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0|回复: 0

[小说] 为何笃信行长的“官场豪门”背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4 19: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05月19日19:10   大河网  郭兵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阜阳分行腾达支行门前聚集了上百名群众,他们打出“农行还我血汗钱”的条幅,向银行讨要被行长李群借走的巨额钱款,5月1日李群投案后,目前已有60多人报案,最多的人借给李群2000多万,李群所欠借款总额超过1亿元。(5月18日中国新闻网)

        60多人受害,“借”款总额超过1亿元,一个小小的支行行长,为何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借条上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加上李群本人的签名及农行腾达支行的公章,有些10万、20万的条子甚至连公章都没有盖,这么多的借款却借得如此草率,受害者凭什么对借款人如此信任?
        受害者徐杨的表白,也许体现了多数人的判断逻辑:“她老公是咱们阜阳宣传部的领导(副部长)、广电局局长,她姐夫是我们旅游局局长,她爸爸原来是我们底下县城的县委书记,她哥哥又是检察院的批捕科科长,这个家庭背景,我们对她肯定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家族显赫,所以深信不疑,旁观者也许觉得这推理太过简单,受害者却坚信此结论无比安全。

        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笔者以为,这些人之所以盲目笃信官员家族,可能是基于存在三个这样的思维前提:其一,官员可信。按照世俗的身份标签,可以将国民分为官员、商人、平民等几类,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极不健全的今天,供我们判断个人信用的社会资源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权有势”的官员都不可信,还有谁更可信呢?如此,则彰显了当前社会信用体制的缺失。
        其二,官官相护。人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古以来都是官官相护,更何况他们还是兄弟父子的一个家族,虽是借给李群一人,还不等于借给了整个家族,又有什么不放心的?虽然现在早已不是父债子还、株连九族的时代了,但如果李真的出了事,难道其他人会不管不问?而以这样的家族及能量,又有什么事摆不平呢?如此,则体现了公众心目中的官场生态。
        其三,为官皆富。虽然说“隔墙砸官,十中九贪”也许夸张,但近年来贪案频发,且腐败数额“屡创新高”的现实,难免使人产生“为官皆富”的“错觉”。一人当官即可富荫几代,满门为官的富裕程度自然超乎我们的想象,怎么会还不起这点钱?如此,则公众心里的腐败预期已经到了令人心惊的程度。

        综观近年来查处的非法集资案,比如最近的浙江丽水、湖南湘西等集资案,皆有官员参与其中,而李群案则显然将这一现象推向了极致。从这个角度将,深刻挖掘李群案的社会价值,认真剖析其中的运行机理,应该会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9 01:31 , Processed in 0.0975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