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4|回复: 1

80后的回忆?动漫的味道(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4 2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斗士》,如果说《变形金刚》是儿童世界划时代的宏伟制作,那么《圣斗士》是日本动漫席卷中国儿童刊物市场的又一次海啸,是日本漫画作家成功在世界动漫论坛上竖起的又一座高峰。多少年,多少人,对于这座群峰之中唯其独尊的高峰之巅,只能望其项背,却无人可以染指。《圣斗士》对于“铠甲”系列的动漫的来说,即使不是开山鼻祖,也是全盛之作。车天正美的名字一夜间,在国内家喻户晓。无奈让当时在中国童话界有上佳作品的郑渊洁自嘲说:“郑渊洁大战车田正美。”。成败不足论英雄,但是从影响力来说,《圣斗士》无疑在那个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执牛耳者。作者把希腊神话作为背景,让整篇故事,紧密而精彩的战斗立足在辽阔而熟悉的神话舞台上。主人公之间坚韧的友情,对正义的执着,使他们一次次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主宰了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每一次复生,都带着从地狱回来的决绝,带着勋章一样凛凛的伤疤,身上散发着无穷力量的光芒,平静的走入下一场生死之战。除了无可挑剔的战斗描绘,无论是黄金十二宫之战,海皇波塞冬之战,还是冥王哈迪斯之战,都紧紧的与希腊神话相吻。作品中,神话故事和场景清晰的跃然纸上,牵动着每一个情节的发展,丝丝入扣。从黄金十二宫起,星座论成为作品内容背后最耀眼的焦点。十二生肖就差点被它给毁了,这种从欧洲诞生并逐渐兴起的天文学历法迅速打入了中国文化市场,即使到现在,国人还喜欢用星座来看待一个人的性格命运等等,虽说可笑,但是当时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顺便说下,我是白羊座,象征什么,我没记住。我小时赶上的《圣斗士》是漫画,而不是动漫。搬上电视的时候叫做《女神的圣斗士》或者《圣斗士星矢》。也许当初随着车田正美的创作不断更新出版,我们这边也延续着引进到国内市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市场价是一块九一本,看得快,等着更新的时间总是遥遥无期,每天放学,我们都不忘到公园门口的书市小摊上窥望一番,在青黄不接的时间里,就是大家放飞思想,华山论剑的时候。口沫飞溅外加手舞足蹈才能把自己的一腔衷情炫示出来。我那时没钱,就跟着有钱的小孩子们蹭着看,因为学习好,还是班长,所以经常利用职务之便以家庭作业换取看漫画的机会,市场吗,资源配置,等价交换。大家还记得主人公的名字吗?就是五小强,跟蟑螂似的生命力顽强的永远打不死的五个人:星矢,紫龙,冰河,瞬,一辉。很多人喜欢紫龙,因为一头乌黑的长发,十足的帅气让男孩们也无法拒绝。我喜欢冰河,冷静和冷酷,永远不掉范儿,内心热情却很少表露,我心中的男子汉。至于一辉,小强中的极品,而且冷酷的过头,有点非人类了。还要提一点的是,那些带着面罩穿着紧身衣的女圣斗士,日本人的前卫思想在漫画中表露无疑,其实说深了,这不是前卫,而是文化展现出的极为普通的一个侧面。包括雅典娜在内,让我们惊讶的感觉到,女性的优美身材原来可以这么直接的表现出来,之后的浮想联翩飘摇远方。到后来看了更多的如本漫画才知道,对于女性的描绘,《圣斗士》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浪漫”的日本人,我真爱你们。如果说《变形金刚》让我们在现实中遥望着幻想挥舞呐喊的话,那么《圣斗士》就更真切的拉近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一个锅盖,一根长树枝,就是一把长剑和盾牌,大喝一声:“对圣斗士使用相同的招数是没有效果的,看招,天马流星拳!”
