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0-6-15 22:30:24

散文百字接力评论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一


壶事

喜欢喝茶,因而也喜欢买壶。我买壶的原则有三,一,名壶贵壶不买,二,形状花里胡哨的壶不买,三、只买自己喜欢的本色小壶,壶形第一,其次才是砂质和胎质。此皆因自己对壶本无研究,原本只在一个用字,后来捎带外加一个玩字。
买壶之外,喜欢煮壶。新壶买回来,先计划好用来泡什么茶,然后煮之。煮壶先用清水浸壶煮沸,凉透擦净,再换水煮开,加打算配壶的茶叶,泡之。
我非贩壶之辈,煮壶非为造假,只为去新壶的土腥味。始料未及的是,煮壶竟也可辨别壶之真假。
话说08年夏,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去华东五市游玩,紫砂店自是导游极力推荐的去处。面对店家和导游极力推崇的琳琅满目五彩斑斓的紫砂壶,任店家说的天花乱坠,因不符合我的标准,丝毫提不起兴趣。随意转悠之时,看到一把本色竹节造型的小壶,眼尖的店家看我驻足,立即过来推荐,我一笑,把壶放回货架,同时扫了一眼价格,店家立即按标价打了对折,我笑着随口回了一个价,店家貌似犹豫了一会,然后成交。回到家,按例煮之,关火,开锅一看,大吃一惊,好好对一把壶,变得通体泛白,想尽办法,无论如何也擦不掉。拿去给一做茶叶生意兼着也卖壶的朋友看,朋友也未见过此种情况。朋友让我把壶留下,他帮我处理一下看。几天后朋友来电话,说此壶无药可救,擦后能略去一些白色,再煮又通体泛白。朋友也不知究竟为何,只估计是泥料里掺了假。朋友说这种掺假,如不煮,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
前几天电视上介绍紫砂泥料掺假问题,方知此已蔚然成风。有些掺假的情况,煮也发现不了问题。不由慨叹:作假成风,真壶何处!


紫阳文瑞

壶事,写的是买壶和煮壶,也因为煮壶发现所买之壶为假,自然引出一阵愤慨:作假成风,真壶何处!全篇行文自然、连贯。但是文章过于浅白,没有借买壶煮壶发现假壶之事深入,而且第一段中所用标点混乱。    评分:65分


有鞘无剑

壶事有多种,多以抒情见长,难得此文将壶事与社会风气联系在一起。主题深刻有意义,衔接自然,唯稍嫌单薄。
此次评分,我就以八十分为界吧,高些。此后的文章,便不再一一说明了。呵呵。
评分:88

153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


茶缘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一条神话般的河流,承载着多少茶词、茶赋。“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浸染的香馥蒸腾,濡润云蒸霞蔚,缀满文明的璎珞。
我之茶缘并非享齿间轮回之韵,而是烹新叶、煮细叶,赏那红楼字之中空灵的雪水,在清醇的容颜下,回味妙玉那清爽的气息。
真正识茶之味的是父亲,国饮之下,无须鼓吹,茶之多及,必先雅会。茶有千种,人有万言,不可一概而论。父亲饮茶乃求汲养精神,烈酒之后的浓茶,如沧桑沐山水,甘甜饱满之下恬静而意远。
与茶结缘,是茶之幸还是人之幸?
紫阳文瑞

第一段讲的是饮茶的由来和前人对茶的享受、体会,第二段讲自己之茶缘,第三段转到父亲对茶之缘。文句通顺。但是短短百字左右写这么多东西未免空泛了一点,没有做到精辟,倒是最后结尾一句耐人寻味。       评分:62分   

有鞘无剑

前两段不错,语言凝炼,文采华丽;第三段转得突然,无中生有;最后一段则显得牵强了,虽深刻,但“缘”未写透,与前面的联系也脱了节。
评分:85
147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


《茶花》
   
茶花虽有茶字却不属于茶。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来描写茶花的盛况。
   
平生喜爱茶花,茶花叶片浓绿富有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茶花的花语:谦逊、理想的爱、美德、可爱,这正是我欣赏的品格。
   
茶花要求日照较长,我家阳台朝南符合茶花成长的条件,于是那年买来两株茶花精心培育。为了这两株宝贝我特意买了一本关于茶花栽培的书,认真地查阅有关茶花的心性与培育 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两株茶花经霜傲雪终于凌寒放彩,装扮着我的家园,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我种的茶花有两株,一株粉红,一株大红,粉红的那株优雅多姿,丽质天生,观之令人心旷神怡。大红的那株红得如火,在百花凋零的冬季用她如火的热情,点燃了冬天的一把火。茶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许多诗词歌赋都极尽赞美之辞,她更是我生活中美的点缀。
   
茶花不但艳丽多彩,更具有药用价值,茶花的叶、茎、花均可入药,具有清凉止血消肿的特殊功效。茶花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她具有很强的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我爱茶花。
紫阳文瑞

作者写的茶花并不是指茶树开出的花,而是一般作为观赏植物的山茶花,从第一句就可以知道。第二段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喜欢茶花,然后接下去讲述了自己种植山茶花的事情以及得到的乐趣,但是“红的那株红得如火,在百花凋零的冬季用她如火的热情,点燃了冬天的一把火。”这一句叫人颇为费解,难道茶花冬天开了?最后讲了茶花的药用价值。纵观全篇,还是感觉空泛,浅白,没有叫人新奇或为之一亮的地方。      评分:58分
有鞘无剑
从结构上讲,此文非常规矩,犹如一颗大树,有根有干有花有枝叶。不错。但落笔似乎比较仓促,情感不饱满,显得太平稳了,没有亮点。
评分:83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


茶韵   
   
       虽不懂茶道,很多时候,茶却成了我的蜗牛壳,静静的夜晚泡上一杯茶,我总能在那淡淡的苦涩中,一个人品味着自已的快乐与忧伤。
  
  喝多了茶,便也慢慢品味出了其中的许多独特风味。看着茶叶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着倦屈的身子,此时缕缕茶香扑鼻而来。品茶先得闻其香味,举杯轻闻那幽香,不觉间便荡涤了心灵的诸多烦恼,顿感神清气爽,烦恼也随之消除大半。
  
  原来,中国的茶叶竟有这样的功效,这是我以往所没有了解到的。深得其奥秘的朋友告诉我,茶树生长在清冷幽静的山地,一径矮灌比肩牵连,雾岚缠绵其间,引得粉蝶翩飞。更有那潺潺清泉绕过,清风催发嫩芽,吸尽天地之灵气,深得大自然的惠顾,造就了钟灵毓秀的好品格。
  
  茶有茶道,只有以心饮茶者,方能于静品细咂中体味出一个“清”字来。人生的行程不免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如果你能品味到这“清”字,不仅能让你消乏提神,灵台清明,而且会让你的行程更加从容笃定,心境便会闲适淡泊、达观安然。
  
  夜色更浓了,淡淡的茶香飘浮在这夜的上空,更增添了一份清爽与淡定,品茶中我品出了淡淡的人生。恬淡寡欲不逐奢华,清赏生活的真谛,让灵明之心永葆洁净与纯静,世界便会更加永恒与美好!
紫阳文瑞

茶树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而且一般都是整整齐齐一排排种植在平稳的山坡上,这点我这个茶乡之子还是颇为了解的,所以作者的第三段还是有待考虑,或者指出是某种特别的茶。后面第二段和第四、第五段基本是一个意思,没必要翻来覆去写,感觉累赘了。      评分:57分      
有鞘无剑
文字较优美。但只见茶之清香淡定,不见茶之韵味。“韵”为品味与回味,和与在这样的品味与回味中,袅绕着的悠远的茶文化。如果只是写“清香与淡定”,则不能完全体现出茶韵的悠长与优美。
“慢慢舒展着倦屈的身子,”
倦屈??蜷曲

评分:82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五


茶经
    《神农食经》说:"长期饮茶,使人精力饱满,兴奋。" 茶作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由于名人都爱喝茶。逐渐成为社会风气,如今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茶了。茶可以降火,如果发烧,口渴,四肢无力,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不相上下。
    茶的形状千姿百态。精品之茶:有的似浮云出山,团团盘曲;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漪。但是,好茶也要用好水呀。给大家推荐一下,煮茶用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最差。山水,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这种水流动不急),奔涌湍急的水不要饮用,长涸烩种水会使人颈部生病。
    古时华陀说过:"长期饮茶,对思考有益。"我们的各位诗友,要想诗兴大发,要记得饮茶呀。

紫阳文瑞

第一段先写《神农食经》中关于饮茶的作用,再和我们茶作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感觉多此一举,何不这样说“茶之为饮,始于神农氏,《神农食经》中说:长期饮茶,使人精力饱满,兴奋。”后面发烧喝茶不能赞同,特别是涉及服药,有时是要忌饮茶的。该篇的文题是为茶经,但是无有一处看出这个经字,离题了。                评分:40分
有鞘无剑
首先要弄明白,“茶经”的“经”是什么含义?当然,这也是我想弄明白的。
于是想从楼主的帖子中得到解释,但只看到喝茶与煮茶的种种好处,不见“经”字。严重偏题了,且拼凑痕迹明显,各段互不关联,呵呵。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六


茶思
执一弯茶的清泓,洇染一些旧事。
为了你的到来,我要匀面净手,在你和美、宁静、鲜润的那一刻装点我浓郁的思想,就象在雪白的稿纸上,完成一次虚拟的飞翔;
为了你的到来,我要让进流淌的音符,疏松我板结的心田。隔着音乐对话,婉转萧音逐渐扩大,象你的根与根在深处交融的血脉,站在一个可以仰视的空间。
为了你的到来,我要打开楼兰古道,让关于曾经和未来的印记在呐喊的风中消遁。或圣或禅或慈悲,祭奠贩运古道上的所有亡灵,拂去沧桑,送你入梦。
为了你的到来,我要采原野的芬芳,让季节和年轮挚烈香醇。从低谷到颠峰,从岁月愁绪到一世的深情,让你的隐隐之香,渗入五脏六腑,抵达无数个美丽的祈愿!
紫阳文瑞


作者用词太过高深,却适得其反,茶水用“清泓”极为不妥,清泓一般指清而深的水。还有洇染一词,洇,水也。――《说文》
后面都是写思,感觉是很朦胧,可能作者是在茶思却不用一茶字吧,但是叫人捕捉不到实质性的东西。          评分:50分
有鞘无剑
茶思,意思是紧扣茶的思,或者由茶而展开的联想。
但楼主这篇,仅仅是面对着茶的清泓,展开的只与往事有关而与茶无关的思,且比较深晦。有点不知所云。
优点是三个排比句的运用,比较精巧。所以,全文“形式新奇而内容偏题”,呵呵。
“我要让进流淌的音符,”
“让进”?估计多了一个“进”字。检查不严谨。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七


茶香

喝茶,乃人生一大乐趣。这不仅是生理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在田间地头干活,口干舌燥,一碗热茶咕咚咕咚下肚,会使人神情气爽,疲劳顿消;在酒楼餐厅宴客,相对而坐,一杯香茶端在面前,室内馨香缭绕,情深意浓。

