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1|回复: 17

【分享精华】《关于醉吟子成联“秋”的赏析》(千堆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 1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外话]在下寡闻,又极少串门,难得醉先生大作,偶听苏三、试剑多次介绍,声遂雷响。今见先生部分联作,始得真味。遍览诸联,无法逐一置评,遂选“秋”之片香,略陈心得,恐多不确,期与同好交流。

秋几联:

[题解]: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千树落叶、万花凋谢的季节。“悲秋”情怀自古就是文人骚客的笔墨题材。唐代“大诗豪”刘锡禹有首名诗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红楼梦》中有诗云:“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此诗不仅带来了秋凉和凄惨,更对性格内向、多愁善于感的林黛玉原有的不良情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鉴湖女侠”秋瑾临刑前豪迈悲壮的千古绝唱:“秋风秋雨愁煞人”,更令后人触景生情,无限惆怅! 那么作者题秋,一定也有别样的情怀吧?我们不妨诸联赏析之~!

1、秋水
不因霜冷
只载花流

雪析:上联铺垫陈秋,下联点题言流。全联寥寥8字,并无“秋水”一言,然作者抓住了“秋水”的特征,写出了秋水本质。“不因霜冷”不仅“因霜呈秋”还写进了作者的无畏情绪,“只载花流”道出了花落无声的萧瑟和“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沉默。

2、秋感
阅尽繁华情渐老
归于寂静梦成孤


雪析: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卉俱腓、众芳摇落的季节,在文学上,萧瑟肃杀的秋天可以视作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它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孤寂的来临。“阅尽繁华”不仅是对万花纷谢的自然解释,它同样是对人生旅程上各种合乎理想的顺境的概括与品尝。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流逝,正如繁花似锦的春天必然要被肃杀的秋天所取代,人生莫不如是。“情渐老”、“梦成孤”都将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此,此联看似感秋、而实际也是感叹人生,是非常恰当的人生感悟。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抓住当前呢?有深度的成联,很喜欢~!

3、秋夜
翻空往事人如幻
醉倒霜阶盏不空


雪析: 任何一个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虽然儒家的入世色彩极为强烈,但在现实的残酷映照下仍不失为温文尔雅,甚而至于带有学者式天真的哲学思想,日日自省。知识分子虽然难免徘徊于理想的失落之中,但却始终没有放弃理想而去俯就现实的庸俗。“秋夜”作为文学意象的一个特定时空,是一个多为人所关注,所吐露真情和苦闷的时间范畴,正因为它的隐秘性,所以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畅说于外的自觉选择;“秋夜”似乎更适合人们去思索、去回忆、去自省、去感悟;也更适合传达道家的自然之旨和禅理中的空谈意境。这一“幻”一“空”中,无不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和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4、秋月
圆缺或作千年想
来去不留半点声

雪:此联试剑已评,不再赘述。

5、秋叶
冷雨袭来归落寞
萧风起处作纷飞

雪析:“落叶”是秋风、秋雨的杰作,在“失落”与“纷飞”两种姿态中寻找自己的归宿。“风雨”四季都有,而属于秋的风雨是寒冷、萧瑟的。作者用“冷雨”、“萧风”紧扣秋意,用词很准确;“袭来”、“落寞”也是带有情感色彩的用笔。作者为什么不用“失落”对“纷飞”来写秋叶的坠落呢?我想这里包含了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失落”过于消极,难以为“纷飞”作铺垫,这就是舍工仗、而求意的匠心。属好联~~!

