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2|回复: 4

[原创] “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5 2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年前当恢宏壮观的乔家大院映入我的眼帘时,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曾深深的震撼着我,令我久久难以忘怀。然而前不久当王家大院出现在我的视野时我已完完全全的被这浑然大气的非凡场面所震撼,如果把我所看到的乔家大院比作“小家碧玉”的话,眼前的王家大院堪称的上是“大家闺秀”。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距省会太原140公里,据资料介绍王家大院是灵石县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 25 万平方米,经数百年沧桑巨变,目前保存完好的有高家崖和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 座,房屋 1118 间,面积 4.5 万平方米。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被广泛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六月的晋中大地天高云淡,骄阳似火,我们在太原朋友的陪同下驱车一路南行往灵石县进发,途中太原朋友给我们讲了灵石的来由:在灵石县旧城北门外吕祖庙内,有一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后考证为陨石),古代乡民视为“神石”,前来焚香朝拜,祈求平安,灵石县由此得名。不到2个小时的路程灵石县静升镇口的巨大广告牌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王家大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由朱?基总理题写。
王家大院地处黄土高原,四周层峦叠嶂,沟垒纵横,大院巧借地形、依山就势,构思独特,结构严谨,高家崖、红门堡两座全封闭城堡式建筑东西对峙,一桥相连。我们首先游览的是高家崖,大院四周围有堡墙,墙高八米,各开一个堡门,门楼二层宏伟壮观。走进门楼可见三座主院,青砖青瓦梁柱式木建筑,每个院落都是三进四合院,院门前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院与院之间又相互通联,构成一个迷宫似的大院落;走进院落发现院中有院,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令人目不暇接;步入居室可见堂屋、客厅、厢房、绣楼、过厅、真是门内有门;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低栏和高墙,后院的13孔窑洞又分隔为四个护堡院,那真是窑顶建窑,房上座房。
走出大院的西堡门,跨过一座石拱桥进入西大院,这是一座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祯堡"的青石牌匾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人们都叫西大院为"红门堡"。堡墙外高八米,内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砖砌筑,堡墙上有垛口,据说当年这里有家丁把守,昼夜巡逻,易守难攻。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主街,人称"龙鳞街",将西大院划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堡内共有院落27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异,都是三进式的院落。第一进是接待客人的,正厅接待贵客,下厅接待普通客人,东西配殿住帐房先生和管家。第二进是主人居住的地方,正房是老爷夫人住的,东西配殿住子女,东长西幼。一楼住儿子和媳妇,二楼住小姐,即所谓的闺房。王家的小姐13岁以前是和老爷夫人一起住的,13岁就入闺房,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直到出阁。

穿梭于王家大院的大街小巷、庭院居室,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王家大院的砖雕多见于屋脊、兽脊、照壁、门楣。檐瓦等处。内容有四季花卉、吉祥禽鸟、道教人物。在红门堡迎门处东西两侧,有两幅大型砖雕,画面都是8.18平方米。一边雕的是鹿回首,一边雕的是鹤唳天.两相呼应。鹿鹤与“六合”谐音,其含意是天下共浴春光、国泰民安。石雕在王家大院也是随处可见,石狮、过门石、门枕石。抱鼓石、栏板、望柱、上马石等等不仅雕工精细而且造型各异,以柱础石为例,大院里就有宫灯型、圆鼓型、六角型、宝瓶型等。最有趣的是一只母猴背着小猴,小猴身上背着蜂窝,猴与侯谐音,寓意“辈辈封侯”。王家大院的木雕堪称一绝。在东院正窑前有一组穿廊全景的翼拱。挂落、枋心、雀替、抱头梁的精细木雕,采用浮雕、圆雕、镂空等多种雕刻技法使所雕花鸟栩栩如生,让人品味良久。尤其精妙令人赞叹的是那木雕的窗棂,六扇窗户的窗棂是六个“寿”字,六种写法,无一雷同。这些艺术精湛的“三雕艺术”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同时又与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常言说未进山不知山之险峻,不看海不知海之磅礴,不到王家哪知大院的气势,当我站在红门堡后墙的制高点上,整个大院尽收眼底,沿山而下层楼叠院;那鳞次栉比的庭院深深;那纵横交错的幽深通道;那精雕细刻的房檐望柱层楼叠院、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震撼人心。我突然感到整座大院就像一个世纪老人在诉说着它曾经不可忽视的辉煌,王家大院不仅仅只是一组民居建筑群,她更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是中华民居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我想说“王家归来不看院”,因为王家大院留给我的不仅是恢宏、气势、精细和震撼,还有一份特别的情怀……





                   2006年9月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21: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旧作,望各位老师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2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乔家大院,但王家大院没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7 19: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鲁湘先生曾感叹:“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0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民居建筑之光线..通风..给/排水..防火...诸设施都不尽完善
皇家所居和办公之故宫建筑亦不免..
___这一切和理念都有关系
也有长于文哲,短于"理工"的原因.
如很多砖石塔类建筑之塌倒
怀疑是不是在建造时有力学原理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6 07:38 , Processed in 0.0831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