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9|回复: 3

[活动] 中国茶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8 23: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知道如何理解中国茶文化融和了儒,道,佛家思想的精华。他融合的是3家什么样的思想精华,具体表现在哪方面。

什么是茶道?各家说法纷呈,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的说法较为简洁“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禅有禅的茶道,道家有道家的茶道,不一而足。一句话,品赏茶的美感之道,各行其道,取决于各自的审美观。“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各家说法
  1.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认为:“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2.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3.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4.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5.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6.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7.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8.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9.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茶道与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道则是兴于唐,盛于宋。中国茶道从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世人所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佛教以“四谛”为总纲,“苦、集、灭、道”。以“苦”为首,如:生苦、老苦、病苦等等均以参禅来看破。茶性亦“苦”,“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产生诸多联想,有助于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佛教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其三:“凡”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哲理。然而“禅”也正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放”人生在世,一切苦恼都是因为“放不下”,佛法说修行必需放下一切方可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修习佛教强调“放”,品茶也强调“放”。


放下手中的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崩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习性,放下在政界、在商海、在文坛、在单位里时的种种思虑,不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让茶汤涤荡自己的肚肠,澡雪自己的心性让心灵空朗澄静。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品茶来品味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在品茶过程中悟出“禅茶一味”的茶道真谛。


同时,佛教为茶道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高僧们写茶诗、茶词、作茶画等等,大大的丰富茶文化的内容,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注入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使茶道更具神韵。佛家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并为发展茶道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


茶道与道教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如果仅用杯子喝茶,而杯托、杯盖都放在茶桌上,这种手法称为“唯我独尊”。对茶的认识上,古人认为茶是天涵之,地栽之,人育之的灵芽。对于茶,天地有涵栽之功而人有培育之功,人的功劳最大。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茶道与儒教
儒教的影响最明显,如:以茶待客、以茶作祭的茶叶礼俗,无疑是儒教伦理纲常思想主导下产生的。

中国是礼义之邦,要做一个中国人就得学“礼”,外国人进入中国头一桩事就是入乡问俗,问俗即问“礼”,弄通了礼节然后入乡随俗、客随主便。清末慈禧太后时代洋人频频拜访,欲先礼后兵,太岁头上动土。但洋人不懂大清礼节,不行跪拜之礼反贸然伸手,欲与至高无尚的君主握手,彼时洋人虽有坚船利炮,但因有此等愚鲁行径而为大清臣民耻笑,若不是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显示了威风,那会一直被目之为化外之民而不屑一顾。
茶的礼节有如下数端:

  1贡茶:

  此制由来已久,当人们还没学会饮茶时便已将茶列为贡品,献给天子,以尽君臣之义。唐代业已制度化,不仅贡茶,还要贡水,建立了贡茶院和递传机构。宋代在贡茶的制造上更上层楼。无论唐宋,贡茶在采摘、焙制、包装、递运、进献诸方面都有明细的规定,命名也十分考究,忙坏数以百计的官吏和数以万计的茶农,苛民之苦可想而知。

  2赐茶:

  《茶经》中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7升为限,虽不尽入口,

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2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chuǎn)以代酒”。唐代赐茶之风尤盛,如:“唐德宗每赐同昌公主馔,其茶有绿华、紫英之号”,“元和时,馆阁汤饮待学士者,煎麒麟草(茶的别名)”,大中三年,宣皇赐给寿120多岁的东都僧茶50斤,“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人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宋史》载:“旧赐大臣茶有龙凤饰,明德太后曰:‘此岂人臣可得?’命有司别制入香京挺以赐之。”看来赐茶亦有规格限制,龙凤乃帝王之象,人臣不可受龙凤茶。皇上赐茶以示恩宠,臣子荷幸,感激涕零,受茶后当上表叩谢,如御史中丞武元衡得皇帝1斤新茶,先后特请刘禹锡代写两篇谢表,其一是:

  臣某言:中使某乙至,奉宣圣旨,赐臣新茶一斤。猥沐深恩,再沾殊锡,承旨庆忭省躬惭惶。伏以贡自外方,珍殊众品,效参药石,芳越椒兰,出自仙厨,俯颁私室,义同推食,空荷于曲成,责在素餐,实惭于虚受。无任。

  其实武某亦是大文人,何须他人代庖,且一谢再谢,请了刘禹锡还不够还要拉上柳宗元,为了区区的1斤茶叶忙活了三个大文人,足见赐茶之礼的份量。

3赠茶:

