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24|回复: 17

[原创]谈谈网络文学作品的回贴(作者:燕山飘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1 15: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燕山飘雪


  如何写好回贴,并没有不二法门,全靠自己摸索。如果想找现成的教科书,我敢肯定是还没有出版。我的基本想法是四条:一是学点文学欣赏批评知识,不说外行话;二是认真阅读原文,掌握作品的脉搏与要点;三是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适当的技巧;四是形成自己的回贴风格。

  首先说说学点文学欣赏批评知识。这一条其实无须多言,人所共知,干啥都要有基本功。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要遵循它的基本规律。写好回贴,光靠热情不行,光靠一味地吹捧也不行,当然乱批一通更让人烦。好的回贴,必须是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既提出文章的优点,又指出文章的缺点,还要指出怎么样修改,并且要让人家心服口服。做到这一点,没有相应的知识作铺垫,是万万不行的。如果你说出话来,作者一看是外行话,人家不但不服,轻者说你“没有金刚钻不要揽那瓷器活”,重者还要说你是误人子弟。所以,有些知识不能不掌握,比如《文学基本知识》《文学概论》《美学概论》等。唐?有一本《文章修养》,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很好的小册子,里边对文章的各种文体及写作特点介绍得很清楚。如什么叫散文,什么叫八股文等都有分析。光有文学知识还不行,还要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方面的知识,比如关于什么叫文学欣赏,以及欣赏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的写作等。有条件的还要读点文学史之类的书,以增加些基本常识和基本理论。有人说,我不读这些书也一样跟贴,还有的说我是学理工科的,没时间读那么些书。这样就难了,没有文学知识就随自己的喜好写跟贴,只能是读后感之类。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怎么能写出有分析、有见解、有科学含量的跟贴呢?文章就象病人,跟贴者就象医生,没有医疗常识就给人家下诊断书,无疑于谋财害命。做教师还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呢!所以,我认为要想写好跟贴,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不是中文系毕业的一定要补上文学知识这门课。

  网络文学回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认为不外乎快速、及时、概括、恣意、自由、准确等方面。所谓快速、及时,就是说版主的职责是当一篇文章见网后,就象战争年代的快速反应部队一样,及时做出准确无误的反应。这就需要具备敏捷的思维和高度的概括能力,看一遍文章能够及时快速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所谓自由恣意,就是说没有条条框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把文章的主要特点抓住就可,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进行论述。同时,对作者的响应,随时作出进一步的跟贴。有的一篇文章要写二三个跟贴,这是与任何公开刊物不同的地方,与学校里给中小学生批阅作文也有所不同。网络跟贴受时间和版面限制,光恣意自由不准确无误也不行。拿不准的文章宁愿放一放,也不可贸然回贴,因为理解得不对说错话不仅是对作者的不尊重,而且可能还要伤害作者的感情,给人家一个感觉:这个网站水平不高,在这里发表文章是浪费时间和浪费资源。因此,光快速反应是不够的,必须准确无误,弹不虚发。若说错了,要及时纠正,敢于承认错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次是认真阅读原文。多数版主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作品至少读一遍,有的甚至读二三遍。我在《阅读与理解是基础》一文中已经说过,没有认真和细致的阅读,想写出正确的跟贴和批评文章,是难以想象的。跟贴和批评的起点是阅读。只有阅读和在阅读基础上的理解,才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作品的脉搏和症结。不看作者就跟贴是对牛弹琴,不看作品就跟贴是盲人摸象,不理解原文就跟贴是胡说八道,而不管作品好坏就灌水,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其实,认真阅读原文,不但对作者及作品有好处,而且对阅读者也有好处,阅读本身就是学习,见识的作品多了,眼界自然就高,自己再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跟贴者还要有甘心情愿为他人作嫁衣的牺牲品格,牺牲了时间不说,还要耗费大量精力。所以版主们是非常辛苦的,作者应该以宽宏大度的胸怀看待回贴,不要以为版主与你过不去,实则是真心诚意为了作者和作品好。即便回贴说得不对,也要抱着知无不言,言者无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欢迎跟贴。对回贴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作者的胸怀。谁不愿意自己的文章修改呢?既然拿到网络上来,就是要听听读者的意见。文不厌改,文章是越修改越好,一遍有一遍的成色。所以跟贴者既是修补匠,又是美容师,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作者的导师。当然,网上阅读不可能慢读、精读,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当然可以,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这就需要阅读技巧。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认为所谓技巧不是投机取巧,是象读报纸杂志那样,重点部分详细阅读,已经熟悉和知道的部分可以一目十行,不重要的部分走马观花,但要一下子就抓住要点和要害,有的放矢地写跟贴。好的跟贴是成人之美,是锦上添花,是良医苦药,是画龙点睛,是锦囊妙计。

