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6|回复: 12

【开展一场诗歌加减法运动】之加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2 11: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收集一些好诗、好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朋友们有好的诗歌和评论也可以在后面贴出来,写明推荐理由大家共享,谢绝其他内容回帖。

[蓝紫荐读]美丽的聆听??《诗刊》副主编李小雨讲座语录 蓝紫,
  
  按:这是一位诗歌爱好者的听课笔记,感觉对大家提高诗写技艺也许有用,故而推荐来让大家读一下。希望能对各位诗友有所启发。
**********************
  李小雨的语速不疾不徐,音色温润,在我听来,天然就是一副读诗的好嗓子。再配上她浸淫诗歌多年那种深刻的见解、精准的点评和独到的观点,使得整场讲座活了起来。我在后排坐着,几乎不用抬头,低着头记下几个句子、几个观点,但诗歌分明在我脑海中活了起来,且歌且舞。我想,这是我等诗歌爱好者最享受的时光了。现在,我把李小雨讲座的部分片段记录下来,重温一下这些经典的评语和观点,也期待和众位朋友共勉。
  李小雨讲到了一首《大风中奔跑的母亲》。这首诗的情节是这样的:一位母亲乘坐公共汽车,而年轻的司机没有准确的把车停在站牌前,这样母亲就不得不提着保温瓶跑向车门。作者一开始是当作自己的母亲来写的,但是到最后一句才点出:我看到一个和母亲一摸一样在大风中奔跑的女人。李小雨读到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时,我的泪水已经溢满了眼眶,假如有一个人在我背后拍一掌,可能就要震落了。李小雨说,诗歌要体现一种温情、一种真情。这样你才能打动读者。
  李小雨讲到一首乡土的《卖猪翁》。就作者虚实结合的笔法,李小雨告诉我们,写悲伤容易,写快乐难。要把这一种情绪具象化,不要仅仅使用这个词汇,要把它分解成若干细节。
  《轮回》写一个跟随作者多年的杯子在搬家的时候打碎了。前面的一些都在铺垫,都在写实,都在写这只杯子如何普通,最后一句:我拾起一块结满茶垢的玻璃片/看着时光在我手上慢慢变冷。李小雨说,不论作者前面如何写实,总要在最后提炼出提点东西来,这才是一首诗的价值所在。
  李小雨指出,关于诗歌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词汇,比如无奈、哀伤等,不要直接在是个里面说出来,要尽量物化,让读者去感受,并心领神会。要善于制造反差,制造距离感,进而产生美感。
  李小雨谈到一首《春天》。她说,春天很多人写了,但是现在还有人在写。作者开头写:适合爱情/适合计划一年的事情等等,结尾是这样的:也适合编造谎言/把自己伪装成一节木桩。在这首诗里并没有一般写春天的草地、耕牛、花朵、解冻的河流等词汇,而最后一句形象地描写了春天万物萌发前的那一刻。就此,李小雨进一步谈到,诗歌,不在乎你想写什么,而在于你想怎么写,怎么感动人。
  李小雨就《哭泣》一诗谈到,很多有些的诗歌,前面可能是非常生活化的,就象这一首开头就是两个人关于戒烟的对话。但后面肯定要有一个提升。不然这首诗就价值不高了。李小雨还强调了两点,第一是,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意,但这种诗意在你表达出来后,不能仅仅感动你自己。第二,要善于想象,要制造一种飞起来的感觉。
  在李小雨提到的《遇见》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在草原上遇到了以前认识的一株草,这株草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包括看到身边同伴的死,然后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诗在最后说:看到草的眼泪比人的稠,以及想去安慰一下,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因为“人怎么能安慰一株草呢”。李小雨说,这首诗里,前面这些,都是诗人的想象,结尾用一句就很巧妙的提升了。我们有些作者,就是写得太老实,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全凭直说,这样留给读者的余地就相当少了。就这个问题,李小雨还结合一首《题外》进一步阐述了看法。李小雨认为,作者只要把你要表达的用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所有向告诉读者的都写出来,是什么,让读者自己想去。
  李小雨还强调了虚实结合的重要性。她说,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虚实结合,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大喊狼来了,后面真有狼,那不是文学。不要把诗歌写的太像诗。   对细节化的追求也是李小雨强调的重点。她读了几句诗歌,里面大量涉及到了青春、爱情、幸福、光明等抽象的词汇。她说,这些都算不上好诗,因为这些词汇太大了,直接写进去,就空了。如果真的涉及到了,应该尽量靠形象和具体细节说话。
  同时,李小雨还指出,一首诗歌的写作之初,就不要期望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哲理,并把这个哲理直白地写出来。在这里,李小雨举了一首《和平》为例。在这首诗里,作者并没有大谈什么众所周知的真理,而是列举了一系列的琐碎的微小的生活细节。结尾说:和平就是广场上孩子手中的氢气球/等同于博物馆的重量。李小雨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战争史,博物馆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视为战争史展览馆,但这个极其沉重东西和氢气球形成了强烈的对举和反差。那种冲击力立刻就出来了。
  关于诗歌的选题,李小雨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指出,选题要机智,巧妙。要会选材。他举了一个作者两首关于农民工的诗歌。第一首是《汗珠》。作者没有从寻常见到的农民工脏兮兮的衣服、疲惫的身影等常态化的意象入手,而是选取了悬在农民工下颌上、就要滴落的一颗汗珠,用了短短四五句话,将农民工那种辛劳、无助、疲惫揉了进去。第二首是《蛇皮袋》。作者从春运期间农民工返乡时扛着的蛇皮袋入手,写了他们辛辛苦苦一年,回家时那种兴奋、焦虑、不安、期待,以及一年来并不丰厚的收入。这就在那些众多些农民工题材的诗歌里显得卓尔不群。
  李小雨女士讲得非常生动,将一个个看似抽象的诗歌问题阐述的非常清晰。台下的人也记录的非常认真。由于我路途比较远,加之同车去的十几人要同进退,所以,下午四时许,我并没有听完讲座,早退了。对此,我深感遗憾。但我更感到庆幸,有了这次美丽的聆听,我在很多问题上的疑问豁然开朗了。
  连续两个晚上,我都一个人呆在书房里,静静地,思考李小雨讲座上的几个经典论述。不虚此行是一定的,下一步要努力做的是,让这种聆听成为种子,生出美丽的枝叶,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关于此次李小雨讲座,就记这么多吧。期待着,明年继续这种聆听的美丽。
  2007年12月1-2日写于不知秋堂
  注:李小雨提到的这些诗歌,我记录了名字和一句关键词,以为能在网上搜得到,但我想错了,一个也找不到。所以,非常抱歉,这些诗歌欠奉了。此外,由于我同时往忘记带录音笔,也没有其他资料,所以,只能凭记忆和当时的记录写下这些语录。有些地方可能不是李小雨的原话,但意思应该是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内容的两个基本元素  .雪 潇