6、秋雨
暮色轻围,寒意随同湿气坠
情怀渐老,梧声说与落花听

雪析:秋雨绵绵、阴霾冷湿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凄凉、郁闷、迟暮的感触,使人悲哀、优虑和伤感。再加上“暮色轻围”,更加增添了泠若深潭的秋意。由此,我想起了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和《玉蝴蝶》之“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句???营造这样的环境,都为作者阐发情感和寄托情怀作了充分的铺垫。“情怀渐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出的感慨。除此以外,作者又用“梧声说与落花听”之拟人,从声音方面给读者以强有力的感染。正是因为“暮雨”兴象和“梧声”寓意等诸方面结合运用,才共同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秋雨”给我们传递的感秋“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13: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并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3: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最近的对联版面与各位的跟贴,感觉对问题交流与讨论得很不够,也缺乏互动与争鸣。这样下去对大家的提高帮助不大。如果一个对联版成天在应对圈内徘徊,不仅没有生机与活力,也吸引不了高手、聚集不了人气。


我在想,一个论坛如果缺乏学术交流的氛围,如果一味好好先生看少数人表演,就没有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收获。

一副对联,在作者眼里肯定有特定的主题、完整的思路、独到的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赏析、评论的目的,无非是根据联面提供的线索,充分挖掘作品的主题、背景、布局等优劣,并通过作品揣摩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赏析和再创作的角度,通过合理的联想,来揭示主题,给人以启迪与收获。

醉先生这一组“秋”,按照我的审美情趣来挑选,我最喜欢“秋感”,为什么呢?因为“阅尽繁华情渐老”不仅准确总结提炼了秋的丰富内涵,它同样是对人生旅程的概括与感悟。是非常有深度、有内质、很精练的成联。
我私下与几位朋友在讨论上述成联与赏析时,也有争议与不同的看法,还谈论了部分成联及赏析的不足。这里,我也把有争议和不足的地方提出来请大家讨论。

1)关于“秋夜”一联:上联总结得很好,尤其“翻空”二字十分传神,“幻”也写得很到位;而下联境界略窄,刻意自我了。尽管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但于联似乎有托不住上联的感觉。是不是如此呢?提请讨论~!
2)关于“秋叶”一联:很多人认为很形象,有借物喻人的生动。对此,我有同感。但有人认为下联的人生境界是“冷而不愿空,因为还有纷争在”,这就是对于“纷飞”的理解有不同的感知。有人感觉“纷飞”是“乱纷纷,是一种杂乱”,我不同意。我理解“纷飞”是无奈的挣扎,有积极的含义,而不是“乱纷纷” 。也提请讨论~!

3)关于“秋雨”一联:我和朋友都感觉上联“湿气”是败笔,有为雨而雨的刻意痕迹。但下联收的好,很含蓄,藏而不露。但是,作者又是怎么考虑的呢?也一并提请讨论~!

总之,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任何作品,我们不可能要求众口一词,但我们尽量能在共鸣中寻求趣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14: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细腻的一组,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1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是佳品!回味无穷!联和点评珠联璧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22: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1、秋水
不因霜冷
只载花流

为什么是花流而非叶流?秋天落叶远比落花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0: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欢离于2011-07-12 22:25发表的 :
1、秋水
不因霜冷
只载花流

为什么是花流而非叶流?秋天落叶远比落花多。


“花”与“叶”差别就如同燕雀与鸿鹄之距也。尽管落叶也是秋之象,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我想至少可以写1000字以上。

这个还是留给大家共同思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1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2、秋感
阅尽繁华情渐老
归于寂静梦成孤

5、秋叶
冷雨袭来归落寞
萧风起处作纷飞

犹喜欢这两联,余味隐含,形外有神,情在景中 志在象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1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3、秋夜
翻空往事人如幻
醉倒霜阶盏不空
这一联,下联遗世独立,上联过于俗化。两个空不规则虫子,联家所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11: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千堆雪于2011-07-14 00:30发表的 :
引用第5楼欢离于2011-07-12 22:25发表的 :
1、秋水
不因霜冷
只载花流

为什么是花流而非叶流?秋天落叶远比落花多。

“花”与“叶”差别就如同燕雀与鸿鹄之距也。尽管落叶也是秋之象,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我想至少可以写1000字以上。

这个还是留给大家共同思考吧~:)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只载花流并非是秋水所独有的,没有抓住秋的要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9-3 13:12 , Processed in 0.0925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