《天空战记》,铠甲系列的动漫,国内上映时间应该是九二,或者九三年,风格与《圣斗士》相近,以古印度神话为背景,描述了“创造神梵天”与“破坏神湿婆”之间的斗争。因为有了《圣斗士》的铺垫,对于这部动漫,并没有太大的新奇感,不过,整个故事以及漫画风格并不比《圣斗士》差,相比里面的感情色彩要更浓厚一些,内容也很丰满,自然流畅。对“八部众”的印象比较清楚。那时候喜欢迦楼罗王??利迦的造型,头发很酷,招式潇洒飘逸。另外就是夜叉王??黑木凯,秉承我一贯欣赏硬派冷峻小生的风格。觉得最没趣的就是龙王?良马,看到最后一集就那么一招“龙王火焰疾”,没有新意。这部动漫整体风格更唯美,血腥残忍的画面很少,很适合适龄青少年看。
《魔神坛斗士》,铠甲系列动漫。老实说,这部动漫没怎么看,《圣斗士》之后,铠甲系列的动漫以及漫画相继出现,其实也没有一个好坏的具体标准,即使质量也相差无几,只是在你刚吃一顿海鲜大餐之后,再看见油腻的东西就恶心了。所以再好的同类动漫,也有视觉疲劳之嫌。据说这部动漫在日本的受欢迎的程度要超过圣斗士,在国内上映的时间和《天空战记》相隔不长。由于时间原因,我看的不多,整体内容也不是很清晰。连五个主角的名字也没记全。只记得五个人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我真是很佩服日本漫画家,他们的创作总是能把一个正义的理由融嵌在故事中,《圣斗士》里的希腊神话,冥王哈迪斯和海皇波塞冬是必须败给象征智慧与战争女神的雅典娜的,雅典娜是宙斯的女儿,宙斯是众神之王。故事只是遵循着既定的结局展开创作。《天空战记》的背景的是印度神话,结局同样是不言而喻。在感慨日本漫画家非凡的创作能力的同时,对于在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正义感,浓厚的感情汇集表示惊讶。也许是漫画国内作品过于匮乏的缘故,每每接受日本动漫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被一波波的情感攻势围绕着,起初是感动,之后是触动,最后也就习以为常了。从故事中,感觉出日本人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望,日本漫画更像是本人创作的小说作品,不单面向少年,而是面向大众,或者带有写真色彩私有物品。这里有很重的理想和幻想色彩。其中的正义理想与感情,包括爱情,友情,亲情,即使被打成压缩包之后仍然多的让你应接不暇。不知道是出于商业原因作秀的缘故还是本身就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表白。现在联想日本的人文历史,与上述问题总是有一些让我困惑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日本,一个谜一样的国家。
《静斗士??翔》,车田正美的又一部“铠甲”系列作品,感觉不错,但是那时候,这部作品已经完全被《圣斗士》的光芒掩盖,所以,一直没有出头的机会。在这里也不多介绍了。当然,对于作者,已经不再需要什么证明实力了,一部优秀的作品,足以让世人记住你很久,即使已经死了,你曾经的思想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七龙珠》,享誉世界漫画界的一部作品,初在中国以漫画形式登陆的时间在90年代初,应该是在《圣斗士》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当《圣斗士》如火如荼的风靡大陆漫画市场渐渐平息之后,短时间内,没有出色的漫画作品崭露头角,直至《七龙珠》的登场。作者鸟山明,是一位世界级的漫画大家,以至于后来我看到有把他的画报当做偶像贴在自家得卧室里。对于一个漫画家,能有这样的殊荣,是不一般了。较之以前的“铠甲”系列,《七龙珠》能如此博得大众的青睐,除了新颖的风格,搞笑的包袱,最重要的,还是精彩的打斗。日本人把正义战胜邪恶的观念挥发到了极致,实现这个理想,唯一的途径就是战斗。不是非战斗类题材的作品不精彩,诸如《城市猎人》、《猫眼三姐妹》,《名侦探柯南》等等,在后面我们会提到的,只是战斗题材的作品更能唤醒人心中的原始欲望,这种原始野性蹿升为一种动力,升华为一种鼓舞,瞬间热血沸腾的感觉,如同一辆极品跑车从点火瞬间到极速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车靠的是油,而人类,则是一种动物本能。所以性和暴力,一直是人类最渴望接近的两种事物。日本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思想的开放性让文化创作的自主和自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至这样的自由所出现的面目让国人瞠目。漫画作者其实就是在写自己,没有避讳和遮拦的写,里面体现出来的东西基本都是自己心里的。日本人文中的自由和开放,与人类原始野性的结合,衍生的作品往往让外界人不能理解。