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听风 发表于 2009-3-22 09:07:23

【原创】[唐词专题] 月光下,坠满枝头的离恨——闲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其

                              月光下,坠满枝头的离恨
         
                                    ——闲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这首词是写女子的月夜情思。
    额点蕊黄,面带微笑。作者一上来就描绘出一位烛光下的晚妆丽人。但你无法将她看得太清楚,作者将她置于轻纱遮掩之中,纱窗外看人,一如雾里看花,虽不十分真切,却更增加了几分朦胧的美丽、美丽的朦胧。把握该词词脉的关键是时间,因此“宿妆”解作“晚妆”很重要。假如真如很多注者所说的,是“隔夜的残妆”,则与下面内容自相抵牾了。
    “相见牡丹时”,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牡丹花开,有情人相遇,可以畅诉衷肠,一解相思之苦了。可惜这只是暂时的相会,这匆匆一见后,又是长久的别离!这两句是用补述的笔法给上面的“笑”作了一个生动的注释。别离虽然苦涩,小会毕竟是幸福的!飞卿填词,特别喜欢直以人象、物象出之,人或以为此二句是女主人的梦游,非也。
    下片,作者似乎让女主人公走出了房门,来到了廊下。月色溶溶,繁花满枝。只见她楚楚动人的立在那里,头上翠玉钗的两股是金黄色的,钗的形状是两个飞舞的蝴蝶。双蝶是我国古代诗文中的情人意象。此处的写法与前两首中“双双金鹧鸪”、“ 惹梦鸳鸯锦”是同一手法。托物比兴,暗衬离人孤独的痛苦。词笔至此,连作者似乎也按捺不住了,于是一改前两首的做法,直抒情怀:“可叹我此时的心情有谁能知道,只有问一问这月光下满枝的花朵了!”
    这首词有两点比较引人注意。
    一是笔法随内容转换,灵活贴切。全词八句,描写句、叙述句、比兴句、抒情句一以贯之,且神理俨然,无迹可求。能像飞卿这样有意于句法、得意于句法的,唐五代词人中没有几个。
    二是以淡语收浓情。独处庭院,人在天涯,别情离续自然涌上眉头心头,然而结句偏偏不直言离情,径以眼前所见之景出之,“月明花满枝”,真真是无可奈何了。这也就是留之不能,思之不得,而眼前唯有此许物件,也只能用它寄托情怀了。以物象收束全词,不是人人都能做得恰倒好处的。

枳芥 发表于 2009-4-7 09:13:44

听风兄取消了精华干嘛 ,多好呀

绿水悠悠 发表于 2009-7-15 09:04:12

再读。感觉女性的物饰及闺房里外一切物件皆为温飞卿刻画主人公的最好道具!苍梧兄好手笔,赞~!

苍梧听风 发表于 2011-12-21 15:44:33

Re:【原创】[唐词专题] 月光下,坠满枝头的离恨——闲说温飞卿的《菩萨蛮&#822

谢谢楼上两位。精华是累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唐词专题] 月光下,坠满枝头的离恨——闲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