和所有艺术的内容构成之要素一样,诗歌的构成要素也是两个:被表现者与表现者即借以表现者。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就是被表现者,而“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就是他借以表现乡愁的表现者;如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之名句:“让生命如夏花一样灿烂/让死亡像秋叶一般静美”,“生命”与“死亡”,就是被表现者,“夏花”和“秋叶”就是表现者。

  被表现者与表现者,这是诗歌内容二者不可缺一的基本要素,“乡愁”不能离开“船票”而存在,“船票”也不能离开“乡愁”而存在??当它们各自独立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诗歌创作中,被表现者虽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却是并不重要的,也就是说写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从理论上讲,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东西,都等待着我们去表现。即使以前的人们对你准备要写的题目曾经写过了??做过表现了,那也只是“过去的表现”而不是“现在的表现”,或者说是“彼一种形式的表现”而不是“此一种形式的表现”;是“他的表现”而不是“我的表现”。因为从一个人个人的角度看,由于我们的人生是唯一的因而也是新鲜的,所以,与我们的人生有关的所有东西,都等待着我们去体验然后去表现。死亡是如此,爱情是如此,幸福也是如此,一切都是如此。比如诗人黄梵的诗《词汇表》:

云:有关这个世界的所有说法
城:囤积着这个世界的所有麻烦
诗歌:诗人一生都在修缮一座公墓
孤独:所有声音听上去都像是受伤的鸟鸣

  自由:劳役之后你无所适从的空虚发现:不过是说出了古人心中的难言之隐这个词汇表,我们其实可以一直开列下去,它是一种有始无终的过程。我们所有诗人的所有诗歌作品,都可以看作是这个词汇表里的一部分。比如阿吾的《相声专场》、王寅的《英国人》、余光中的《乡愁》……可以说,我们所有的诗歌题目,都是我们丰富人生的构成者;我们丰富人生的所有内容,也都是我们诗人的诗歌题目。

但只有题目却是不够的,亦即只有被表现者是不够的。

  再以“让死亡像秋叶一般静美”为标本而解剖之,如果在我们的诗歌文本里只有“死亡”这两个字(或者满篇都是死亡这两个字),则这只能算是一种对“死亡”这个事实的符号化表达而肯定不是对“死亡”某种独特感受的艺术性表现,也就是说它仍然是一个我们想要表现还没有被表现的东西??如同我们在一颗西红柿上贴了写有西红柿三个字的标签而已。依此理而推之,我们即可明白:“长河落日”和“大漠孤烟”并不是诗;“长河落日圆”和“大漠孤烟直”才是诗。因为前者不过是对事物的说明性陈述,而后者才是我们对事物个性化感受的艺术表现。