  再次,就是训练自己的高度概括能力和具备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前边已经谈到概括能力,在这里我还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不是一般的概括能力,是高度的概括能力。过去我们准备高考时都训练过改写、扩写和缩写。跟贴不需要改写和扩写,一般是高度概括文章的要点,并且也并非全部概括,只要是需要就必须概括出一二个要点来。有时候类似于把一篇文章用一个新闻标题概括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高度概括。这种能力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期训练磨练出来的基本功。跟贴者要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抓住要害和实质问题。不要纠缠于那些皮毛的支言末节,也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针见血。做到这些,没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是不行的。至于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就是说与作者交朋友,私下谈心交流,了解作者的基本想法,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理解万岁。对于骄傲自大的作者,还要懂一点心理学,避开他的长处,抓住作者及作品的软肋,就象神医扁鹊,一语中的,对病下药,让作者心服口服,拜你为师。所谓的技巧,就是如何写得快捷,如何一下子就抓住要点,如何与作者沟通的技巧。越是高手越重视技巧。

  跟贴写什么?在形式方面,主要看作品的文体是否符合要求,开头结尾写得怎么样?题材是否恰当正确。在内容方面,跟贴主要是就作品的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色,展开评论;对写作技巧、写作态度、创作方法、整体艺术特点等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和概括,从而指出作品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是什么?这些不可能全部兼顾,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和症结写出评语和跟贴即可。有些跟贴写了很长很多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对作者心理的分析。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文章内容读者会看到的,不需要你再赘述或唠叨。读者要看的是回贴抓住了要害了没有,是不是真正有水平。千万不要小看那几个字或几十个字的回贴,往往是一句话就暴露出跟贴者的水平。文学史上有一些专门做考证和注解的所谓跟贴专家,比如《红楼梦》里的脂胭斋,就是专吃这碗饭的。对原著的注解,也是一种创作,是对原作的再创作和再补充。跟贴也是的,好的跟贴,有思想、有见解、有水平的跟贴,整理出来就是一部诗话或漫谈。因此,我建议版主们闲暇时分门别类整理自己的跟贴,把它粘贴和复印出来,说不定若干年后出版一本《诗话》《散文漫谈》之类有价值的书。而且版权也是你的,你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版权。文学史上的王国维的《人间诗话》,王渔阳的《渔阳诗话》等,都是读诗文之后的只言片语,汇集而成煌煌巨著的。徐祯卿的《谈艺录》,严羽的《沧浪诗话》等,也是这样诞生的。这些都是文学批评史上的名著,对后世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短论小语评论集。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在众多欣赏和批语中汇集编篡而成的批评名著。

  作者怎么样对待跟贴和批评?由于作者水平与个人修养参差不齐,对待跟贴和批评的态度也因人而异。但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作者都是希望看到跟贴和勇于接受批评的。谁不愿意听到读者的反馈?何况如今读者就是上帝,作品受不受欢迎,作品有无文学价值,个人说了不算,要由读者说了算。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是检验作品的标准。现代作品,发行量大,效益就高,反之就小和低。这是一般常识。作者也在寻找卖点,也在了解市场行情。如果写了一辈子,连一本书也没卖出去,没有读者,那就不是成功的作者。至于批评,千万不要误会,文学批评不是传统上的批驳人家。文学批评不仅是指出不足,有时还多加表扬和肯定,这也是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对于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是促进和繁荣创作的。多数作者都能正确对待批评,除非不愿吃这碗饭。所以,跟贴者不要有所顾虑,前怕狼后怕虎,嘴未动先哆嗦,话未出先自卑。只要你真理在握,成竹在胸,就不怕作者会反批评。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多批评还是多表扬?这不需要作定量分析,要跟据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问题较多,自然批评就多,可以有多项批评;问题少,是精品文章,自然是表扬多,夸奖多。人家的作品美玉无瑕,你硬要鸡蛋里挑出骨头,那也是强词夺理或强人所难。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不愿意听逆耳之言。但高人除外,有些大作家就愿意听逆耳之言,这是一种胸怀,一种风度,俗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区别不同情况看人回贴,什么样的作者,怎么对待?要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但是,一定要有原则性,不好的文章,问题较多的文章,你不及时指出它的毛病,那是对他不负责任。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是说面对着合于仁德的事,即便是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因此,回贴看对象,因人而宜,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如何形成自己的回贴风格,这也要因人而宜。性格直爽者,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有话说在当面。如果作者知道此人性格,会欣然接受批评;如果不知道,可能会有误会。性格沉稳者,三思而后行,出言谨慎,考虑全面,不会引起误会,但也容易造成不够坦诚的印象。因此,回贴风格没有固定的模式。东方朔幽默滑稽,杨雄出口成章,杨修恢谐损人,骆宾王喜笑怒骂,刘勰的条思缕析,都是允许的。如果有孟子的兜圈艺术,让梁惠王式的作者“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未尝不可。抓住作品的把柄,以其之矛,攻其之盾,往往使作者闭口无言。我总结了几种风格,拿出来供大家参考:一种是以诚相待,推心置腹,言之有物,心悦口服式;第二种是以情感人,认真负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服人式;第三种是谨言慎行,字字推敲,无懈可击,井井有条,科学逻辑式;第四种是喜笑怒骂,旁若无人,幽默庄谐,狂妄自?式;第五种是惜墨如金,片言偶发,一字千金式;第六种是以守为攻,明为表扬,实则贬抑,暗藏杀机式;第七种是直言直语,单刀直入,快人快语式;第八种是胡搅蛮缠,正话反说,似纳实辩,请君入瓮式;第九种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高屋建瓴,专家学术式;第十种是欣喜有加,重在学习,重在参与,平心静气,身心愉悦式。至于那种奉承献媚,好话说尽,缺点错误只字不提式的回贴,是不能提倡的,因为它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说话是啥风格,跟贴就是啥风格。回贴与个人的学识及修养有着紧密联系。回贴的艺术在于,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很含蓄,自夸夸得很像是自谦,油嘴滑舌又感到很亲切。这的确是一种本事,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之,跟贴是一种文学活动,是微言大义,是舍己为人,是美学愉悦,是另一种著述,是风格各异的创造。即时跟贴,随声附和,谁都可以做到。但要写出水平,写出精彩的确不容易。跟贴者不可不慎,不可不学,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2005-9-17 13:3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居士回贴:
燕山先生好文章!分析的全面而透彻。我要是斑竹,就给这篇点精了。