当然通过漫画来谈论这些,随意性很大,也只是窥豹一斑,毕竟我们国家的漫画创作无论从体制还是个人能力以及创作理念与日本有很大的区别,无法比较,欧美的漫画没见过,所以在这里说这些,只是就事论事,尚无定论。《七龙珠》还有一个直接吸引国人的因素,作品里的主人公,叫做“孙悟空”(真实名字叫做“卡卡罗特”),这让人想到了中国文化中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噱头还是巧合,我不得而知,其实主人公后来的能耐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齐天大圣。虽然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相同点,但是读者仍旧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剧情当中。鸟山明的画风一般,和其他绘画更为出色日本漫画家相比,《七龙珠》显然不占上风,但是活泼,可爱,搞笑的风格让人物造型区别于其他作品而栩栩如生。另外,寓情于人,寓理于事,让整个故事无论是人物还是内容都更加饱满,神形俱佳。这部作品唯一的不足,就是写的太长了,主线显得凌乱了,这感觉就想你攀登高峰,过了一个又一个,永远没有尽头,而且你攀登的初衷早已经失去了。说实在的,从打完“魔人布欧”,我就看不下去了,后面的有说不是鸟山明的作品,有说又有了新的内容等等,但最终没有坚持下去。截止到“魔人布欧版本”,虽故事系列不断更新,但是衔接自然,内容精彩,加之“老牌子“的影响,不但没有失去读者,而且好评如潮。打“弗利萨”之前不用说,就论“沙鲁”和“布欧”的两场战争,一直是《七龙珠》后期创作的两大引人注目的焦点。我更倾向于孙悟空和沙鲁之间的战斗。尤其是最后的那场对决,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实际上这场战斗的描写一点也没有让人失望,堪称是《龙珠》系列的绝笔之作。悟空自动输掉比赛,让自己的儿子孙悟饭去打败沙鲁。当沙鲁把人造人十六号的脑袋踩爆的时候,悟饭愤怒了,悬念以及感情的爆发敦促着矛盾迅速升级,当沙鲁被打败,悟空用瞬间移动带走沙鲁拯救地球的时候,我的情感再一次从内心充盈而出,为大义而牺牲的感动和诀别之后的惋惜随着悟空那含笑的目光让我落下了眼泪。当悬念再出,沙鲁复活,父子二人像相隔阴阳最终消灭他的时候,高潮达到了巅峰,随着沙鲁化为齑粉,跌宕起伏一幕终于走向了尾声。如果用舞台剧的氛围来形容,已是华灯点亮,掌声如雷的时候了。恐怕除了这些,还要算上观众眼中闪闪的泪光和盈面的泪水。说实话,在这样的漫画中体会到的感受和产生的情感,只有在好莱坞大片中才能找到。当然,故事仍没有失掉搞笑的色彩,凭空跳出来的“拯救地球”的人类撒旦,像个小丑一样跳跃着点缀在战火后充满硝烟与悲伤的战场上。《七龙珠》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像其他优秀作品一样,他们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遗失一点一滴,相反,优秀的思想和作品会传承为一种精神。允许我把漫画上升到与其他文字艺术同等的高度来阐述,在这一点上,我是尽量压制感情因素以及摒弃主观意识里面不谨慎因素来讲的。对于文化,物质的,非物质的,是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而形成的,因为它蕴含着人类自身持久不息力量。不管这种力量是积极还是消极。也不论这力量出于何处,欲与何往。当然你不能说莎士比亚就是高雅,而漫画就是俗物,雅与俗没有清晰的分辨,大俗即为大雅,两者之间是互相转换的,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与我之前谈到的日本文化相联系,不管你是否承认,日本文化的某些构成,就是一种文化,它已经既定存在着,不管你怎么样看待,存在着就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它的生存土壤和空间,你不能否否定在这样的土壤里就难以出现绚丽的奇葩。主流与非主流,其之间的界限,也不是永恒的。对于出自日本文化的这些优秀作品,我不得不为其折服,不仅仅是因为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是因为其中的思想,有纯粹,优秀的闪光点。我赞扬并祝福着,这些作品永久传袭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12: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进来继续怀念一下那些动画相伴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3 04:46 , Processed in 0.1092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