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18|回复: 22

[心情感悟] 你们是怎么看待“人必有一死”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14: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目前而言,人的正常寿命就是八九十吧。 再有权有势,家财亿万,名满天下,也必有这个归宿
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最平等的一个方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4: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平等,人人平等,真的?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幸的人?回到邯郸就闻听到一件很悲惨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总归要死的,但不能死的有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就是为了寻求生存,摆脱死亡的诱惑。人死就是为了结束生命,完成生死轮回。人的生命就是一条曲折的通道,它不断远离生的希望,走向死亡。人生下来,是一个喜剧的开始,从子宫呱呱坠地,人们无限喜悦,如五彩焰火腾空,使人感应生命的愉悦。人死就是悲剧的完成,人们哭哭啼啼、哀乐长鸣,感应着死的无奈和苍凉。人的生命就是一段悲喜交集的历史,面临挫折、遭受失败,这无疑是悲的大纛。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不断战胜阻厄,赢得事业的成功和胜利,这无疑是喜的张扬。人生起起伏伏、波卷浪涌,显示出大道向前,前程无比宽广。思索人生观与人死观,感悟着生命的艰辛,向我们的故国家园发出如许的悲鸣和哀叹,结出智慧的硕果,成无量极之大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活着,就应该正确面对生死,充分滋润完善生命,享受生命的奇情壮采,尽量去过一段快乐奔放的日子,远离灰暗、黑色的不幸和悲伤。人活着,就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既要憧憬人生美好蓝图的实现,开创崭新的事业,实现人类的灿烂梦想。生老病死是人生的首要法则,人一生难以摆脱这一自然规律的约束和制约。人的一生难免坎坷曲折,难免坡坡坎坎,将要遇到无数的烦心事和痛苦悲怆的日子,因此人就要勇于面对现实、和困难作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奋斗。活着,就要有精气神儿,象个真人一样活得实在、充盈。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过重,超越一切不利和不快之事,为了鸡毛筛皮、子虚乌有的一档子事,常兴无名之妄火。病者,就应该快乐着,既来之,则安之,通通透透,切忌劳心伤神,尽做无用之功,而应该象赖头和尚、跛足道人一样,看透世间荣辱,过着平静而潇洒自如的生活。好了,就应多操劳一些,常保青春容颜,过着快乐自如的生活,拓展生命的重彩,寻求人生的奋战和希望。总之,要保大节,保平安,保精神、保前途,不要沽名钓誉,活得狼狈不堪,在世间过着难以为继的凄凉生活。生亦其欢,死亦其所,人生老去,如飘飘浮尘,居无定所,老来落叶归根,安度余生。人一旦辞世故去,就该把生前死后之事妥为安置,免得撒手尘寰,留下一档子碎心事,空留无限惆怅。人一旦不幸亡故,尸骨未寒,祸起萧墙,子女停尸不顾,束甲相攻,为争夺遗产、房产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对簿公堂,反目为仇。统而言之,人生观就是要从哲学的角度,把人的一生进行全方位提炼,得出一条合乎人类生存法则的通天大道。人死观,就是要摆脱生的诱惑,走向自然安宁的精神故乡,去寻求一种自然安宁的生命驰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种合乎人性的生存观,凝炼着深沉睿智的哲学观点,对故国家园情怀的缅怀和憧憬,对人世的坦然面对,对人生的曲意解构,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一课。同时其间又洋溢着社会观的某些重要理论,闪耀着普世价值的独特观照,精简、凝练,点化自然,颇具画龙点晴之意。在不经意间,溶入社会达观意识,就是要溶入社会,高蹈伟岸,堂皇地亮出自己的筋骨翅翼。不要做一个庸庸碌碌的小人,要做一个真人、好人、至人,在世造福桑梓,死后荣归故里。生生死死纠缠不休,把人的精神搞得悬崩,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青山有幸埋忠骨,黑铁无辜铸佞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无法选择生死,生下来是父母精血所孕育的结果,死了是完成对生命的承诺。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是人的生存哲学最完美的归宿。只要我们不气馁、不妥协,坚持真理,坚守清贫之道,在有生之年,多做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呜呼哀哉,魂归天堂,也要把根留在华夏故国,这是人的大美、人的大爱、人的大节、人的大义。这是我们终生无法忘却的使命,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我辈当深察之,当深悟之,以之作为一生的生命准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法选择生死,却有极大的机动能力,选择人生。是朝悟道、夕死可矣的通达、淡定。人生好比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应该保持充足的生命力,开拓生的无量疆场。