回帖容易,回好帖难。正如文章指出的,要回好一个帖子,不但要基本功,更要认真读懂原文。其实,拍砖远比嘻嘻哈哈回复要累人的多。但是,砖并不全受欢迎。如何把握批评和表扬的尺度?如何让抛出去的砖即准对方又乐与接受?这些都是需要大家认真探讨的问题。

六一是局外人,看到好文,忍不住多嘴了。
2005-9-17 14:1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雨儿回贴:
看到燕山这篇文章,我有三个想不到:一、想不到燕山会对我的要求做出如此认真的反应;二、想不到燕山的文思如此敏捷,从我的提议到交稿除去休息时间仅仅几个小时。三、想不到这样短的时间燕山写出如此全面详实中肯深刻的文章。如果要我对此文谈些感想,只有十二个字:心悦诚服、叹为观止、受益匪浅。参看此文,对照自己,感觉只有两个字:汗颜。原因有两个:一、学识太浅;二、愧为版主。我已将此文储存,并在今后以其为镜,日日对照自己的言行,希望自己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版主。这样一篇对大家有益的文章,请各位版主原谅我破例直接操作精华,建议散文坊各位版主及评论员认真阅读,相信对我们都会有所帮助
2005-9-17 15:3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挂疏桐回贴:
文章写得的确精彩,作为版主回帖的参考很有价值。

文章开头似于全文不太协调,如果移至文尾作后记会自然些。
2005-9-17 18:39: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回贴:
我一直喜欢与欣赏网络文学的自由性与随意性。觉得正是这样的随性空间,可以放松自己,随性的游玩。看了燕山教授的大作,汗颜!

惭愧!一直在教授大作下班门弄斧,还望教授海涵!

谢谢教授!
2005-9-17 21:1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碧珊回贴:
俺师傅就是厉害。师傅好!

其实回帖确实是有每个人的个性的,每个人的水平也不一样,回帖的兴奋点也不一样。但是有一条:那就是在认识中交流,在交流中认识。该咋的就咋的。积累很主要,主要的是积累。

哈哈--俺就是回贴回了个师傅,值!还回了一个太师傅,乐呀!
2005-9-17 21:5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凉月如眉回贴:
回贴的艺术在于,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很含蓄,自夸夸得很像是自谦,油嘴滑舌又感到很亲切。这的确是一种本事,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确实是一种艺术,看了燕山此文,俺只有惭愧的份了!本文有理有据,分析精当,堪当精华!网络回复,俺一直是本着自己阅读此文的第一真实感觉来写,有不同的意见就写出来期待讨论,有欣赏的地方也写出来渴望交流学习。虽然偶尔也有不受欢迎的,但总的来说都是真心实意地阅读,最低原则是不灌水,不攻击。
2005-9-19 12:58: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挂疏桐回贴:
论坛的生命力是否旺盛取决于帖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版主的行为艺术。凭此文为镜,祝散文坊及雪坛蒸蒸日上。
2005-9-19 14:55: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科级待遇回贴:
这样的关于网络文学回复的专题性的研究或指导的文章,我还是第一次见。全面,详实且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文章我倒觉得该固顶讨论学习啊。
2005-9-24 19:1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雨儿回贴:
以下是引用副科级待遇在2005-9-24 19:10:00的发言:这样的关于网络文学回复的专题性的研究或指导的文章,我还是第一次见。全面,详实且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文章我倒觉得该固顶讨论学习啊。副科好久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了,虽然经常看到你的名字,但始终默默的,想打招呼,却不敢冒昧:))副科的提议很好,我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前几天如眉版主已经将燕山君的理论文章整理了一个系列在本版固顶,其中就有您建议的这篇。还希望继续得到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欣赏到您的新作。共同期待。。。。。
2005-9-24 19:3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01:08 , Processed in 0.0973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