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茶渐成友谊的载体,亲朋好友之间以茶相赠,礼轻仁义重。因其纯洁高雅,文人更看重,特别是新茶开园时节能率先品尝朋友寄赠的香茶,能不喜出望外?故唐宋诗人喜以谢茶为题吟诗,不乏脍炙人口的佳句,如“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不辞缄封寄郡斋”(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李群玉《答友寄新茗》)、“故人有意真怜我,灵封题寄荜门”(王令《谢张和仲惠宝云茶》)、“因甘野夫食,聊寄清玉家”(黄庭坚《寄新茶与南禅师》)。他们之间不仅赠茶,还寄赠煎茶之水,诗云“决决山泉出洞霞,石坛封寄野人家”(陆龟蒙《谢山泉》)。一些廉洁的官吏,百万巨金相赠婉拒不受,赠茶却肯笑纳,如“寿州刺史张镒,以饷钱百万遗陆宣公贽。公不受,止受茶一串,曰‘敢不承公之赐。’”文人赠茶,平民百姓亦染此风。杭州某些地方喝“七家茶”,即在每年立夏日煎煮新茶,配上茶点,馈赠亲邻,左三家,右三家,加上主家,七家共饮佳茗。江南某些地区有茶亭赠茶习俗,一些乐善好施之士,于闹市通衢、码头道口,建茶亭、茶棚,或设茶摊,煎茶饮行人,分文不取。

  4敬茶:

  谚曰:“待客茶为先”,“茶好客常来”,“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联曰:“客至心肠热,人走茶不凉”,“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水淡;且停双履脚,劝君休说路途长”。这些谚语和联语所表达的都是敬茶的礼仪。中国人待客不外乎烟、酒、茶。烟有损健康,并非人人皆好;酒有烟之弊,且性烈价昂,醉酒误事更有违待客初衷;相比之下,还是茶较为大众化,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士农工商,无论东西南北,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茶是老资格的“公关饮料”。

  5茶会:

  茶宴、茶话、茶会形式类似,是以茶联谊,表示友情。茶宴重在宴请,配有细果点心,或素淡菜肴,一饮二吃。《晋中兴书》载:

  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馐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这段文字不仅反映了陆纳以茶交友,还表现了他对茶的深刻理解,称之为“素业”,即以此倡廉,对抗奢靡的世风,杖其兄子以寓教化,这就不仅仅是饮茶了,他贯彻了儒家的思想,并触及了茶道的底蕴。茶话会是茶会的变化形式,重在以茶助谈兴,或有明确主题,或天马行空。茶会唐宋时兴,如诗人钱起《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诗曰: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文人才子相会,以茶代酒,一边品茗,一边畅谈文学。茶好景好,虽无酒却已有几分醉意。宋代还有一种茶会,具同乡会性质,“太学生每路有茶会,轮日于讲堂集茶,无不毕至者,因以询问乡里消息”,莘莘学子们远离家乡在异地读书,便以茶结同乡之缘,叙同乡谊,互通家乡消息,以慰游子之思。

  6下茶:

  此礼始于大唐之初,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佳茗,然算不上下茶之礼。周代婚姻纳采用雁,纳征用币。宋以后才赋予茶以婚姻的含义,他们认为“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明人许次纾《茶疏·考本》云:“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曰‘下茶’。”王象晋《茶谱小序》云:“茶,嘉木也。一植不再移,故婚礼用茶,从一之义也。”陈诗教《灌园史》云:

  予尝闻之山僧言,茶子数颗落地,一茎而生,有似连理,故婚嫁用茶,盖取一本之义。旧传茶树不可移,竟有移之而生者,乃知晁采寄茶徒袭影响耳。

  古时以茶为聘礼,又称“茶礼”、“茶银”,文人笔下有词曰:“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母亲写下婚书,茶银五百亲收”。清代河北等地区称纳采为“行小茶”、纳征曰“行大茶”。也有称聘礼为“下茶”,女家回送为“点茶”。在宋代,女家“受茶”后回送用“茶饼果物”、“花茶果牧”、“鹅酒茶饼”等物,亦不离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16: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在风景区旅游时,看茶道表演、品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6: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很多年不懂茶~ 也不曾想着了解

可去年回家见父亲很爱好 就买了盒给他 没想 他说 你不懂茶 以后还是不要买了吧。。。。

以后还是和爹多学学茶文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23: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茶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25 22:30 , Processed in 0.0923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