品茶从来就是人生一大乐事。一杯热茶在手,看着陶瓷杯中荡漾着清澈的茶水,闻着清新茶香,稍稍吹跑热气,轻品浅酌,口如含饴,凝神静气,只觉心中无限宽广。

紫阳文瑞

一杯好茶,总是让人怀念。醇香留口,永久难忘。
过于简短,只是写了口鼻之香。而且“这不仅是生理的需要”,不能赞同,很多地方不喝茶的。

评分:46分
有鞘无剑

茶香之香,先在口味,后在灵魂。所以,此文仅写出了茶香的形,没有写出茶香的神。落笔牵强的感觉。倒是第一段的对比手法,值得肯定。

评分:7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八


茶香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愿是茶,把苦藏在心里,散发的都是芳香。

茶如人生,人生似茶,有清茶一盏在旁,未解其中味,先闻醍醐香。茶要慢品,茶香需深嗅,因为茶香是飘渺的,如同窗前洒落的月光,无法掬一杯在手,可那香气却深入肺腑。

茶香可以静思,茶蕴香气,如同人有灵魂,茶香是于无形中体验生命的轮回,茶叶汲取天地之灵气,又溶解天地灵气于水化为香氛,一杯清香扑鼻,可回忆漫步青春的青涩,也可坐拥岁月无声的幽然。

茶有三道,茶香却只有片刻。芬芳若昙花一现,会心如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紫阳文瑞

题目是茶香,写的也是茶香,虽然是短短百字左右却把茶香写真实,写精妙了。茶香缥缈却深入肺腑,茶香是天地之灵气所化,茶香短但是韵味十足。    评分:85分
有鞘无剑
第一段的立意,就显得非常大气。将人生与茶香紧密联系,回味悠长。最后一段的点晴,更属上乘。
文字典雅,如卷帘抚古琴;风格隽永,似追花叹落叶。赞!

评分:9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九


茶茗
    茶茗不好接着写了,哈哈...是个难题呀。真让我翻箱倒柜的找呀...现在给大家贡献一下吧。其实茗乃是茶的通称,故有“品茗”、“香茗”等词。《茶经》说: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四曰为茗。《辞海》:一说是晚收的茶;《辞源》:茶之晚取者;《中华字海》:一说是茶的老叶,即粗茶;《汉语大词典》:一说是晚采的茶;《康熙字典》:茶晚取者。 由这些摘录可知,“茗”字如果单独使用就是“茶”的同义词,倘若“茗”与“茶”并列进行词义比较,即是采摘前后顺序之别,茶在先,茗在后。
    同时,[茶茗]也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音乐呀,音乐中流露着清幽与宁静,如中国水墨山水版,淡淡的写意。也是我国36首天籁之音古曲之一呀。闲暇时,也请大家去欣赏呀。
    这里在给大家讲一个,历史上流传苏东坡的茶事典故。说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医生告诉他用阳羡茶可治愈,但须用长江中峡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时东坡服父丧期满,正将返京复职,王安石梢信给东坡,要他出川时顺道带一瓮中峡的江水进京。东坡因贪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时,船已到了下峡,遂取下峡的水交差,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 言毕,苏东坡尴尬万分。

紫阳文瑞

把茶茗解释了一番,然后就讲到茶事典故中去了,呵呵。    评分:38分
有鞘无剑


初看以为是说明文,感觉还不错。接着看就侃起了大山,且越侃越远。哈哈。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


茶事
他说,你像一杯竹叶青。
然而我不喜欢茶。还是记得那个茶铺,那个叫做“茗仁轩”的地方。古朴而深沉的装修,他背对着一个大大的缘字坐着。把白瓷杯放在茶桌上,用热水一一浇过。然后放到每个人的面前。倒茶,再洗杯,再倒。清清淡淡的水顺着茶蛊慢慢流下去。像是一个故事。
他有很多故事。
为了听他的故事,我从暗淡暧昧的咖啡厅转到他这里。每周二晚上,风雨无阻。他不喜欢我抽烟,他说,你应该像一个女子。我便笑了,手指戏谑地拨弄着那一盏小小的茶杯。白色的瓷器,很纯净的漂亮。我突然想到,如果这里面装的是卡布基诺????呵呵,如同卡布基诺一样的女子,一个妖媚的女子。
他喜欢听tamas wells的歌;我却喜欢高山流水。
他说有一天,他会和他心爱的女子一起去白云缭绕的蜀山头,摘下明前最鲜嫩的茶叶,藏一辈子。他甚至想摘下一朵白云,在她睡着的地方摆下一个心形。那么,等千年以后,她醒来,她便是他遗落在尘世的妻子。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窗外的柳絮飘得正好。
后来他的故事终止在他托人给我的茶叶里。一个淡绿色的包装。我以为是竹叶青,打开,却是安吉白茶。淡到欲无的一种香。
我猜我该还给他一个吻。
或者,我该还给他一个心情。
紫阳文瑞


是个与茶有些关系的故事,倒也切合茶事,但是故事似乎过于简短和隐秘了,没有讲清楚,没有讲目的。   评分:61分
有鞘无剑

看了此文,不由得想起一个词:唯美!
用笔颇为老道,节奏掌握得极好,词感也出色。茶事本是朦胧事,一朝醒来两不知。

评分:90

admin 发表于 2010-6-15 22:31:04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一


茶娘   



流传人间的碧螺春茶,以颜色嫩绿光润、白毫特多而显露,条索紧细匀整,呈螺状蜷曲,茶汤色清澈碧绿,香气清香幽雅而持久,味清鲜先微苦,然后回甜明显,叶底嫩黄明净,茶味微带有含苞待放的花香及新鲜的水果味道,有着“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碧螺春茶还素有“一嫩三鲜”之称,一嫩是芽叶嫩,三鲜是色鲜、香鲜、味鲜,在中国名茶里,它的细秀是出了名的,“一斤碧螺春,五万春茶芽”,(也有说需要七八万个芽头)可见茶芽之纤细,可见茶娘之辛苦了。
也许在人们的眼中,看不出茶娘之辛苦,只觉得在“茶香百里醉”洞庭东西山采摘碧螺春是一种极美的享受。“三月桃花雨,点点美如酒,醉了山,醉了水,醉了溪水柳……”。当白玉兰在姑苏街头盛开的时候,东西山的碧螺春也“香飘人醉”了,城里的苏州人上海人,会趁着周末,驱车去太湖之畔的茶山茶场。在细雨蒙蒙里的绿烟轻笼中,在春光明媚下鸟语花香里,观赏着青山坡茶丛中,时而一闪而过、时而群女欢笑的包着头巾挎着竹篓的俏丽茶娘。侧耳听来,那呢喃的吴侬软语分明就是她们从十指间流淌出来的采茶曲;仔细看来,那茶娘的灵活的两手,在茶树尖上下不停地跳动,其美犹如凤凰点头,又像蝴蝶翻飞。于是纷纷议论,做茶娘呀,洗手从来只用洞庭山泉水,不用任何香皂,因为皂味会玷污了茶芽,而且即使最爱美的茶娘,采茶季节也是从不搽雪花膏或者防晒霜的……
著名作家艾煊,在散文《碧螺春汛》中,曾对洞庭山茶娘有过生动的描写:
节令刚交春分,湖中洞庭山上的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兰娣背了个桑篮,在青石板的村街上,走着细碎轻快的步子。一边走,一边拢头发、扣衣襟上的布纽扣。穿过橘林,一径向山坞深处走去……兰娣翘起灵巧的指尖,避开桠枝上刺手的短针,飞快地把一朵朵白花拗进桑篮里。
茶汛开始的辰光,一簇簇茶树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桠梢上一枪一旗刚刚展开,叶如芽,芽如针。可是只要一场细雨,一日好太阳,嫩茶尖便见风飞长。
采茶采得清爽、采得快,全大队没啥人敢跟兰娣比赛。往年,兰娣采茶的辰光,在她的茶树墩周围,时常有几个小姊妹,似有心若无意地跟她在一道做活。阿娟总是拿妒羡的眼神,斜眼偷瞟兰娣灵巧的手指;云英却衷心敬佩的、从正面紧盯住兰娣的动作。今年,开采的头一天清早,一下就有十几个唧唧喳喳的友伴,围拢在兰娣茶树墩的四周。十几个小姑娘,都急忙想学会兰娣双手采茶的本领。在我们这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茶山上,兰娣,是头一个用双手采茶的人。碧螺春故乡的茶树,并无大面积连片茶园,它散栽在橙、橘、枇杷、杨梅林下,成了果林间的篱障。茶树高高低低,桠枝十分杂乱,但兰娣的双手,却能同时在参差不齐的桠梢嫩芽尖上,飞快地跳动,十分准确的掐下一旗一枪。大家形容她灵巧的双手“就搭鸡啄米一样”。虽然她的手那么灵活,又那么忙碌,但兰娣的心境神态,仍旧跟平常一样,左右流盼,不慌不忙,悠悠闲闲的和友伴们讲讲笑笑。
围在兰娣身边的小姊妹,都拿眼光紧紧地盯牢她的双手;同时,也在自己的心里,替兰娣的技巧做注解、做说明。阿娟,甚至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兰娣双手采的窍门,可是自己一伸出手来,马上就眼忙手乱了,不是顾上左手忘了右手,就是眼睛和手搭配不起来。她苦笑笑说:“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看看兰娣采,容易煞;看看,看看,眼睛一眨,鸡婆变鸭。”云英干脆问兰娣,她是怎么样才会采得这么快的。兰娣笑笑说:“我也讲不清爽。喏,就是这样采??”兰娣是个心灵手快但是嘴笨的姑娘,大家都晓得她确实是会做不会讲啊。
后来,阿娟和别的小姊妹们,虽然学会了兰娣的双手采,但产量仍旧落在兰娣后边。每晚歇工的辰光,队长和社员们一碰见记工员,头一句话常常是问:“兰娣今朝采仔几斤?”兰娣采几斤,成了黄昏头歇工时全队顶顶关心的事情……

紫阳文瑞
娘只在自己的文中写了一点,后面的散文引用貌似快全篇了。    评分:39分
有鞘无剑
前半部分不错,文字优美温软,颇有茶之柔润。后半部分,则全是引用。
引用过多,会掩盖作者自己的主题思想,因为这不是你在说而是别人在说。如果将全文连接起来看,很明显的拼凑痕迹,没有自己的主观感觉与深层次的感受。字美而思想苍白。
文字过长,是千字文而非百字文,犹如食客要了一份炒鸡蛋,作者却搬来了整个养鸡场。呵呵。