   简言之,只有被表现者而没有表现者,这样的文本,充其量只是“表达”而不是“表现”。表达是直接的,表现是间接的;表达仅仅是借助于文字符号,表现除了要借助文字符号,还要借助于文字背后的形象;哲学家和科学家多用表达,而艺术家则必须使用表现。

   只有当被表现者与表现者相遇的时候,意义才能够得到呈现。在哲学上,这就是所谓主客体的双向建构,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意义只有在与他物的结构关系中才能得到呈现。比如“闹”这个字,独立的闹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不能判断它是热闹之闹还是“闹(害)人”之闹。给它一个“市”字,让它们结构为一个词叫作“闹市”,则它就呈现出乱哄哄之意义,而把它放在“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里,则它就呈现出“热烈”与“灿烂”之意义。

  明白了表现者的出现对于我们艺术表现的重要性,就指向了诗歌艺术的重中之重。当诗人准备表现自己对生命对人生对自然的那些最富情感化人性化的独特感受时??立即校正了诗人的使命和天职。

  所以,诗人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命名者。他们的使命,就是以自己的方式,永远为这个世界与人生进行重新的命名。离开了诗人,我们的生活就是平淡无味的;我们的世界就是狭窄的;而不是丰富与广阔的。因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都可以是与众不同的一种解释与理解。比如“王窑”一词,它是我们甘肃秦安老家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地名,然而,在这两个字里,有没有什么意义从来没有被揭示或者说它的某一种意义还从来没有得到呈现呢?

  当我写出了下面的这首题目为《王窑》的诗后,“王窑”二字,就获得它千年等一回的意义呈现,请允许我试例举:

瓦窑啊瓦从瓦窑里脸色阴郁地走了出来
砖窑啊砖从砖窑里满面红光地走了出来
石灰窑啊,石灰从里面灰头粉面地走了出来
从烈火里走了出来,走向雨水
从石头里走了出来,走向风尘
从泥土里走了出来,走向更加深远的泥土
瓦窑出瓦
砖窑出砖,王窑
出王的地方啊
大红袍,现在却穿在遍地的花椒身上

  也许我们有必要再以“让死亡像秋叶一般静美”之例对诗歌理论中的“意象”这一概念进行更纵深化的分析。

  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秋叶”是我们可以借而表现某种意思的东西,但是却不可以直接把“秋叶”称之为“意象”。任何一个事物,在没有为艺术家所注意前,它们只是“自在”的“物象”,只有当艺术家注意并把它们的样子印记在大脑里之后,它们才变成了“记忆表象”??简称“表象”;而一旦被艺术家出于某种目的而激活并加以运用即为它灌注了某种特别意义之后,它们才能成为鲜活的“意象”(若干个意象营造成“意境”)。

  意义从何而来?
  意义固然是从形象来的,可是,由于形象的“能指”时常大于它的“所指”,结果同时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接受时的困难。也就是说人们面对形象时如同面对一个十字路口,能走的路有好几条(能指),但我们不知道作者让我们走的究竟是哪一条(所指)?一个作品中借以表现的东西如果仅仅是形象是不够的,作者一定要通过他的必要的工作,在十字路口上给读者指明一个前进的方向。凡带有了作者对于读者有一定的引导信息的形象,才会成了我们常说的意象。这个意,是这个物象的能指和所指在作者努力之下的有机的结合体;这个象,也就既高于了物象也高于了形象而成为了意象。“让死亡像秋叶一般静美”句中,仅仅只有“死亡”、“秋叶”,这样的语言构成容易让我们的语言指向流于“朦胧”,因为“秋叶”的能指范围太大了??萧瑟、灿烂、静美、热烈、火红和霜染之后的更为鲜艳等等,都是秋叶的词中应有之意,但是如果在“死亡像秋叶一般静美”这样的语言构成中,我们却不会感到茫然,因为作者引导我们重点注意了秋叶静美的一面,而没有让我们去注意秋叶的其他方面。

  这就是艺术家的劳动的意义之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  何小竹

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
这个人就在你面前
触手可及,连体温以及头发和指甲
都是那么真实
尤其当你想得那么
坚定的时候
这个人就在你面前
像真的一样
散开她的头发
并用指甲
深入进
你的皮肤

推荐理由:这首诗很实在,有时候老老实实写,也很有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郊巷》 娜夜

