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6|回复: 9

[原创] 雪虐风饕弄疏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0 10: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我的相识源于春天,那时,春节已过,春已渐渐走出生暖的台步。我在塞北这头问你,梅开否。你说,衣间有余香。你在江南那头问我,雪消没。我说,春雪太轻薄缠绵,失了冬里的冷色佳人味道。那时,你盼看到一场深雪,我期能仰首阖目听到梅花的扑扑笑。
        以后的日子里,我坐在四季的毯上只描梅的心事。你的预言实现了,我真真是一场不化的痴雪。
        那时你很忙碌,疏于相见。于是会将你放在凉凉的孤影里,把你想成林和靖的模样,一枝笔如只鹤相陪,案头俯首锄月光,种一室灯光晕染的黄梅香。相聚时把想象说给你听,你笑说,原来我在偷看你。那时何曾想过,那样的笑闹最后竟成为一座再无人走近的孤山。
  那时常常想,待得一日携手共梅花,定将相遇的缘从梅里摘取,以你歌我舞,以共饮达旦来酬梅的一路供养。我在塞北安心等候那一声掺着梅香的“妻”,做好挽一个清逸如你般的鹤姿小儿的手势,后来明白,能够成为世间传说的只有一个,所以,你不是林逋,并不痴于梅遇。
        常常会想起你的词穷模样,那便是我一次次要求你描述千年梅的时候。你说,总会见到。那时终究是天真了,竟将这样一句随口而出的话,真心当作了你的承诺。我不爱妆,但为了那一株始终未得见的千年梅,我曾经数次在月的清波下着上梅花妆。我不知道寿阳的公主历程,但,那一朵以风为媒成就她妆缘的梅花,定是一株贪颜的朱砂梅。
        而今我画起额前朱砂瓣,却也只是没有梅息的花钿,那时有你温宠的目光,怎么就会觉得一个凝视,那梅花便真的熨在眉间。我曾想过偷偷用垂眉的刘海藏起梅花钿,只等那喜红的烛旁你一个亲昵的撩发便发现了帘隙下的秘密。可是,这一折预演了无数次的惊喜,此世再无机会公演。
        一向在你面前俏皮的心,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亦会捧过一斛珠。依然认为,被你怜宠的女子,都会笑得丰腴且炫目般美,那笑会像极了玉环颜。而今看你身旁花颜带笑,正正是我想像的模样,却是自己当初的笑容一点也联想不到。时光中留下了你与别人的珍贵,却我们之间从来没有一个共欢的留影封存。
        把心托给梅的女子,是否最终都会成为江氏采苹,瞥过一斛珠,满满盛装的全是那个人不懂的寂寥与少欢。你送我的一斛珠,便是切切弦弦的祝福,你以为祝福可以为我披上红绡,可以拱手送我长笑。或许有一天你总会知道,霜绡总是当年态,天真亦是最初相见时模样,因为,离别,从来不是放任与他人从此共铅华的理由。
        画梅,是从认识你之后。不能在你身边如雀鸟般聒噪时,每每画梅。那时淡墨点瓣,浓墨勾蕊,挥主干如虬龙,随笔旁枝如鹤瘦,一株众梅,繁花满桠,似串串玉珠敲打着白纸素轴。那时喜欢粉梅长卷、红梅立轴,点点墨黑纸白间的鲜色像守候你时的沾沾自喜,沉不住活泼,潜不下欣欣然。
        而今依然闲时画梅,却是满纸浓淡墨,再不添一丝鲜色,疏枝横斜,古干着淡色,浓点苍苔,干墨圈梅。寒至极时始知清,不现生花色,却简笔间扣紧冷香的衫襟。漫纸浸冽,香在墨底清疏出尘,无傲气,却傲骨卓然。离别是一味至苦的良药,剥落了你栖生于心的地衣,愈后的我开始用熟稔的寂静弹奏一人听的梅花三弄。
        每每梅开季节,你会折枝送我,那时以为会有九十七枝,而后在奈河桥上等你携余下三枝前来。却是,奈河桥没见,我却先携着这三枝看到你渐渐远去的不再回首。恰好冬季,恰好纷雪扑窗,我便也摆置一场岁寒清供。
        人说梅花插枝最宜二三点,清影潇洒,疏落明朗。那便选个深色陶瓶,将与你的余香都别在其中。因蘸了离别的味道,枝上似乎缭了檀香,花无鲜色,却更似磬鱼,于是,看这拙瓶之内竟生了悠悠远远的梵音,似在教我拂笑送别你,那个我曾努力相认的檀郎。
         这一个冬至时候,我挂起一幅九九消寒图。从前有你的日子,怎么会想到消寒,三季的追来逐去,自己搅得热闹。一个冬季别人都被冻得直呼太长,我却因为可以有理由牵你的手而带着冻红的鼻头偷笑。夜里整个人窝在厚厚的羽绒里用被你牵的左手焐右手,傻傻的在清晰可见的白色呵气里忘了盼望春天。
         九九消寒图挂在那里,好象是与你相遇前后的一道界碑。一枝素梅,八十一个花瓣,友说冬至日起每天一瓣染色,待全部染就时,九九冬去,便是春暖花开。怎么听都像是一种鼓励般的游说,却比你最后给我的祝福要暖上许多。虽然知道我的春暖花开,大概从此封了迹,但,我会在旁观的目光里,认真的染色每一瓣。我遵守生存的规则,坚持让花开,虽然未必开在我的心头。
        由于告别匆忙,我一直未来得及告诉你,我不需要你的祝福,却要向你道感谢。感谢你终于让我看到梅开。
        那一天,我真正送别你,那时我才知道我是一枝最倔强的独梅,颀瘦的身姿坚持不枯,凉凉的微笑和梅的冷香一样的味道,耳际疏珰轻漾像开在风里的枝侧梅蕊。那时才明白,笑非痛,心非痛,笑可以温温凉凉仍然呈你以玉。就如花非香,萼非香,香原是来自干髓枝骨的清沁。有一刻笑最美,有一番香最彻,那时,你正簪起她的花颜别入白首的誓言鬓边,那时是你的喜乐齐鸣,那时是我的风饕雪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淡云孤雁 + 10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1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一下:江氏采苹

  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秀,能诗能文,9岁就能背诵许多诗歌名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好文章,所写的八篇赋文,更在地方上传诵一时,是当时有名的才女,被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  