评分:7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二


茶韵

      北方人大多喜欢喝花茶,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喜欢的却是龙井。记不得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因了什么机缘,和龙井结缘的,能肯定的是,自己和龙井是地道的一见钟情,一品之下,就“不可一日无此君了”。
算起来,和龙井结缘快二十年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壶一杯,只喝龙井,绝无二心。渐渐的,这一点茶癖被朋友知晓,于是年头节尾,朋友送的礼品里茶渐渐多了起来。朋友知我喜茶但不知我只喝龙井,送的茶也就不限于龙井。因此,这几年我在龙井之外,又喜欢上了乌龙。喝的多了,自己也就开始咂摸茶味。
茶,说起来就是树叶的一种。虽然同为树叶,但经过人为的加工处理,却能变出那么的花色、味道,这不能不佩服人的心智。庄子再三强调“绝圣弃智”的必要,对我,至少在茶这一物上,是坚决反对庄子老先生的,因为我坚信,不管是龙井树的叶子,还是观音、红袍的叶子,不经加工的树叶,肯定没法和加工过的媲美。
各种茶树叶子,经过不同的工艺加工而成的茶,不但外观不同,香气各异,其“热情”也是天壤之别。龙井不喜高温,越是名贵的龙井越是如此,高档龙井的冲泡,不但水温需控制在70~80度,而且要先注水后放茶,方能泡出最佳口感;乌龙类茶则不然,不管是铁观音还是冻顶乌龙,发酵程度略异,但都需沸水,而且冲泡时还需先热壶后淋泡,以充分保持高温。如果拿人作比,龙井像温和、澹宕的中庸君子,君子之交,纯以性情,无欲无求,看似平淡,但历久而不衰;乌龙则更像商场中的朋友,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看上去热情似火,但一朝热情冷却,则友之不友矣。
乌龙类茶在观音、冻顶之外,还有一种人参乌龙,盖用乌龙茶经人参粉浸泡加工而成。人参乌龙的香味堪比观音王,且比观音王的多几分淳厚。唯一的遗憾是,此种香气三泡过后既淡至无,而观音、乌龙七泡乃至十泡香气尤存。盖观音冻顶之香得之天然,得之不易因而失之也难,而人参乌龙之香乃人为加工,得之易,而失之亦快矣。
普洱茶如今身价倍增。身价颇高的普洱,泡起来比乌龙更麻烦,其沱茶、饼茶不是泡,而是要煮,方能得到上佳口感。懂普洱的朋友告诉我普洱茶的汤味在一个醇厚,以我看来,其味厚则厚矣,醇也醇矣,只是,感觉上无论如何也缺少龙井的清、纯,汤色看上去也没有龙井和乌龙舒服,红中透亮的汤色,厚、重,但没有龙井的清亮爽目,也没有乌龙的华贵典雅。尽管色和味都不是最怡人的,但普洱的保健功效无可置疑。
人们常用茶比人生:初入杯蜷曲如婴儿,一泡之后舒展飘逸似青春,待香尽味薄时,则是淡泊如晚年。其实,不同的茶,又何尝不是在象征着女人人生的不同阶段呢。龙井是花季少年,清新,清纯;乌龙是成熟的女子,热情,华贵,芳香四溢;而普洱则是步入中年的女性,没有少年的清纯,没有青年的华贵,但热情不减,而且时间沉淀而成的内蕴更加厚重。
紫阳文瑞
“高档龙井的冲泡,不但水温需控制在70~80度。”应为75?85度。最后一段把不同的茶坐不同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各自的韵味。      评分:70分
有鞘无剑
第二段与第三段,因为续文没有深化的原因,显得多余。其后的内容,虽大体按照茶之种类划分进行叙述说明,但总的感觉还是比较杂乱。
最后一段显然是对应前文的,但这种对应,因前文并没有充分的铺垫,所以因果联系不大,没体现出必然性。
“又何尝不是在象征着女人人生的不同阶段呢。龙井是花季少年,”
“象征着女人”,后面是“花季少年”。呵呵,转眼之间,就做了变性手术。应是笔误,理解。

评分:8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三


茶之品与喝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古人把饮茶的好处归纳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紫阳文瑞
有些偏题,而且“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有待商榷,他们可能喜爱,偏爱,但是以茶为荣过于主观。   评分:56分
有鞘无剑

一段写哲学;二段写好处,唯独不见“品与喝”。感觉就像在看公文,又像是随便套用了两段资料,凑在一块交差了事,呵呵。

评分:7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四


茶吟

茶和诗、和诗人,其关系向来密不可分。
唐宋以降。饮茶蔚然成风,很多著名诗人,同时以善饮著称。其中最著名对当属大诗人苏轼,其爱茶之情常见于诗行之中:“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不但善饮,而且对饮茶用水,茶具都相当讲究,也因此留下不少佳话;宋代另一词人黄庭坚,也以嗜茶闻名。其咏茶作品在其作品中占来相当大对比重,留下很多咏茶佳作,如“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隽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原本简单的煮茶过程,到其笔下竟成了一种艺术享受。“。
紫阳文瑞
茶吟,以诗人入题,举了苏轼和黄庭坚两位对茶的吟唱,很据说服力。    评分:69分
简短有力,思路清晰。
有鞘无剑


如果再加点自己的“吟”就更好了。

评分:88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五


茶之水


水是一种最平常的元素,可一旦加上茶的元素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茶中横行的水在我们的体内营养着五脏六腑。清黄的颜色,亦可能是浓烈的,从不停息,向纵深蜿蜒,不断探求自己的方向。或含英或咀嚼,那枚流碧泻翠的叶,那依着芳醇的苦楚,小小叶脉,踉跄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浸润,叩问。“今是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如果说这样的文字犹如黄昏中一盅酽酽的“铁观音”,那么《水乡茶居》则是一壶醇和鲜爽的“碧螺春”了。“月已阑珊,上下莹澈,茶居灯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皴皱,水气的飘拂,夜潮的拍岸,小小茶居在醉意中,一切都和心象相溶合”。乘此清风欲归去,湿漉漉的、反射着如水的文字叫人又醉……
紫阳文瑞
文字简短,意蕴横生,超脱了茶水,叫人有些醉在难得的享受中。      评分:66分
有鞘无剑

茶多水少,意多象乏。文字虽美却间断。指东打了西,西方却无敌。呵呵。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六


茶农

拆开茶字,就可以知道茶乃草木人的组成,做为群山环绕之下茶树的主人茶农,竟是从远古的语言里走进来,一点隐喻的光,投射着关于茶农的博大和精深。
茶之本乃农之本。拂去浮华,见宁静致远的茶与勤俭耐劳的农人从最基本的生存体验出发,同茶的本质一样,无须约束,无须仪式感,以踏踏实实以最本分的特性让人们容易记取,又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回味无穷。
茶之精乃农之精。一杯新茶透着醉人的清香的茶捧在手上,是需要农人种茶、采茶、烤茶、炒茶等一系列工序的,茶的品级便是茶农手艺是否精湛的第一体现。我们都知道自然界是不会听从人的意旨的,可在农人适度的管理下,茶方能“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动静之中,和顺的生活逐渐展开。
清晨打字的我和清晨采茶的人一样,进入那绿色王国,在山野清新空气里,奏出亘古未变的茶之意、农之情。


紫阳文瑞
将茶和茶农联系在一起,最后一句茶之意,农之情,更是将主题升华。   评分:76分

有鞘无剑

茶之意农之情,动静之间显天地万物规律。主旨大气,文字内敛,赞!唯最后一段略显蛇足,把握有失偏差,特别是“打字的我”的出现,反而有害意境。不如顺承前文,自然抒情收尾,更见余韵。

评分:9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七


功夫茶

功夫茶,名副其实,它不但需要功夫,也需要心情。
瓦屋竹窗之下,焚一律清香,撷几缕清风,泡一壶龙井或普洱,细啜慢品,那一刻,超然出尘,俗虑全抛。
喝功夫茶,最地道的还是铁观音。一套繁琐的程序,考验的不禁是耐性,更考验茶人的悟性:对茶的体悟,对茶中之道的感悟。
喝功夫茶,喝的是心情,也是性灵。
紫阳文瑞
字数虽少,但是见解很高,将功夫茶的真意写了出来。评分:78分
有鞘无剑

简洁凝炼。
不过虽道出了功夫茶的神韵,却没道出功夫茶的“功夫”,显得仓促了。

评分:8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八


茶具

生活的节奏是一个无法言说又支配生活的东西,拥挤的生活,还能镶嵌多少高雅再其中。比如饮茶,在单位里常用的是一只玻璃杯,简单到没有任何逻辑和想象,通透如明澈澄净的天空,舒适,空灵。
难得松弛下来的时候,我常带着沉沉的睡意端起玻璃杯里的茶,这显然不能打开衔接古今的词律,更没有横空出世的英雄气概。于是和浮萍状的茶一样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土壤,而心又毫无挂碍的很空很爽。怪不得人们开始喜欢简约的生活,原来空是最早觉醒的新新一类,就象爱情,迟早要离去的,不如什么也不打开。
“烹茶尽具,?已盖藏。”从汉代传来,具有很高天分的茶具离我的生活实在太过遥远,我心理上对这一事物更少了文学中最常见的“撒谎瘾”,还是破罐破摔做我玻璃人吧。

紫阳文瑞
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很是匆忙,“多少高雅再其中”的在。还有值得指出的是“和浮萍状的茶一样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土壤”,这句不是很贴切,茶泡开后是沉在底部的。还有通观全篇,高雅是你提到的,做玻璃人也是你提到的,似乎有点“自我呻吟”般。   评分:48分
有鞘无剑

茶具是简单的玻璃杯,也象征着作者简单的生活状况。对“高天分茶具的放弃”是作者的现实态度,虽有些消极,却也平淡如水,透明如玻璃。
融物于情,消失无痕,不错。唯文字基本功还有待提高。

评分:8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十九


茶梦
    月色微明,梅影映窗。吾欲月下饮茶,遂沏花茶待凉之,恍兮不知入梦。只觉得进入银晖之堂,看到太初易一书集。书集内含:悉星斗文,烟云日月,交于中天。
    夜露微凉,月冷如冰。我不由得慢起,吟诗咏茶:“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吟毕,觉有绿衣仙子来到,身上泛着茶的淡香。只见她手捧太元杯,站立身旁,若即若离,款款相依。此时,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呀。分明是茶美人更美,不觉已动了凡心。遂想起古人云:心不行,神不行。无而为,万化清。顿时,吾明白了,哈哈…吾乃正人君子也,不去做那龌龊之事。
    忽然,一阵清风吹来,顿觉得寒气逼人。不由得南柯梦醒,只见白云微消,绿衣仙子化烟而去。真是亦真亦幻,令人回味绵长呀。我遂冥神合元,只见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低头看到,我的花茶余温尚存矣。哈哈,此一茶梦说与各位诗友,请勿见笑呀。
紫阳文瑞
作者恍神入梦,觉到绿衣仙子来到身边,实是茶仙子也,在美中顿悟:吾乃正人君子也,不去做那龌龊之事。写的亦真亦幻,叫人心动不已。能在喝茶中有如此感悟虽前所未闻,但是别有一番境界。
评分:70分

有鞘无剑

古白相交,读来有趣,呵呵。
由茶而梦见茶美人,美人离去花茶尚温,结构完整。唯主题模糊,意义浅显,挖掘不够。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


