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5|回复: 14

朱批“长谷行”有新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06: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批“长谷行”有新发现.
意海思林 随笔..


.
方志兰台老师(于 2015-01-10 )对我的《两扎长谷行》(1)阅批道:“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文字优美,堪比《水经注·巫山巫峡》。”
虽然,我感到远不敢将两文相提并论,但是,解读朱批(2)所言内涵,受其俱宏观慧眼的这略略一语的启示,再读《水经注·巫山巫峡》,便引出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两地大有可对照之理。即在许多方面或相类或互补,有相当奇妙之处;可以说:南方有我国之长江三峡,东北有我地之两扎长谷,两者可相互堪比一起。此比仅略述如下。
均为地质奇迹,但一为狭峻峡关,一为平缓谷槽。彼者为长江流水切断巫山高墙而成狭峻峡关,石门略开,高水下泄;此者为平行于兴安岭走向,处在其坡脚边沿,地质褶皱挤压出的两山一沟,胡同狭长,草木丛生。
均为宏大奇观,但一为跨跃上下,一为偏隐山坡。两者均在我国地势第二到第三台阶分界的山地。彼者三峡整体是横跨豁开巫山高墙,连接上下两级台阶,蜿蜒七百里,仅巫峡长一百六十里,可说大,古今中外著名,观险游客应接不暇;此者两扎长谷,一直沿着兴安岭长墙脚下低处,延伸三百余里,实际也不小,乃为东北地区独有的历久老山野岭、大隐净土。
均为战略要道,但一为险接东西,一为畅通南北。彼者山高蔽日,狭而雄险,扼连东西的险路,典型代表了南方江水奔流船运之路;此者则全天候敞亮远望无障,始终平缓笔直,天成的北方车马旱路,且为贯通南北平安大道。
鄙人之粗作,有幸得遇朱笔阅批(2),其批语妙喻之处引起如上发现。不能不令我再次惊奇呀!真所谓: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____
注:
1.《两扎长谷行》发表于去年的雅鲁河诗文论坛、近日的龙江作家论坛等处;辑录在2013能雅鲁河诗文的文集中。
2.“朱批”、“朱笔阅批”之“朱”字指方志兰台老师的姓名朱殿学。其人现任龙江县当局长,龙江县历史研究会会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思林老师和方志兰台老师都是严谨的做学问人,向两位老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3: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清茶) 的帖子

呵呵,一定按照主席的期待,继续哈哈学习、甜甜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3: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看似简单回帖,让祝兄又宏篇大论一番,可见兄台娴熟知识掌握,游刃有余,句句精采到位,弟十分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5: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王清山) 的帖子

多谢贤弟老师亲阅嘉评鼓励!
朱局点化井位挖了一锹,于是,愚兄这灵感、思想之水就喷如泉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8: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真得认真看看这朱批的‘长谷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20: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雨荷@) 的帖子

呵呵,拙笔粗作,仅供参考。问好荷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2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二位老师经典文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略有新的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3: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皇上批阅的奏章或阅过的卷稿叫“朱批”。哪里想到是朱主席的“玉批”呀,恍然大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8 23:07 , Processed in 0.0903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