老父亲的生命有限。龙江著名诗人朱殿学在他的《父亲》里给了一句很好比喻“当真的飞过千山万水/发现前面还是千山万水”。刘斌的歌也告诫人们不要走出梦境再入梦乡,忽视了家里村口的老父亲。另外刘斌唱出此情此景的弦外之音,也把人们的思绪引入“为什么?咋会这样?”的追问当中。人们的思绪会在当代的“劳动力转移”、“南飞雁”“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牛郎织女”“南北区域财富失衡”等众多现象中不绝如缕的反思。“丁壮在南岗”“黄鹤一去不复返”,给留守或看家望门且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留下了悲惨的境地。从而,刘斌在歌中也表露出对农村空巢现象的一种社会洞察力和满满的同情之心及忧虑。作者在歌词中用父亲的那种孤凄的生存状态,蹒跚的姿态,向人们传递出来的不只是当今亲情的疏远、对长辈关爱的缺失、失能老人生存的危机、远在他乡儿女鞭长莫及等等情感方面的问题,而是要追问这种普遍现象出现的原因。
现在尽管当今国家经济发展提速了,人口的流动频率加快了、人们组团前往富庶地区流动的现象无法阻止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出现了一些与协调发展相悖的问题。边远地区养老助孤、山村林区儿童教育、村屯房屋废弃失修险状隐患、劳力及人才不断流失外走,小城镇萧条、落寞、续建乏力,大批出现空村、空屯、空户,林场矿区空楼、死城等一系列现象。这是一个正确与否的政策理论问题。虽然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认定性结论,但它至少目前已经引发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话题还要回到刘斌的《父亲》上来。在父亲颂歌这个领域,各地作家诗品也有很多。但刘斌的《父亲》是一首歌,它就是放开歌喉歌唱的那种形态。歌与诗虽然出于同门,但是,歌是在民间的劳动中产生的激情,她的历史早于文字,是口口相传的精神愉悦层面的东西。而诗是一种境界,它来源与生活高于生活。小孩会说话就会唱歌,而写一首好诗则要把阅历提升之后才能做到。歌是唱的,诗是让人体悟、感受的,有时诗是不能当歌的,因为诗里面有大量的典故,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诗和歌还是有微小区别的。因此说刘斌的歌是不能用诗的卡尺去论短长的。歌是可以反复吟唱的,有时复句、叠句、往复,都是歌的普遍方式。刘斌《父亲》的第二段就是前一段的往复,内容和情感和第一段基本相同,只是刘斌误把他乡作故乡了,他乡的一袋旱烟、一台马达、一双眼神、一条马路都有似曾相识,但此时此刻他被眼前的景物唤醒了,他的乡愁之心被触动,惊觉时光匆匆,想起年迈的老父亲,因此他不再欣赏他乡的明月,急迫的归乡情绪如脱缰野马,即刻要飞回故乡。《父亲》的第二段写的是:

一袋旱烟萦绕岁月的悠长
一台马达唱醒沉睡的村庄
一双眼神依恋夕阳的山口
一条宽阔的马路奔向小康
我无意欣赏他乡那轮明月
思乡的念头犹如野马脱缰
听说咱村早已改变了模样
村头的父亲啊
孩儿我把光热送给家乡
     刘斌头一段通过孤独老父亲的凄凉世事,放大那时间深处的微弱影像,带来遥远人心的百感交集,给人以震撼、战栗与沉重。第二段激发了人心中那份乡愁,人们恨不得马上回到父母面前,尽一点儿女的最后责任。这就可能是他的歌词创作的初衷及其要表达的意义。可以说,刘斌的《父亲》已经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不仅如此,他还在深层次上为政策决策部门提出了中国新形势下的一些新问题。
  在龙江与刘斌这首《父亲》相近的诗如江南岸一首七绝;
晓梦依稀到故乡,
雨中萱草更飘香。
炊烟起处娘亲在,
拄杖扶门望远方。
     龙江诗人江南岸与刘斌以同一种境界,表达同一个主题,刘斌的更易于歌唱,江南岸的更使人深思和体悟。他俩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载体不同而已。
     而诗人李想却把同一题材的吟咏,用月、风、雨、扶栏、酒、斜阳、钟声、寒梦等多种景物相衬托,以梯形诗来表达对归途的向往。