茶具

对于茶具,有个常识是我看过的茶书所共有的,即:紫砂壶最适合品乌龙,泡饮绿茶最理想的茶具是玻璃杯。我不敢怀疑书的正确性,但是,一则骨子里总忘不掉外公说过的一句话:喝茶紫砂壶最好,陶壶次之;一则图个简便,多年来一直用紫砂壶喝龙井。春天,友人自杭州寄来2斤上好的龙井,我带了些去公司。一日,一好茶且颇精于茶艺的朋友来公司,轻啜一口,摇头:“这茶该用玻璃杯泡。”我问原因,朋友说用玻璃杯泡,能充分欣赏叶片的美,我笑着承认自己懒,一把壶方便,又是杯子又是壶的嫌麻烦。朋友也笑:品茶就不能怕麻烦嫌费事。
一个周末,想起那天朋友的话,于是找出玻璃杯,泡上,诚如书上所说,“透过玻璃看去,芽叶织细,嫩匀成朵,一旗一枪,交相错映”,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游动,展转下沉,其“茶舞”之称确实名符其实,但入口后的感觉,却总觉得少了点清纯,多了点熟味。索性把杯子里的茶叶倒掉,换上新茶叶,拿过平日里常用的壶,同时泡上,同样的分量,同样的水,同样的时间,但是,舌尖的感觉却总偏向那把常用的壶。朋友颇好茶艺,应该不会错的,重翻手头的书,品饮绿茶的介绍里也一律是“高级绿茶益用玻璃杯”。闲暇时我反复的试着,尽管眼睛告诉我玻璃杯里的茶叶很美,但舌尖始终偏向我的旧壶。
一日,去一家熟悉的茶叶店小坐,向店主说了我的疑惑,店主笑,“若论口感,紫砂壶泡出的茶当然是最好的,何况你那把是旧壶。”说话时,她拿来一个杯子一把壶,泡了龙井,依然是笑,“杯子里的好看,壶里的好喝,就看你更注重哪一方面了。”
我也笑了,“我只要好喝就行。”
紫阳文瑞

不同的茶具泡出不同的韵味,有时候不是理论可以定夺,一切看的是自己的心情,自己的韵味,喝茶见人品性,一点也没有错。“杯子里的好看,壶里的好喝,就看你更注重哪一方面了。”作者选择了后者,说明作者是一个务实的人。通篇行文连贯,喻理明确。       评分:86分
有鞘无剑

任何美都有外在与内在的区别,茶具也如此。玻璃杯泡茶,是外在美;旧壶泡茶,是内在美。作者虽一时被外在美迷惑,但根深蒂固的对内在美的追求最终还是点了上风,??好喝就行,真的美,才是美。
文字朴素简练,段落衔接自然,家常式的叙述中,引出了意义深刻的主题。应是高手行文,呵呵。

评分:9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一


茶魂

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文人七宝之一。茶和琴棋书画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是历史上一道幽雅恬淡的风景。
喝茶起源于南方,茶叶最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以茗菜的形式,挤身于普通人饭碗中。三国时期,喝茶还只是王公贵族的一种消遣,普通人很少喝茶。到东晋时茶树种植已经较普及,但喝茶也还限于南方,北方人没有喝茶的习惯,而且,北方的文人士大夫对喝茶有着严重的蔑视,那时的宴会上也陈设茶饮,出身北方的士大夫阶层对茶是“耻不复食”,他们轻蔑地称喜喝茶的人为“漏卮”、“水厄”。《世说新语》记载了晋代王?的一个故事,“王?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后,必云‘今日有水厄’”。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虽然魏晋时喝茶以渐渐普及开来,那个后来极嗜茶的士大夫阶层并不接受茶这种饮料。
在茶文化的形成发展中,中唐的陆羽功不可没。陆羽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的茶叶从栽培到品饮的知识,写成《茶经》,从文化的层面上提升了茶的层次,使茶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士大夫阶层接受茶后,以他们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视角,使茶文人化、文化化的同时,也使得茶脱离原本民间的质朴,走向雅化,喝茶也脱离民间地头、锅旁碗底的环境,形成一套独特的品饮程式。
喝茶,最首要的因素之一是环境。喝茶的环境要幽、雅,要静.明徐文长心中理想的喝茶环境是“...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虽说红妆素手难免透出旧时文人的酸气,但竹灶、松窗、绿鲜、苍苔的雅致,确实是品茶不二的佳境。清朝的郑板桥也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坐小阁上,烹龙凤茶,…令友人吹帝,作〈梅花语〉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也”。私意以为,若单论趣味,板桥先生要比青藤先生高雅,板桥先生虽不一定要竹林云灶,但妙曲配佳茗,却得品茶的精妙所在。喝茶的环境还要静,人要少,二三挚友,品茗畅谈,方能得其真趣。明张源《茶录》里针对对品茶的人数说“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明代陈继儒《岩栖幽事》里也有近似的观点,说法不尽相同,但看法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都认为饮茶者愈众,则离品茶真趣越远。在明清众多的茶书里,绝大多数都认同品茶人少为宜的观点。可见古人品茶对静的要求是极高的。嘈杂如茶话会的场面,是品不出茶之真味的。
喝茶另一个要素是水。陆羽对水的分类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也不是山间什么水都行,而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而“瀑涌湍漱”的则不要。陆羽之后,人们对喝茶用水历来都非常重视。《警世通言》里记有一个王安石验水难苏东坡的故事,说王安石靠目测、眼观、口品,能分出长江上、中、下不同峡谷的水。这故事被神化的成分很大,但宋代茶风很盛,文人们烹茶、品茶的水准极高确是不争的事实。
古人不但讲究水质的选择,还讲究烧水的火候。古人把烧的水分为三沸,“如蟹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泉涌连珠”为二沸,也称“鱼眼”,及至“腾波鼓浪”,是三沸,一沸的水能提茶味,而三沸的水就已经老了,“不可食也”。用今天的眼光看,水老、之分的依据且不去考证,水温影响茶汤的色、香、味倒是有科学根据的。
喝茶之风到明清犹盛,茶文化的精致之处到明清也发展到了极致。明冯可宾品茶的“十三宜”和“七禁忌”,是对茶之雅趣的比较系统的总结。“十三宜”是“一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咏、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也就是说品茶有品的工夫,要有趣味高尚,懂得欣赏茶之“三味”的茶友,心地要安静,环境氛围要幽雅,最好能诗助茶兴,以茶发诗思,如果能濡毫染翰,泼墨挥洒,以茶相辅,则更增情味,环境则最好是小园香径,信步徘徊,时啜香茗;喝茶也适宜酣梦初起,以茶醒脑或宿酲未消,以茶解酒;“清供”,是指用清鲜果佐茶;“精舍”,茶室要精致典雅;“会心”,要心无旁骛,专心品饮;“赏鉴”,细赏型、色,慢品茶汤的“色”、“香”、“味”,“文童”可用今日茶楼的服务员替代,其实并不助茶兴。冯可宾的“七禁忌”,指出了不利于品茶的七个方面。“一不如法”,即沏泡不得法;“二恶具”,茶具质劣不干净;“三主客不韵”,主人、客人没有修养,毫无情韵;“四冠裳苛礼”,官场往来,不得已的应酬,使人拘束;“五荤肴杂陈”,水陆荤腥,与茶杂陈,夺茶之清;“六忙冗”,忙于俗务,没有时间细细品赏;“七壁间案头多恶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难以产生饮茶兴致。即使今天看来,冯可宾的“十三宜”“七禁忌”也是非常透彻到位的,他准确的涵盖了品茶作为一种幽雅的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内外两种环境。
今天,饮茶及茶艺也不再局限于士大夫阶层及上层贵族等少数人的范围,茶已是一种相当普及的饮料,茶文化开始在民间普及。茶多产于南方,饮茶的风气也是南盛于北。传统上,北方人喝茶喜花茶,以香味浓烈的为上品,南方人所喝茶的种类多,方法也更讲究,如潮汕工夫茶,就盛行于民间普通百姓之中。早些年,北方一般城市几乎见不到茶楼,这些年,南方流行的茶楼也开始出现在北方城市的街道上,且如雨后春笋一般,日渐增多。
我没见过南方的茶室,只在纸上领略过诸如柳狼闻莺、平湖秋月等极美的名字,在书上领略过陆文夫门前的茶馆里的民情风俗。本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了专卖茶的茶馆,这几年茶馆更是随处可见。本地的茶馆多以楼名之,叫“茶楼“,其实最多不过是上下两层。本地的茶楼我没进过,原因倒不是消费问题,是从心里无法认同。几年前,有一段时间,一在开发区某机关的朋友每天搭我们的车上下班,每天的路上朋友都要“汇报”他这一天或前一天晚上的行程经历,这些经历里,晚上多在歌厅等场所,下午则多泡茶楼。听得的多了我不由得好奇“原来你这么好茶道”,朋友坦言,他对茶道没什么喜好,喝茶以香气大不苦的为好,泡茶楼是那些有事求于他的人请客,泡饭店酒馆一身酒气面红耳赤回单位看着不好,泡茶馆留不下什么痕迹。我笑,和喝酒比,总不失为雅事。朋友也笑,告诉我,他去的那些茶楼,喝茶为次,也还是唱歌为主,包厢里都有卡拉设备,泡茶的小姐也不过是摆摆样子,长的漂亮第一,泡茶技艺倒在其次。朋友说本市大多数茶楼他都去过,里面情形都一样,去这些茶楼的也多是与他一样的公务人员或公司企业的老板。朋友的话让我有些心惊,但也未十分相信,朋友是个极其健谈的人,说话难免有夸张的成分。
前年搬家后,住处窗外,几十步远的一条街上,有七八家茶楼,和八九处洗脚房及五六家饭馆杂列相处。我们常去的一家饭馆,两侧隔壁就是洗脚房和茶楼,我们去吃饭多是在中午或傍晚,这一条街上的洗脚房正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时候,偶尔能看见几个在门口或坐或站的欣赏街景的小姐,有时还能看见凉在门前街旁冬青上的一片白毛巾。茶楼门口同样冷清,从敞着的大门,能看见门里吧台前坐着的老板或老板娘,一律都是懒散的神态。这几间茶楼的门厅都不大,除一个吧台外,仅能挤下一排沙发,再往里,则一色是全封闭的包厢,有时候,从某一间茶落的窗户里,能听得见打麻将洗牌的哗啦声。常从门前经过,这几间茶楼外面的情形看得很熟了,连某家老板或老板娘咧着嘴剔牙的神情都熟悉了。一次去饭馆吃饭,和老板闲聊时提起这条街上的茶楼的情形,老板不屑地撇撇嘴,什么茶楼!不过是幌子,进那里的都是洗完脚去打麻将赌钱的,茶楼靠赌钱的“抽头”发财。我们说话时,一个小伙子外出送饭回来,一进门就冲老板喊:厉害,一整天,六十万输赢,眼皮都不眨一下。我问派出所不抓赌吗,小伙子边往后面走边笑着嚷:那里面的人是爷,派出所的警察哪敢得罪他们。我没再问下去
那以后还常来这家饭馆吃饭,每次经过那些茶楼,总还会打量几眼,可茶楼在我心底的形象彻底地扭曲了。古代文人的喝茶讲究雅,虽然难免有些文人的清高和孤傲,但那茶里飘散出的是书香琴韵的味道。老舍、陆文夫的茶馆,不够雅,也不够静,那些茶馆的喧嚣里上演的是人世的悲欢戏,那茶烟里飘散出的人间烟火味。今天我目睹这些茶楼里,上演的是一幕幕利益交换皆大欢喜的暧昧戏,和茶无关,和茶文化无关,茶,不过是一道遮人眼目的幌子。
我没进过茶楼,以后想来也不会进茶楼。我喜欢清夜无尘时分,于窗前月下,一个人独啜,或细雨斜风的薄阴天气里,烧一炉炭火,待蟹眼微沸,看茶烟轻袅,听一曲古筝,左手把盏,右手捧卷,细品茶中真味。