像这条街厌倦了它的肮脏 贫穷 寒冷
弹棉花的厌倦了棉花堆
钉鞋人厌倦了鞋
他们允许自己
停下来一小会儿
幻想一下更广阔的生活??更广阔的可能……
  
??比一小会儿更短
那更广阔的……
就退缩到眼前
??生存的锥尖上
并允许它再次扎破一双淤血和冻疮的手

推荐理由:撷取典型场景,将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注入情感关怀。从一些生活的点放射出真实和疼痛。场景清晰,文字注入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玻璃》 梁晓明

  我把我的手掌顺首这条破边刃
  深深往前推
  
  刺骨锥心的疼痛。我咬紧牙关
  
  血,鲜红鲜红的血流下来
  
  顺着破玻璃的边刃
  我一直往前推我的手掌
  我看着我的手掌在玻璃边刃上
  缓缓不停地向前进
  
  狠着心,我把我的手掌一推到底!
  
  手掌的肉分开了
  白色的肉
  和白色的骨头
  纯洁开始展开

推荐理由:看得惊心动魄,感受诗歌的巨大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2: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雨的鸟》于坚

 
  一只鸟在我的阳台上避雨
  青鸟小小地跳着
  一朵温柔的火焰
  我打开窗子
  希望它会飞进我的房间
  说不清是什么念头
  我洒些饭粒还模仿着一种叫声
  青鸟看看我又看看暴雨
  雨越下越大闪电湿淋淋地垂下
  青鸟突然飞去朝着暴风雨消失
  一阵寒颤似乎熄灭的不是那朵火焰
  而是我的心灵

推荐理由:这首诗前面都很好,朴实、可感、刻画入微,引起人的共鸣,最后一句落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灯》陈东东??

  把灯点到石头里去,让他们看看
  海的姿态,让他们看看
  古代的鱼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亮光,一盏举在山上的
  灯
  灯也该点到江水里去,让他们看看
  活着的鱼,让他们看看
  无声的海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落日
  一只火鸟从树林里腾起
  点灯。当我用手去阻挡北风
  当我站到了峡谷之间
  我想他们会向我围拢
  会来看我灯--样的
  语言

推荐理由:这首非常出色,拒绝模仿,独树一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2: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谷》王家新

?
  没有人。这条独自伸展的峡谷只有风??
  只有满地生长的石头??
  但你走下去的时候,你感到??
  峡谷在等着你??
  峡谷如一只手掌在渐渐收拢??
  你惊慌地逃回去,在峡口才敢??
  回过头来:峡谷空空如也??
  除了风,除了石头

推荐理由:表达人生的孤独,很简练,干净。其他也没什么,但就是不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0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且容我给你新生》栗原贞子(日本)

夜  崩塌的建筑物地下室。
原子弹爆炸后的伤员
挤挨在仅有一根蜡烛的
昏暗地下室里。
荤烂的血腥  死亡的腐臭。
潮蒙的汗气  肉体的烘热  惨叫的呻吟
从这中间传来一个不可思议的声音。
“我的孩子要生了”
在这如地狱深渊般的地下室
此刻,一个年轻的女子临产了。

仅有一根火柴亮光的黑暗中
这该如何是好!
人们顾不上自己的疼痛操起心来
“我是产婆,我来帮你接生吧”
说这话的是
方才还在呻吟的身受重伤的一个人。
不多时在这漆黑的地狱深处
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而产婆待不到曙光来临
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且容我给你新生
且容我给你新生
纵然舍弃我之性命

推荐理由:表达的狠劲来源于极端状况下人性的冲击,虽平实却充满爆发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0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钟磊《两首练习》

《土遁》

昨天在家里看一本武打小说,一个武士在解释土遁。
而我仍然在沙发上打坐,
一本正经地说:“在武打小说里没有我。”
我在另一本书里修改时间的慢,查找春秋的索引和译文,
附录于此:道,阴阳,五行。
春秋五霸却心怀诡计,筑起椭圆形城池,
把猎猎旌旗,插遍反物为妖的城楼。
在若干年以后,我抄着时间的小路闯入先秦,
在一张地图上平展开五霸的浩大城池,
然后在有鬼的城下练就兔子功,往城外的低处打洞,
避开黑白两道。在阡陌之上用心采茶,习射,宴乐。


《无常见》


死不可逃。死是向死而生的了结。
要逃,也要逃进死的眼睛里,不必听佛陀念经。
那悬于头顶的祭日,高于寺院的古木,
一片树叶在一碗水中隐身,隐身的情节令人惊悚。
如若面壁,墙上的老虎将会走下山坡,
吞下桌案上的供果,忘却了不可名状的衰老,
在午夜变脸,脱掉一张虎皮,
在一面镜子里践踏寺院,又迁怒于红漆佛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9-28 13:22 , Processed in 0.0971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