月瘦如镰。
风着雨如绵
任凭栏归途远
带醉独倚斜阳残
钟声叹惊觉一梦寒
且不说表达手法的差异,但是,诗人、歌者都表现出深沉的乡愁和对家乡的忧患意识。
还有诗人冬阳,他把对父亲的思念引申为民族、家国情怀。
      他的一首《遥望塔城》之歌,是以歌、以心、以文化为他的民族正名,用大辽国及契丹人的历史荣光,呼唤着一个民族的再觉醒、再振兴。尽管他的民族就像星辰一样,散散落落挂在北国的天空,千年仍不肯陨落。

站在兴安之巅,
翘首遥望天山那边。
日复一日,
忘返流连,
我的相思泪涟涟。
亲人啊,亲人,
你可听见我轻声的呼唤。
身在故乡梦相牵,
盼望着相逢的那一天。
站在嫩水之滨,
翘首遥望塔城那边。
年复一年,
彻夜难眠,
我的相思情绵绵。
亲人啊,亲人,
你可听见我衷心的祝愿。
身在故乡心相连,

盼望着团圆的那一天。
   塔城那边,他是指新疆的塔城,他魂牵梦绕的是大清乾隆年间,那出征新疆平息葛尔丹叛乱的2000达族官兵。260多年过去了,他呼唤不仅让人们不要忘记达斡尔人对国家版图的贡献,他更呼唤不要忘记800年前大辽灭后,西辽当年开创的西域疆界。他想唤回的不是父老兄弟,是想唤回国家对他们民族的尊重和关心,因此他年复一年为唤起民族自尊而彻夜难眠。
   冬阳呼唤的是民族的正名,刘斌呼唤的是时代发展的遗忘角落。但是刘斌针对的是现实,博取的同情心更多,更具穿透力。冬阳则是针对的是一段民族历史,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更少,并不知那骨肉分离的痛楚,博得的泪水少了一些。
     虽然对刘斌的作品读得不多,但这首《父亲》切实感动了我,也引发了很多丝丝缕缕的联想,谢谢刘斌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2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仁兄点评切实,推介有力,乃文艺理论行家和文学批评高手。与其其他文作一样,其作自如,其法娴熟,其文耐读,其寓盈足,其风格独树不俗,其文品高尚不奴,其名引人瞩目,深得我喜爱不已。每每读到仁作都在其启迪开悟之下而受益匪浅。
确实如此文所评,多产的刘彬老师的歌词已经甚是耐读可歌,在本县实为颖脱超群,对父亲的体味至深、情感至浓,感染力颇强、教育意义甚大啊。我喜欢歌词、歌谣、歌诀、惯口甚于其他诗歌,这也是广大群众的普遍心理。希望本地文坛里有更多的文论、文评出现,渴望家乡人有更脍炙人口的歌词佳作出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9 2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点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1 17: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中肯到位且有独到之处。一方面刘斌老师的歌词实为本县文坛精彩一席,另,任老师评论更是耀眼明星,在下受教。点下深挖,挖掘潜质,多种题材下,多种风格共享。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精彩纷呈,都源于对文字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在此感谢刘斌老师带给大家 的视觉盛宴,更感谢像任老师一样默默奉献、扎根龙江文坛、传承文明的人们,向您们致敬,因你而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0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意海思林) 的帖子

谢谢祝老弟点评,切实与你说的一样“都源于对文字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好作品的热爱”。这篇《赏析》就是在你的推荐下,给我转来,才让我眼睛一亮,写出这个评论,因为嘴柮说不出思想里那些太多的激动,就把那几首曾经感动过我的同体作品一并列了出来,我的意思是让大家见到不同载体的《父亲》给与人们不用的感动和不同的体悟。应该说因为你的推荐而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08: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雨荷@) 的帖子

谢谢雨荷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08: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龙江书童) 的帖子

谢谢书童版主的点评,这首《父亲》切实是一首较好的作品,任何一个人包括哪些成名大家的好作品,在自己全部作品里也不多,有好有差极为正常,谁都如此。顺便也感谢哪些曾经感动过我那多篇《父亲》的作者方台兰志、江南岸、李想、冬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1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任老师的赏析文章!迟赏请谅!作者深情的歌词,让任老师乃至所有读过这首歌词的读者产生了共鸣!流畅自然,深情优美!的确是难得的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1-24 20:25 , Processed in 0.0931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