紫阳文瑞
文章流畅,结构完整,但是却有些偏题。题目是茶魂,我们就要从魂字入手,一般来说,茶魂总是衬托文韵,进而切入到人韵。纵观作者所写,与其叫茶魂,不如叫说茶。评分:53分
有鞘无剑

内容很全面,不过只见茶之历史、茶之品法及茶进入寻常人家的茶事变迁,“魂”未曾寻见,即便有,也消融于这长篇絮语中了。
本是百米短跑,作者却拿来了马拉松的成绩,且文字虽不错,却与题无关。呵呵。

评分:80

admin 发表于 2010-6-15 22:32:01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二


茶痴
某人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到了誓尝遍天下名山名茶的地步,人称他“茶痴”。  话说有一天,茶痴大清早挑了柴火到了一处茶庄。老板命小伙计给他倒了一碗茶吃。这茶痴鼻闻满室茶香,口尝久违的香茶,到也乐得细细地品尝享用。掌柜的在一旁看见,马上看出:这根本不是解渴,简直在“品”嘛。不免心生疑虑。就问:“这茶怎样?”这茶痴天下什么茶没见过?他顾左右而言他地说:“可惜水了。”掌柜听了奇怪,问“水怎么了?”“不是才开的,在炉子上炖多了一会”茶痴道。掌柜就说:“那好,你明天还在这时候来。”然后进去吩咐下伙计,明早还是这时候现烧一壶水,注意水开以后,不要在炉子上久炖。第二天,又让茶痴喝茶,问:“今天怎样?”茶痴说:“水是刚开,就是烧水的火大了点。”掌柜一听,觉得奇了!不说话,直进后院问小伙计,这水是怎么烧的?伙计说:早上起的稍微晚了一点,急急忙忙地刚烧开。听了这话,掌柜的心里明白了八分。决心再探一探这茶痴的底细。出来对伙计吩咐仔细,明天,一定早起,要用文火烧开一壶刚开的水。还是这个时候有用。不可误事。第二天,掌柜准备了好茶叶用文火新烧的水泡了茶,客气地问,“今天如何?”茶痴说:“今天茶好,水也正。只是不知先生有没有用无根水炮过茶?”掌柜这时候知道是遇见茶道高手了,乃虚心地问:“请问何为无根水?”茶痴说,我进门时望见你后院有个池塘,长着荷花,你把每天这荷叶上的露珠收起来,就是无根水了,这无根水泡茶是最好的了。
   掌柜心想,我店里如果有了这般懂得喝茶的人,还愁经营不好吗。就对茶痴说:“你以后来我这里帮我打理店里的事吧。” 日后,茶痴就真的到店里帮着经营,因为他懂得货色真假好坏,价钱也把握的好。果然茶叶店从此兴旺起来。老掌柜又看他忠厚老实,日久了,把整个店全交给了他管。也巧,老掌柜自己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日后干脆把女儿许配给他。正是:茶痴因品茶,得到一份好姻缘呀。
紫阳文瑞

讲的是一个茶痴的故事,非常有想象力,却不是一篇散文,没有一个中心,叫小小说更贴切一点。   评分:48分
有鞘无剑

如果将题目,改成《茶痴的故事》,可能会更贴切,呵呵。
故事很精彩,但语言还有待锤炼。

评分:7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三


茶缘


 产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云雾为伴,以清风、明月为侣,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茶,大自然的“珍木灵芽”。
  
  生于绿色如画的北国江南,十九年如一日,无论得意失落,繁芜孤寂,我都愿沏一杯茗茶,细细品味它的韵雅,尽情享受那一份惬意,一份恬静,一份悠然,一份自在。
  
  浅绿的芽尖自清澈的水中飘起,浮沉的姿态如灵魂的轻舞,袅袅升腾的水雾,散发出温暖的清香,透着优雅而随意的从容,蕴含空灵而恬淡的闲适,一如此刻我的心情。淡淡茶香,清新纯净,凝神深吸一口,便触摸到了灵魂久违的颤抖。轻呷一口,细品其甘醇,唇齿留香,一杯下去,污浊的肺腑因了茶的滋润与洗涤,沾染几许清浅的芬芳,溶了红尘,溶了相思,溶了平日间所有的烦扰与困惑。

一场命定的相遇,让茶叶与白水在杯中相依相融,浸泡成一种茶水的颜色,一种交缠着青山之影的绿水的色彩。置身于现代的水泥森林,我透过一杯清茶,仰视自然无尽的高峰。越来越珍爱那一杯接一杯喝下去的茶水,细致地用心灵收存下每一个日子的光华,以便把它们转换成晶莹润泽的如珠记忆,再让清茗的香气缀珠成链,绵韧地穿透岁月的沉积。
  
  在悠悠茶韵中归于沉默,在沉默中扬起遐思:“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似乎越淡,芬芳越能持久,越能回味悠长。如茶般淡泊既是一种人生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恰似孔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茶的品性与中国文化中“淡泊自珍”的处世哲学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不耽名利,不逐于利,动则如行云流水,静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都发自自然,任由心性,返璞归真,心怡神静。
  
  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淡淡茶香,悠悠茶韵,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心灵的洗涤净化。
  
  抛却浮名身外事,一盏香茗一卷经。净手,静心,沏一杯信阳毛尖,在家乡的味道中沉于浩浩书海^

下一题目:茶悔   

紫阳文瑞

“生于绿色如画的北国江南”,有些不解。后面写的看似高深莫测,但是毫无实意,有些凑数之嫌。或许是诗化般的语言,抒发对家乡之茶的情感和缘分,可是还是落了下乘。   评分:64分
有鞘无剑

与茶之缘似乎浅了,“茶思”倒多些。
想像力不错,也有一定的文采,只是没写出韵味,少了与茶结缘的婉转与悠远,刻意的痕迹较重。

评分:78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四


茶具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看过茶道表演,总认为那只是演给别人看的。过日子的寻常百姓家是用不着那些东西,而且也没有那个时间。
   自然喝茶也是少不了必要的茶具的。因个人的喜好,茶具也是千奇百怪!爷爷,爸爸和我的茶具就是个例子。
   88年毕业回湘潭老家,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喝茶都不用专门的茶碗,而是在橱柜里随手拿一只大白碗,放上茶叶,倒上开水,待一小会儿就能喝了。莫非这就是盖碗茶的来历么?最奇的是爷爷喝完茶,居然用手搓着茶叶吃下肚去,还说这样子不乱费。我当时那个惊讶的表情估计可以用的上“瞠目结舌”了。
爸爸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但喝茶却明显不同于爷爷。大约是到了江西久别故土的缘故,所以习性改了不少:一来爸爸从来不用橱柜里的大盖碗喝茶。二来爸爸也从不吃掉那些茶叶渣滓。爸爸最常用的是那只搪瓷缸,挺大的,相当于两三个大盖碗的容量。爸爸的茶瘾也跟爷爷一样,而且茶味要浓。浓到不像是茶的味道,倒有些像是中药的味道。倘若泡的次数一多,味道就淡很多,这时我们才会偶尔偷尝一下的。
   爸爸在农机厂上班几十年,一直用的都是那个搪瓷缸。那缸子外表已经陈旧了,里面也全是茶渍,很难洗净的,但奇怪的是厂里有小孩实在口渴时,大人居然不嫌弃爸爸的搪瓷缸,而让小孩喝个够,这让爸爸总是美滋滋的。
   大约是经常喝茶的缘故,爸爸身体一向硬朗,连感冒也是少有的,因而让他的茶缸子有这样的魅力。
   而我的茶瘾没有爷爷重,也没有爸爸深。毕业多年我都是喝白开水,老实说也不是不喜欢喝茶,实乃不喜欢洗茶杯而已。
   人到不惑之后,忽然发觉茶的好处来,于是天天都喝茶了,倒也喝出一点眉目来:现在我大约应该有些茶瘾了,因为现在若让我喝白开水,怎么都感觉有些索然无味?
   家里有很多的陶瓷茶杯,但最我喜欢用的还是N年前学校发的一个不锈钢的杯子。可惜这个杯子的盖子不见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心绪,配上一个陶瓷的盖子凑合着。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总是泡上一杯茶,没事就喝上一口,感觉满口的馨香。老公更是个懒鬼,每次都捡着现成。也没有见着他另外弄个杯子泡茶。久而久之,这不锈钢的杯子变成了我们两人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件了。
   有人说喝茶最好用陶瓷杯子,但我却喜欢用这个不锈钢的,因为它有两大好处是其他茶具无可比拟的:一来耐用,二来耐脏。你不用担心它会摔坏了,除非哪天你弄丢了它;也不用担心它的茶渍难清洗,只要每天稍微在水龙下冲洗一下就光溜如新。因而成了我的至爱。

紫阳文瑞

写了祖孙三代所用茶具,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造就不同习性的人。娓娓道来,颇有一些感慨。本文唯一缺少的是一个中心,好像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感觉只是了解了一下你家人用什么喝茶,建议可以进一步深入下去写。还有“还说这样子不乱费”,应该是浪费。    评分:60分
有鞘无剑

这篇文章,茶具超出了它本身的功能,被作者赋予了历史的价值,成了成长了标识,承载着美好的记忆。
文字简朴,生活气息浓,也很扣题。唯结尾显得平淡了些。

评分:85


哈哈一直在看紫阳的点评,以为我这个文字最多能得三十分。哈哈居然能有六十分,开心中。
现在看来的确少了主题,我从来不写百字文,哈哈这个实际上已经成了千字文了。谢谢紫阳点评。我修改去。