如东坡学士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所写:“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见孙郎”,如东坡居士般,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寄情于山水之间,实现物我两忘,了无牵挂。不一而足,人生百年,草木一秋,应该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自在、安详,不要凄凄艾艾,浑浑灏灏,成一潦到无能之庸人。人生应该有计划、有安排、有部署、有向住、有追求,不要放滥无度,邪欲缠身。人活着,就应该为社会大厦添砖加瓦,奉献热力,将所有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是人生选择的通达无碍,自然澄澈,这是利的尽头,这是义的高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活着,应该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抱定济身鸿儒,学贯古今,成一家之言。人活着,就应该参禪论道,笑悟人生,在沉淀学识的过程中,积累博学多识,建树自然宏道。以一己之微薄之学,贯注在千年文明大业之中,这才是应有的志向,应有的胸怀。人活着,就应该战胜阻厄,迎难而上,与各种贪欲作无量次之搏击,成就一番真气淋漓的快意人生。人活着,就应该知天道,明人伦,知荣明耻,薪火不断,则天道不绝,不以尧存、不以桀亡,顺应天道人心,开拓人生事业宏图,以不虚此生。人活着,就应该过得五彩缤纷,乐观豁达,解除生的困境,寻求今生荣光。人活着,就应该张扬对生的极至的向住,排除死对人生的困绕,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切割生死轮回的纠缠。放舟五湖,旋转人生,摒弃功名利禄的诱惑,活出真精神、真气象、真风彩、真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活着,就应该有气节,有风骨,不齿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文人化的生命节律使人生变得有尊严、有价值,活出了真精神、真气派。人活着,就应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为民解难事,做实事。人活着,应该充分享受人生,快乐着,嬉笑着,奔逐着,做人生的实战者。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只要肌能健康,就能够排解忧愁,保持人生的安宁和谐。人生是复杂的,难以以一言以蔽之,人生也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无限的可塑性,到处是利的高壑,义的深谷,这是人生的大写意,人生的大景观。只要人活着,总要吸取纷芳,锻炼身心,服务社会,去放飞一澜如泻的真情,在无限的时空中,寻求生命的和谐韵律,成为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来即不平等,先天有家庭条件的优裕与简劣、财力的充裕与馈乏。因此,我们不必怨天忧人,认为别人比自己的脸蛋长得漂亮,别人的父母比自己的父母职务更高、薪水更丰厚。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比,都不如别人,因而产生怨天尤人,自卑自贱,甚至自渐形秽。人后天在世更不平等,有的家财万贯,有的家徒四壁;有的贵为高官,有的贱为布衣;有的声名显赫,有的籍籍无名;有的著作等身,堪为学术泰斗;而有的智识浅薄,目不识丁。这种种差距,使人们感愧良多,难以分清其中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只有登临生命极顶,方能辩清其中的内中玄机,明白其中的人生哲理。人应坚信,有为方能有位,只有不断拼搏奋进,通过艰苦的努力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而人的头脑则是改变人生存环境的利器,以前条件好的,如果不珍惜,就会暴殄天物,自毁长城,造成难以挽回的不幸后果。而以前条件不好的,只要坚持顽强的努力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劣势,化害为利,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到一条崭新的出路。因此,好事处理不好,会变成坏事,而坏事处理好了,就能转换契机,逼迫自己走出一条新路,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找到人生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希望。这是笔者从他人以及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至理名言,当为诸君所深察之。条件差时,千万不要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而应该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当条件好时,如果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学习、工作条件,胡思乱想,无所事事,不思努力发展奋斗,自甘沉沦,事物就会向坏的方面演变,造成一团污泥,千秋憾事。这是事物发展演变的辩证法,我们应该沉下身来,潜心学习,妙悟于心,掌握事物发展演化的规律,就应该坚信,好事可以变成坏事,而坏事也可变成好事,这是从许多人生成长的客观现实中总结出的一句至理名言,诸位当引以为戒,深察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9 23:08 , Processed in 0.0932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