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88|回复: 5

[新世纯音] 马思聪<摇篮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2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引号内节选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quot;.............马思聪从小就离开母亲,去法国学习小提琴。越是这样,他对母亲的感情越深。在1935年到1936年底,马思聪回国与家人住在一起。当时他住在楼上的小房间,而母亲就住在下面的大房间。在练琴的时候,有时拉着拉着,他就跑到母亲的房间去,拉给母亲听。母亲很喜欢,也很得意。马思聪总问,您要听什么曲子?母亲告诉他,要听《圣母颂》。于是,马思聪就拉《圣母颂》。要听别的,就拉别的。比如《思乡曲》啊什么的,母亲也很喜欢听。最喜欢听的,当数《摇篮曲》。这曲子在音乐史上有重重一笔,而且和母亲颇有渊源。

  重重一笔怎讲?——《摇篮曲》是马思聪早期创作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常演奏的曲目,它是中国第一首正式发表的、真正具有专业水准的小提琴独奏曲,被视为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开端。  
   
    和母亲的渊源在于——据马思聪生前对马思琚说,写《摇篮曲》的时候,吸收了母亲哼的调子,他也是为母亲所写。在作品中,马思聪运用了轻柔动听的旋律和独特精细的和声,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厚感情。...................&quo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思聪&lt;摇篮曲&gt;

马思聪:小提琴独奏  王慕理:   钢琴伴奏 1959年录音

http://www.tudou.com/v/uEl-taIPuy0/v.sw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式结构分析

《摇篮曲》为结合奏鸣原则的复三部曲式。1~41小节为呈示部。呈示部为二段式,其中1~18小节为第一个乐段。在钢琴声部清淡的五声性和声、摇曳的节奏音型伴随下,小提琴奏出优美、舒缓的旋律。这段旋律引用了马思聪家乡的民歌《白字调》的音调,在布局上为类似“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骨干调性为五声性的e小调。钢琴声部的和声配置也相当精致,有印象主义的遗风。其中第3小节开始出现的小二度“碰撞”尤其意味深长,从音乐表现上讲,它反衬了作品静谧的意境,犹如夜深人静之时的雨滴声;从音乐发展线索来讲,它为作品后续发展中半音化程度的引申埋下了伏笔。事实上,《摇篮曲》的旋律发展、和声设计、结构布局都体现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渐变”理念,这也正是《摇篮曲》最大的艺术特色和成功之处。第一个乐段是开放的,它以阻碍终止结束的同时,也自然地引出第二个乐段(19~41小节)。第二个乐段的旋律紧紧抓住前面从第9小节出现的主导节奏型进行发展,先后涉及降E大调和降A大调,钢琴声部的和声背景,以属七和弦第三转位的持续为特色。中间部(42~62小节)的旋律仍然以主导节奏型为基础,略有变化,先后涉及降D大调与A大调。这个部分主要通过钢琴声部半音化程度的提高与音型的更为流动,与呈示部形成一定的对比。再现部的处理是富有特色的,第一个乐段完整再现,只是小提琴声部移低八度并加入了双音,显得深沉低回。第二个乐段规模缩减,呈示部中降A大调所处的部位,被巧妙地移调至e小调,使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奏鸣性,并将作品自然地引向结束。作品的最后,先前出现的小二度“碰撞”移高一个八度,以更轻的力度演奏,更加衬托出夜深入静的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音乐语言的精致、凝练外,《摇篮曲》在演奏技巧 的“小提琴化”与“民族化”方面也是很有特点的。比如主题第一次陈述时主要在A弦上,音色明亮,情绪较为激动。当主题再现时,则是在G弦上,情绪更深沉,感情更为浓烈。为了与中国民间音调相结合,马思聪在他的小提琴音乐创作中曾广泛借用中国民间乐器的演奏手法,其中滑音的运用最为显着。滑音在欧洲传统音乐中较少运用,而在中国的二胡等乐器上运用广泛。马思聪小提琴音乐的抒情段落经常是在一根弦上演奏,这样就得运用同指换把,并自然地产生滑音。《摇篮曲》主题的第一次陈述就有很多同指换把技术的运用,并产生了独特的民族韵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下班班了来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15: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10 02:23 , Processed in 0.0907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