茶具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看过茶道表演,总认为那只是演给别人看的。过日子的寻常百姓家是用不着那些东西,而且也没有那个时间。
   自然喝茶也是少不了必要的茶具的。因个人的喜好,茶具也是千奇百怪!爷爷,爸爸和我的茶具就是个例子。
   88年毕业回湘潭老家,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喝茶都不用专门的茶碗,而是在橱柜里随手拿一只大白碗,放上茶叶,倒上开水,待一小会儿就能喝了。莫非这就是盖碗茶的来历么?最奇的是爷爷喝完茶,居然用手搓着茶叶吃下肚去,还说这样子不浪费。我当时那个惊讶的表情估计可以用的上“瞠目结舌”了。
爸爸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但喝茶却明显不同于爷爷。大约是到了江西久别故土的缘故,所以习性改了不少:一来爸爸从来不用橱柜里的大盖碗喝茶。二来爸爸也从不吃掉那些茶叶渣滓。爸爸最常用的是那只搪瓷缸,挺大的,相当于两三个大盖碗的容量。爸爸的茶瘾也跟爷爷一样,而且茶味要浓。浓到不像是茶的味道,倒有些像是中药的味道。倘若泡的次数一多,味道就淡很多,这时我们才会偶尔偷尝一下的。
   爸爸在农机厂上班几十年,一直用的都是那个搪瓷缸。那缸子外表已经陈旧了,里面也全是茶渍,很难洗净的,但奇怪的是厂里有小孩实在口渴时,大人居然不嫌弃爸爸的搪瓷缸,而让小孩喝个够,这让爸爸总是美滋滋的。
   大约是经常喝茶的缘故,爸爸身体一向硬朗,连感冒也是少有的,因而让他的茶缸子有这样的魅力。
   而我的茶瘾没有爷爷重,也没有爸爸深。毕业多年我都是喝白开水,老实说也不是不喜欢喝茶,实乃不喜欢洗茶杯而已。
   人到不惑之后,忽然发觉茶的好处来,于是天天都喝茶了,倒也喝出一点眉目来:现在我大约应该有些茶瘾了,因为现在若让我喝白开水,怎么都感觉有些索然无味?
   家里有很多的陶瓷茶杯,但最我喜欢用的还是N年前学校发的一个不锈钢的杯子。可惜这个杯子的盖子不见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心绪,配上一个陶瓷的盖子凑合着。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总是泡上一杯茶,没事就喝上一口,感觉满口的馨香。老公更是个懒鬼,每次都捡着现成。也没有见着他另外弄个杯子泡茶。久而久之,这不锈钢的杯子变成了我们两人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件了。
   有人说喝茶最好用陶瓷杯子,但我却喜欢用这个不锈钢的,因为它有两大好处是其他茶具无可比拟的:一来耐用,二来耐脏。你不用担心它会摔坏了,除非哪天你弄丢了它;也不用担心它的茶渍难清洗,只要每天稍微在水龙下冲洗一下就光溜如新。因而成了我的至爱。
   其实茶具只是喝茶的道具而已,喜好全凭个人的感觉。不过,我们祖孙三人的茶具虽然貌不惊人,出身也不高贵,但却蕴含那个时代独有的风味。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五


茶香
老爸喜欢喝浓茶,他的那个专用的瓷碗,我们是从来不敢染指的,因为那个茶叶即使泡过三次,也还像中药般苦,可老爸确乐在其中。老爸尤其喜欢喝夏茶,因为那个汁水更浓,茶味更浓。

老爸不像湖南爷爷那样把茶叶也吃掉,爸爸已经江西化了。只是保留了爷爷那喜欢浓茶的习惯。

老爸家有自己的茶树,是在家对面的山上,有三行挺长的茶树,那是老爸亲自栽种的。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已经足够自家喝的了,因为老爸一半时间是在厂子里喝茶的,所以家中只要预备六斤茶叶就差不多能接着来年的春茶了。

茶叶一直都是爸妈自己手工制作的,最近才听妈妈说这几年都是爸妈一起摘了茶叶去茶场换了现成的茶叶,因为年纪大,已经做不动茶了。我听了内心一种惶恐,是啊,我竟然忘了爸妈都是快七十的人了,双鬓已经渐渐的发白,心里总是以为还是那个干练的爸爸,还是那个勤快的妈妈,可是岁月 不饶人,只是自己一直教毕业班,真得无暇回去帮忙。不过今年我可是参与了每次的采茶,每次的做茶。因为今年没有毕业班的拖累,每个星期六我就兴冲冲的去妈妈家,那种回家的感觉就像是茶叶天然的清香一下弥漫了心灵的嗅觉。

做好的春茶已经保管好了,只是好像还不太够,爸妈说天气热了,不要去采茶了。谁知道我每次星期六回家,天总是凉爽宜人,而且每次都是采茶回来时便是阳光照耀,难怪母亲开玩笑说我是有福气之人,得人福也得天福。哈哈想着就好笑,也许老天就是这样眷顾孝心的女儿吧。

一斤夏茶很便宜,总有熟人问我:“你怎么不买几斤茶叶给你爸妈?”其实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原委?

每次陪着妈妈上山采茶,母女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天南地北,家里家外,亲朋故友,我们总是谈的那样投机。我知道妈妈很孤单,妈妈有次跟我说:每次做事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感觉很不舒服。所以我就陪着妈妈采茶,做茶,其实就是让妈妈感觉温馨。当然说话并不耽误采茶,夏茶不同于春茶,有些茶树到了夏天就老了,几乎没有嫩芽,而有些茶树似乎生命力特别强,那嫩绿的茶叶让你心头一阵狂喜,快速的摘到桶里,那种特有的香味慢慢的沁入你的鼻尖,我心里想,怎么没有人发明茶叶香水呢?说不定很畅销哦。

         做茶可是力气活,一般人很难应付,因为我一向喜欢运动,这点小事情自然不会难倒我:杀青,揉搓,烘翻,每个程序都是关键。尤其夏茶难做,因为即使采的是嫩尖苗,比起春茶那可算是老家伙了。看着嫩绿的茶叶在锅里杀青后慢慢变成黑不溜秋的家伙,心里真奇怪人们怎么发明做茶的?而就是那个貌不起眼的家伙竟然能泡出香气扑鼻的茶来,也算是奇迹了。

  虽然每次做茶都有点累,但是心里特别开心。我细心翻弄茶叶,仿佛手中是件艺术品,需要精雕细琢;我认真的揉搓茶叶,也把自己对爸妈的爱揉搓进茶叶里,让茶叶的清香也沁润我对爸妈的爱。。。。。。

   爸妈已经喝了上次做的夏茶,说是味道好极了,还是绿茶,而且汁水浓,可以泡上几次。。。。。爸妈说的时候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而我的心中更如茶般清香。
紫阳文瑞


文笔有些稚嫩,多处用笔过于累赘。值得庆幸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讲故事,而是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父母的爱融入了进去,只是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更要指出的是题目是茶香,虽然最后点了一下,但是让人感觉牵强。      评分:62分
有鞘无剑

倒是扣题,而且将茶香融入到亲情里写,意义更深也更打动人。但中途的旁枝太多了,整体显得不凝炼。

评分:8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六


茶悔

   父亲生前极爱品茶,我幼年时家境贫寒,父亲用茶根?毛峰泡一大壶,先自饮二道,待我放学回家将他为我晾好的第三道茶悉数灌下。这最朴实的茶却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成家之后,每年清明前后都会买一些西湖龙井给父亲品尝,还记得去年父亲六十六岁时,按照上海人习惯,这年的生日要女儿为父亲大办一场的。我还特地购买了一只用紫砂陶制作的弥勒佛茶玩给信佛的父亲,他喜爱异常,整日放在手中不离身。

   过不久父亲查出患了尿毒症。因为对水的饮用量有严格的控制,我剥夺了父亲饮茶的权利,每日只给他喝一杯牛奶。每每看到父亲取几枚茶叶在鼻尖吸闻,我总是万般不忍。今年正月父亲去了,我心如刀绞,悔恨交加!若知道他的生命竟如此短暂,我又何苦不让他在人生的最后一程随心所欲呢!如今我只能将茶供奉在父亲的灵位前,将茶玩随父亲一起入藏。我也将这深深的悔意随同对父亲的追思一起印在了心里
紫阳文瑞

悔的毫无意义。或许可以抒发一番感叹,而不是这样写文章。评分:32分

有鞘无剑

茶悔,按作者的意思,可解释为“因茶而引起的一件悔恨之事。”应是叙事散文。
结构为三段,衔接自然,语言流畅,虽题目与内容略显牵强,但情深而内敛,不失为好文。

评分:90


父亲病了,子女为了他的健康而限制父亲喝茶,但是父亲却还是很快死了,作者就悔恨不该给父亲限制,这有意思吗?难道让他随心所欲,那还用去治疗吗?直接叫他喝个够。



为人父母后,偶尔会因为小孩子的任性而盛怒,甚至下手重责,孩子长大后,做父母的想起曾经的做法,一般心里都会内疚、后悔。
这样的后悔有意义吗?
其实此文的“悔”,虽与上述的举例调了头,但性质一样,它真正要表现的并不是“意义”,而是亲情。“悔”映衬的是亲情的难舍与悲伤,明知悔无用,却依然悔,其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鲜活分明。而这才是此文的重心。不然,以此类推,人一生所做的许多事,都没有意义了:明知爱无结果却去爱;明知人死两茫茫却清明要去烧烧纸,在墓前放点吃的喝的。这些有意义吗?

文同而义异,各有观点而已,不妨碍各自保留。呵呵。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七


茶醉
                  
   烹茶品茗,一向认为是雅人所为。一壶一世界,有日月有山水,有诗情有画意,无言期冀,茶未入喉,人已半醉。

   闲来寻个清幽所在,在细雨微风中,望着翠竹稀疏,在流水潺潺边,沏一盏碧螺春,在淡雅的青花盏中,碧绿鲜嫩叶片随着沸水注入,上下翩翩,香雾氤氲。在高山流水的古韵中,与三俩知己相向而坐,享受久违的闲适恬淡,实在逍遥自在。

   一盏在手,细细品味,如同细品人生。周身香雾缭绕,唇齿边茶香生津...耳旁琴韵流转,隐约声飘渺若现...默然中,相对无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任时光漫漫游走于杯沿指尖,无需言语,一切恍如梦中,此间情...依然。

   一树影斜,忘言对茶,尘心洗尽。雅兴难尽...只愿就此沉醉,永不醒来......

紫阳文瑞

茶醉?是自我陶醉罢了,并没有叫读者看懂你醉你哪里,因何如此沉醉。评分:34分

有鞘无剑

文字优美朦胧,但二三四段却重复拖沓,似乎在拼字数、堆词藻。情感融入不够,属于浅醉,而非深醉,更非心灵之醉。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八


茶趣

    当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梧桐树下,浅溪竹榭中,一卷诗书在手,一杯清茗在侧。听雨滴打梧桐,看香茗袅娜,这读的不是诗,品的不是茶,是情趣。
    而这种情趣,于我,只是遥想,因为我不喝茶。
    说不喝茶,有些绝对,我只是从不独饮,我喝的是蹭茶。
    何谓蹭茶?看这个蹭字,不是用手而是用脚。对,我喝茶必要先走路,要么去爸爸那儿蹭,要么去同学那儿蹭,或和朋友去茶室蹭。 喝这蹭来的茶,不是情趣,是乐趣。
    爸爸酷爱茶,最喜欢的是绿茶。所以亲朋好友出差归来,都不会忘记给爸带一听当地上好的茶。每有好茶,我就去蹭,聊茶,聊人,聊家事。蹭茶之趣,在亲情。
    老同学中也有好茶者。家中一整套的功夫茶具,工作之余,应邀去蹭茶,说说茶道,养养茶宠,谈谈近况,轻松快乐。蹭茶之趣,在友情。
    …………
    喝茶之趣,多在情趣,我却独在乐趣。

紫阳文瑞

篇幅虽短却很合主题,文章中心明确,结构严谨,作者之茶趣是为喝茶时亲情、友情之乐趣。
评分:83分
有鞘无剑

“茶趣”与“蹭茶之趣”,意思一大一小,前者可特指茶,而后者,则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所以不是很扣题。
前三段感觉就像看温瑞安的小说,很会绕,呵呵。后面不错,善于归纳总结,就是仓促了些,未完全铺开。
“当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当”与“在”话在一起,怎么读都拗口。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九


《茶俗》

雅客品茶聊天.清谈那山高水远, 天南地北的名人逸事.笑声朗朗, 好不风流倜傥.茶神走过.