  多才多艺的江采苹,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适逢玄宗开元盛世,唐朝国家兴盛,四海升平,内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这时,深受玄宗宠爱的萧淑妃不幸离开了人世。唐玄宗极重夫妻之情,虽有后宫佳丽数千人,却对萧淑妃情有独钟。萧淑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日见憔悴。唐玄宗在万分思念下,很想找到另一份寄托。  
  有个叫高力士的近侍宦官,看到唐玄宗悲伤的样子,自然忧心忡忡,担心玄宗从此一蹶不振。于是,他力劝玄宗征选天下绝色多情美女,来改变悲伤心境,重新振作起来,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高力士奉旨挑选秀女,亲自出使闽粤,发现了刚刚及笄的江采苹,他疑其为天人,如获至宝。随即把她带进了宫中,侍候玄宗皇帝。  
  当时江采苹虽是淡妆轻扫,仍难掩如花容颜,她温柔文雅的言语,优美大方的举止,是一杯清香醇郁的茶,霎时就掳获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对她疼爱有加,将当时众多的后宫佳丽视为尘土,专宠江采苹一人。  
  梅妃比杨贵妃进宫早19年之多,她纤丽秀雅的风格令玄宗由衷敬佩,为之倾倒。恬静娴雅、端庄明秀的江采苹,从小就喜爱和她一样淡雅的梅花,玄宗皇帝因此封她为“梅妃”,并在她居住的宫中,种植了各式各样的梅树,每当梅花盛开,便与梅妃流连花下,赏花赋诗,其乐融融。  
  然而,当丰满、冶艳,浑身散发娇情媚态的杨贵妃出现之后,玄宗开始目眩神迷。
  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十几年他面对孤芳自赏、清雅高洁的梅妃,现在已经审美疲劳了,不免有些意兴大减。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的体态充满了性感,楚楚动人,还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泼的性格,就像一团炽热的烈火撩拨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据《梅妃传》载,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备,开元年间由太监高力士至闽、粤选美时被选入侍玄宗。其性喜梅花,玄宗因赐号为“梅妃”。后来,唐玄宗夺媳杨玉环为妃,梅妃渐失宠直至被贬入冷宫上阳东宫。她曾作有《谢赐珍珠》和《楼东赋》等著名诗赋,后死于安史之乱。除了《梅妃传》外,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间的《莆阳比事》中载有“梅妃入侍”。南宋时与陆游、辛弃疾齐名的莆田籍大词人刘克庄亦有吟梅妃诗。明清的《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京剧《梅妃》、杂剧《惊鸿记》、《一斛珠》及洪舁的《长生殿》,小说《唐史演义》”……乃至现代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靖的《杨贵妃传》都有梅妃这个人物。文学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看到托姆斯的英译《谢赐珍珠》诗(或称《梅妃诗》、《一斛珠》),就把它译成德文,登载在自己出版的《艺术与古代》杂志第6期上。郁达夫在《闽游滴沥》中亦说:“福建美人之在历史上著名的,当然要首推和杨贵妃争宠的梅妃。”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福建考察时,曾作有《途次莆田》诗:“梅妃生里传犹在,浃祭(郑樵)研田有孑遗。”梅妃作为历史名人已被载入《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13: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洛帖子写的好,懂的知识也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17: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洛也善画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19: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淡淡的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19: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伤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9: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手本是伤痛难言之事,难得书洛写起来却有着令人怜惜却又感觉如梅般淡雅与清澈。
很喜欢书洛的文字,谢谢你赐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22: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犹似话家常!
梅淡雅,情温润,人如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冷星泪于2012-09-15 22:15发表的  :
读来犹似话家常!
梅淡雅,情温润,人如玉!
星泪,很喜欢你的回帖,欢迎常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4: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才情好笔力,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3 03:23 , Processed in 0.1098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