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6|回复: 7

[原创] 苏轼诗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3 10: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
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
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
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
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
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
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
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
慎勿苦爱高官职。(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看到苏轼这首诗,令我想起了另一个人---张翰。

引一下:张翰在洛阳任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他借口思恋故乡莼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人生贵自适,这个在佛法中也是如此的。但是怎么自适,却是个大学问。有人把休息当休息,但是人在闲在的多了的时候,可以“以劳为逸”。自适,并非狂欢。那种以乐为乐的休憩,是令自己昏的。道家的心情要“抱朴守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真正的养生自适的好办法。然而,现代人爱好都大大的偏重,导致不能够“虑淡物自轻”,而是相反,把物看得很重,是因为思虑中的虑过重了。

苏轼这时候刚刚为官,立刻就“享受到了”做官的苦楚。的确,做官可以光宗耀祖,但是光中耀祖怎比得上超度所有的祖先更重要呢?六字大明咒持有者便能够超度自己所有的祖先;做官可以意气风发,在苏轼的另一篇“左牵黄、右擎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诗篇里面发现了这一点,然而,这样的大喜,按照道家的养生,是坠阳的,是对养生不利的。而且按照佛家的杀生因果报应,苏轼也是犯了大忌的。

这就在另一个层面上解释了,人们普遍为什么喜欢陶渊明的原因了。就是自适二字。但是,陶渊明不了解心性的特点。--《十善业道经》中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心里面是经常地虚妄诸法集起的。所以,要清静无为,才能息下这些虚妄诸法,令人进入朴素的恬淡虚无中去。

清静无为
随缘自适
自然恬淡
优哉游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1: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1: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云白雪也赏析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1: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淡云孤雁于2014-01-03 11:34发表的  :
  跟着云白雪也赏析一遍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6: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诗寄情,是古人无奈的选择。
由此,许多诗人之名作,从千古流传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8: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雪格格) 的帖子

是的 问好雪格格 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4 18: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写于抗金时期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1: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尖尖小荷于2014-01-04 18:09发表的  :
  这应该是写于抗金时期的吧

恩 这个需要考据一下 谢谢小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1 04:59 , Processed in 0.1175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