不由发出轻轻冷笑. 不料给送水的丫环看到.

悄悄跟随去.问道: 怎么你对他们耻笑? 这些贵客不是你喜欢的吗?茶神摇头不言.又招手叫

她远望.只见远处茶林中. 一个个青花布衣姑娘. 带着斗笠. 兜着茶箩.双手如蜜蜂般地在,茶树

丛中串梭.鲜嫩嫩的茶叶儿..摘下,入兜. 像似舞蹈.又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采茶山歌. 咳! 真是一道

美妙的风景线呢.

   丫环这才知.茶神为何要笑茶客们的空谈. 原来,是这群山里俗女子. 把茶树叶带带雅客前滴.

难怪,茶神喜欢她们呀.
紫阳文瑞


茶俗,应该是茶的风俗吧,作者讲的是雅客们的俗气。“好不风流倜傥”,在文章所用有些欠佳。文章全篇通过了一些对比,让人明悟一件事理,但是语言过于浅白。评分:61分


看了三遍,还是没看明白。只感觉像半个寓言故事,流一会汗后,只好归纳说:“主题不明,不知所云。”

评分:70
有鞘无剑

茶是雅客佳品.只茶的来历可是俗女子,从山间手摘来滴. 此《茶俗》非风俗.而是它本俗啦.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


茶客

    布衣和父亲于深巷中开一茶舍,父亲老实厚道,布衣聪明机灵。他们的茶,取山北之甘泉,采山南春之碧螺,精心泡制,香溢七街八巷。父子俩虽从不特意招揽,可茶香不怕巷子深,茶舍生意极好。
    茶客多是街坊近邻,他们若有空暇,就三五相约,来茶舍小坐闲聊。可也有那特殊的茶客。
    一日,清静的小巷忽闻鸣锣开道之声。即刻,有官轿停于茶舍门前。小厮高呼:“县太爷到??”一时把众人惊得纷纷后撤。
    县太爷巡视一番过后,坐于案前,布衣父亲忙上得茶来。县太爷轻啜几下,频频点头,连称好茶。
    自此之后,县太爷成了茶舍常客,还领亲聚友。县太爷一来,百姓多避让,而县太爷却是白喝,从不付账。以茶舍谋生的布衣父子入不付出,布衣父亲着急上火,一病不起。茶舍暂由布衣操持。
    这日,县太爷又到,布衣热情招待。落座,上茶。县太爷一喝,立刻皱起眉头:“伙计,这茶不对啊,还是原来的茶吗?”
    “是啊,茶还是原来的茶,水也还是原来的水啊。”布衣忙回。
    “再给我换一壶。”县太爷显然不满,“你父亲呢?”
    “小的父亲前日得病,回老家休养了。”
    县太爷听罢,再看看茶,起身走人。
    后来县太爷又来两三次,依然如此,就再也不来喝茶。
    布衣父亲大病痊愈,久不见县太爷来,问布衣:“县太爷怎么不来了?”
    布衣笑着指着炉上一排煮着水的茶壶说:“喏,我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从此,茶舍少了一个不付账的茶客。茶舍生意又好起来。

紫阳文瑞

题目是茶客,但是文章显示的却是布衣的聪明才智,有些“喧宾夺主”。   评分:50分

有鞘无剑

故事,奇故事,传奇故事。哈哈。
这是散文百字接力,可不是故事百字接力哦。就如现在正举行世界杯足球赛,作者却上台打拳击,打倒一个算一个。~~
“以茶舍谋生的布衣父子入不付出。”“入不付出”??“入不敷出”。

评分:7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一


茶之舞

欣赏茶舞,是一种享受。取一玻璃盏,加水,放茶,取盏在手中轻摇,看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舒舒卷卷,如绿衣仙女在云中起舞,此时把盏移近,闭上眼睛,轻嗅,一缕清幽的淡香传遍肺腑。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世界仿佛回到远古的虚空,寂静中只有我。
欣赏茶舞,需要心情。不必竹窗瓦屋,松风竹塌,但需一静室,竹盘,小壶,素盏。水自是无法苛求了,在这一方面我们已早无古人的清福,退而求其次,水只需洁净;松枝小炉,文火轻烟,也自不合现代时宜,水只需能开;深山幽谷自已不可得,但需摒除世虑,忘记玩闹,平心静气,唯如此,才能真正欣赏茶在水中的芳姿。
紫阳文瑞

茶之舞只是一个空壳,没有细入描写,而是说了一些应该怀有那种心境去泡茶、品茶。评分:49分

有鞘无剑

文字流畅,只是“舞”得不够,第一段稍舞了一下,第二段却是写茶舞之条件了,偏题。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二


茶仙

老君炉旺焰蒸腾,缕缕清香邀茶神。
驾舟于碧水,横琴于山亭,烹水沸壶,化一缕清绿于杯中。
山风过处,如拂尘轻扬,鸟语花香随后。清溪潺潺,流碧于山水中。
品茗观色,春山在画,淡淡的清幽。
陶醉其间,笑得清香卷轻愁,漫管他天高地厚,自在悠悠。
紫阳文瑞

作者煮茶、品茶别有一番境界,看到最后豁然发掘茶仙不正是作者自己吗!评分:80分
有鞘无剑

眼中景即仙中景,文字逍遥随意,颇有仙气。

评分:9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三


《茶神》

茶叶儿经山间采茶女,轻柔的从茶树尖下摘下. 一片片水嫩嫩的鲜芽儿离开茶树妈妈. 都掉了魂. 不

一会儿.都会蔫了.的......

   采茶姑娘哼着山歌, 把茶叶儿背回了家. 家中的老爹已支起了暖暖的铁锅.,等待着呢. 叶儿们被送

进温暖的锅中.在老爹双手有力地安抚中. 魂魄回身了. 嗷! 离开了树妈妈. 还有人会关心我们呢.

   叶芽儿在暖和的铁锅中.被按摩的舒舒服服的, 硬硬的铁锅儿. 暖暖的.老爹的手,虽然是张着茧

儿.却轻柔地护着芽儿不被烫着.一边翻着, 一边按着.水灵灵的叶芽,感受着人间的温暖. 咳!真来劲

了......

   渐渐地,褪去了娇嫩的水气. 慢慢地提起了神. 像受着山间夏天的熏风. 经老爹强有力的双手, 不

停地和铁锅拥抱. 暖了身子,又在入叶芽儿心间加进了,精,神,气,啦.

   茶叶在做茶老爹爱护中.不断地接受铁锅温暖的拥抱. 提足了精神. 腰板儿硬起来了,身上的水份

随着随着爱与铁的交融,化成一股轻气回山里了. 只留着日月雾霜送给的清香.藏在青色的骨子里.

茶的神.是在爱和铁的熏陶中得到的. 再回到滚烫的清水中.它又会吐着清香. 慢慢地展出身子,舞

出春风的精彩.还会给疲惫的人们提神.

紫阳文瑞


可爱的写作风格,但是文章不是很切题,爱和铁的熏陶和茶神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评分:57分

有鞘无剑

这里的茶神,应是指茶的“精、气、神”,而不是指管茶的神仙吧?呵呵。
似人手法用得妙!文字鲜嫩如茶,跳跃性大,唯内容散了些。

评分:8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三


奶茶


昨晚?端端的又失眠了。罪魁?首??是十??的那杯奶茶...........
??的以?只是一杯奶茶,不??致睡不著.但?忘了奶茶也是茶,?是?茶和??茶泡出的?茶.....加了奶,也不能掩?它是茶的事?.
??奶茶.冬天的夜晚,冷的手,捧一杯?的,香滑的奶茶,什?也不做,不?,不看,也不想。就??一口一口的喝下,感受蔓延??的的暖意,暖了手,也暖了身。
一杯好喝的奶茶,茶的香,?奶的滑,假如?者比例正好恰如其分,茶?奶??悱?的混合,?一杯奶茶,?直能喝出幸福的味道。
?然有研究?,茶和奶一起喝不好,可是,喝了又不?死,管它呢.我??不?成?因??喝奶茶而?致死亡的第一人吧!

紫阳文瑞
像是一篇日志,随意的口气讲了奶茶的事情,而且时下流行的奶茶虽然有个茶字,但是却没有茶的因素。   评分:39分

有鞘无剑
与作者有关,与读者无关。呵呵。

评分:70


这应是最后一篇征文吧。任务完成,闪人了。因水平有限,且多是自家观点,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就借这个帖,敬每位参赛者送一杯奶茶吧,辛苦了!奶茶虽不算真正的茶,但好歹有个茶字,清不了心至少也可以润喉,呵呵。
再会再会!


兰语
(*^__^*) 嘻嘻…… 原本留这题《奶茶》,自己的思路是茶融于奶,交融中汇出别样的温情,为带着几分清高的茶平添一丝温润与几许平易,如同做人一般。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二
    小茶
    从哪里的茶园而来,那片不沾尘埃的茶,挂着些许露水。脱去一身铅华,留下半世清幽。袅袅雾气中,茶香漫然而至,晕开,满园春暖。转身,春末,遗落茶韵一袖。
    小,茶,仄,平。舌击唇间,清脆,干净。只存丝缕思绪,于碎玉余音中。茶韵,禅心,收于二字间,蝶翅惊琴音。
    素面娇颜,温婉的神,一叶茶,纤巧的身,娉婷着,在莺燕飞舞的季节,浅浅的笑。清澈的眸间,清泉一泓,润了春寒,湿了枯笔。唇齿生津,带出些许甘甜。暖了冬,凉了夏。
    小茶,小茶。谁见,团花锦簇的花都小城,一叶淡绿的茶,嫣然一笑。
紫阳文瑞
诗化的语言,非常优美,意境也深远,读来叫人心怀舒畅。小茶,小茶。谁见,团花锦簇的花都小城,一叶淡绿的茶,嫣然一笑。更是点题之笔,使文章上升一个层次。   评分:81分


有鞘无剑
文美字旎意朦胧,形式高于内容。

评分:9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一
茶之幻

茶之幻。月光下,幻想一个女子,推杯置盏。

砌一杯茶,袅袅的雾气浮泛。仿若看见一个影子,想到一个名字。从你的脑海里涌现,漂浮在你的梦境里。小心的抿一口,茶香轻轻荡开。这寂寞的晚上,守在房间里,呆呆的坐着。想远方的你,是否如我一样。

茶微微的有些凉了,窗外的风拂过,月色如水,洒落在窗台上。那皎洁的月亮,是否闻见了我的茶香。推开清冷的梦,在我的心上,洒落月的芬芳。
   
你现在又在做什么,离群而去的小茶。那群里特有的你的气息,只在记忆的脑海里沉浮。你走在江南的雨巷,甚至更远一些,那广州湿热的天气里,你淡然的心,在一杯茶香里飘过 。

茶之幻。究竟能幻什么呢,心间落满尘埃。将茶叶收集的阳光饮尽,将水浸染的忧伤饮尽。我们的心,如梦似幻。

紫阳文瑞
开头一句就太直白,后面纯粹是自己的思绪漂浮,毫无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想到什么说什么,散漫杂乱。   评分:40分

有鞘无剑
“幻”有视觉感,但全文除了第一段外,都是“想”。开头不错,可惜示紧扣着写。且这样的“想”,与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
茶宠
    茶在文人诗友中试最受宠爱的,在他们眼中,茶是神圣的扬清激浊之物,特别是搞书画技艺的人,唯茶可清心醒目,引发灵感,理清思路,创作出上等佳品。
    诗友好茶,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诗友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爱佳花饮,诗看卷素载”,“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乃诗友生活中的必须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可见茶在诗友心中的地位。
    我喜爱诗书,更喜饮茶。闲来陋室静坐,手捧名茗,聆听古乐,品评名茶,顿觉心旷神怡,让人想起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虽茶艺尚浅,茶道未深,却偏爱观茶景。放下茶杯细观杯中茶景却使人浮想联翩,清淡的茶色如万里长空,云雾缭绕,上下沉浮的叶片恰似仙子在太空中遨游,上升者如嫦娥奔月,下降者似仙女临凡。好一幅仙境幻象图。若即兴挥毫,瞬间笔底妙趣横生,烟云缥缈,一幅好诗跃然纸上。哈哈...我在自夸自了...真不知轻重呀...

紫阳文瑞

自娱自乐型,思维局限在茶上,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这茶宠只是一个装茶的罐子,或者茶盘,也有可能是一直喜欢喝茶的猫、狗,同时也有可能是人自己做了茶的宠物。      评分:52分

有鞘无剑

此文的内容,是“宠茶”而不是“茶宠”。偏题了。
另搞文艺的,也并非“唯茶可以清心”,有时候酒也不错哦。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九
茶宠
是那扭头的青牛吗?紫陶的娃娃?富贵的金蟾?不是,是爱不释手的怀香,绿香荫冉的青瓷,和一个,古拙的茶台。
壶,放着烫烫的热光,总是润得心肺里吐出舒畅;
杯,荡着绿绿的悠闲,沉落记忆漂起希望;
台,四四方方,把游走的思想,汇成一页柔光。
沏一壶美好,斟一杯祝福,敬你,心头的想。


紫阳文瑞
作者应该明白茶宠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用细致的笔法去描写,加入自己的感情,要有一个中心,虽然是百字散文,但是足可以写一篇好文章,而不是这样空泛地交代一下,感觉是件艺术品。评分:48分


红尘沙砾
写的不错呀,至少咱们能知道茶宠是啥样子地。

有鞘无剑

第一段指出茶宠是哪些,后面则分述各个“宠”的特点,结尾是总体的融合。结构不错。
不过内容却显得空洞了,发力不够,情感未融入。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八
   茶色

    品茶之人,观色而知茶,颇有一叶知秋的味道。可惜我不是雅士,观色评茶的能力是缺乏的。顶多看看茶水,分个绿茶红茶还是黑茶。
    邢窑白瓷,半盏茶水,茶汤清色,拿在手中慢慢把玩。
    绿茶二开,茶汤正浓,翠绿微黄,清澈鲜艳,亮丽鲜明,为好茶之色。观红茶汤色,红艳鲜明,叶底铜红,清澈透亮,方舒心饮之。察白茶茶汤,汤色黄亮,汤清无杂,浅淡明净,推为上品。
    杯盏之间,品茶论道。虽每种茶色各具特点,然都以浓厚明亮透底者为佳,若浑浊暗淡透明度不足则为下品。 一盏茶,半人生。虽殊途不同道,却无碍做人之通则,清明为佳。

紫阳文瑞
最为推崇作者最后的观点,但是前面所写的内容却不是从这个观点发展开来的,反而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评分:62分

有鞘无剑
紧扣“绿茶、红茶、白茶”的特色,指出不同之处后,总结出无论何种茶,均以“清明”为重的共同点,进而引出人生处事之道,话简却意深。
这里有个小问题:前面随口而说的是“绿茶、红茶、黑茶”,后面展开的描述中,却是“绿茶、红茶、白茶”,黑白分明啊,呵呵。

评分:92


兰语
居然犯了这么严重的逻辑错误…………前面单单铺陈茶水之色的确太臃肿了,头重脚轻的感觉呢
老师们辛苦了

admin 发表于 2010-6-15 22:32:27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七
茶点

敲上这两个字,就想起一个纯朴而温暖的画面:一壶茶。几个客人。女主人端出一个拼盘,拼盘里挨挨挤挤地摆着花生葵花核桃粟子。女主人把拼盘放在客人的中间位置:“没啥好东西,给嘴巴凑个热闹吧。”就着茶饮,几个人一起拉着家常,聊着村里村外的新鲜事,或者陈谷烂麻的奇闻趣事。那些挨挨挤挤的茶点没一会儿功夫,就稀疏地散落一地的壳。这是乡村茶点,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刻成一幅温馨的图画。

现在我所遇见的茶点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亦或更加的简单。我所说的丰富,它除了花生葵花核桃粟子以外,还有更多五彩的甜点以及鲜嫩的水果,它们以姿势比起乡村的茶点,富态妖媚得多。而简单呢?一本书,一张报纸,或者一段安静沉默的时间。

而我喜欢的茶点,它应该是在清寂的地方,捧一本书,沏一杯茶,感觉着杯中袅袅升起的清香在周围弥漫开来,轻轻把盏,唇触杯沿,口生清香,回味绵长。这样的时候, 茶点是安静的,茶是安静的,我也是安静的。

紫阳文瑞

第一、二段让人感觉作者信手捏来,文思熟练,但是第三段却转的过于直接,同时内容也落于大道理范畴,没有把自己细腻的感情或者体味融入进去。评分:68分

有鞘无剑
以茶点为中心,思路由乡村转入城市,进而转入自己的心灵。安静平稳,承接自然。唯浅显了些。

评分:88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六
茶舞

    学校外围,有一小片茶园。采茶的女子没看到过,舞茶的女孩倒是见过几回。

    她或许是一个戏剧爱好者,她或许有着清秀的眉目。距离太远,看的不真切,但那细细柔柔的昆曲调子,听的却是清晰。偶尔清晨经过茶园,便看到一抹或粉或白的身影,一手执书,一手拈指,轻吟浅唱。

    茶舞,茶戏,依稀有轻盈的衣袖,携习习茶魂,伴悠悠饶河调,在一片茶树中飘起。她舞的,也许并非阳新采茶,她合的,也许并非祁门采茶。但只那丝丝切切,顾盼婉转间的神韵,茶香荡漾开来。

    茶舞,非舞茶,但舞心。

    用一透明的杯子,加入稍许茶叶,沸水一冲,看几片叶子的沉浮舒展,未尝,不是茶舞小段。

    只叹,浮尘之中,还余几人能在这般的一个清晨,茶舞一曲?

紫阳文瑞
看女孩舞茶,见的却是一个人那时的心境,不同的心情所呈现的茶舞之姿也不会相同。最后一句感叹别有一丝无奈。      评分:78分

有鞘无剑


人舞与茶舞,没有必然的关联,或者说作者没有出写这种必然的关联,所以各据一方,前后链断。

评分:80

兰语

茶舞,自己本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是茶叶之舞,二是传统的人之茶舞。前者被写了   只好写后者……结果又没有把握好联系


                  谢谢老师们的点评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五
茶之情
品茶需要好的心情,良宵独坐静思观画品书,清爽的茶液幽香四溢,齿间留香,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品味出书法的意境和精妙。清除烦虑,品味出茶的许多人生韵味,心灵复归平静。
品茶需要好的环境,饮茶是件淡泊雅事,饮茶的环境,也以简单清幽为上。夜深人静,独享慢饮,超然境界,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一曲名乐足矣。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来茶当酒”,沏茶小憩,虽不如酒后意气风发,却能带来一片祥和,使主客双方曲尽情意,谈艺论道,不亦乐乎。友谊像茶,越品越浓。

紫阳文瑞
都是写空洞的大道理,没有什么新意亮点,感觉文章是为了迎凑一下该次活动。 评分:45分


有鞘无剑
偏题了。没看到“情”在哪里。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四
茶 馆
    某领导跚跚而来,满座起身相迎,一片寒喧之声。
  旁边侍陪的小姐甚美,新来,经验不丰,颇有些紧张。
  众人落座,有人招呼:“小姐,茶!”
  小姐忙近前用手指点:“1、2、3、4、5、6、7,共七位!”
  众人哂笑,领导补充曰:“倒茶!”
  小姐忙又“倒查”了一遍:“7、6、5、4、3、2、1,还是七位。”
  有人发问:“你数什么呢?”
  小姐犹豫了一下小声答道:“我属狗。”
  众人怒,急呼:“叫你们经理来!”,经理入,垂手讪笑,问:“诸位,传我何事?”
  领导曰:“别多问,去查查这位小姐年龄属相。”
  经理纳闷,依命而行,旋来回复:“18岁,属狗!”
  领导大笑,众人大笑。领导海量不做追究,众人雅量不便追究。
  茶馆的小姐、经理如坠五里云雾中。

紫阳文瑞

故事有些抄袭之嫌。   评分:35分

有鞘无剑
看过相关的视频,这个属于幽默小故事,与“查”有关,与“茶”无关,与散文更无关。

评分:6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三
《茶神》

茶叶儿经山间采茶女,轻柔的从茶树尖下摘下. 一片片水嫩嫩的鲜芽儿离开茶树妈妈. 都掉了魂. 不

一会儿.都会蔫了.的......

   采茶姑娘哼着山歌, 把茶叶儿背回了家. 家中的老爹已支起了暖暖的铁锅.,等待着呢. 叶儿们被送

进温暖的锅中.在老爹双手有力地安抚中. 魂魄回身了. 嗷! 离开了树妈妈. 还有人会关心我们呢.

   叶芽儿在暖和的铁锅中.被按摩的舒舒服服的, 硬硬的铁锅儿. 暖暖的.老爹的手,虽然是张着茧

儿.却轻柔地护着芽儿不被烫着.一边翻着, 一边按着.水灵灵的叶芽,感受着人间的温暖. 咳!真来劲

了......

   渐渐地,褪去了娇嫩的水气. 慢慢地提起了神. 像受着山间夏天的熏风. 经老爹强有力的双手, 不

停地和铁锅拥抱. 暖了身子,又在入叶芽儿心间加进了,精,神,气,啦.

   茶叶在做茶老爹爱护中.不断地接受铁锅温暖的拥抱. 提足了精神. 腰板儿硬起来了,身上的水份

随着随着爱与铁的交融,化成一股轻气回山里了. 只留着日月雾霜送给的清香.藏在青色的骨子里.

茶的神.是在爱和铁的熏陶中得到的. 再回到滚烫的清水中.它又会吐着清香. 慢慢地展出身子,舞

出春风的精彩.还会给疲惫的人们提神.


紫阳文瑞
可爱的写作风格,但是文章不是很切题,爱和铁的熏陶和茶神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评分:57分


有鞘无剑
这里的茶神,应是指茶的“精、气、神”,而不是指管茶的神仙吧?呵呵。
似人手法用得妙!文字鲜嫩如茶,跳跃性大,唯内容散了些。

评分:8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百字接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