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 发表于 2020-8-2 18:09:17

谈谈槟郎的作品

      谈谈槟郎的作品/赵玥笙

       时光似水般流淌,不给人半分挽留的机会。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度过了一整个学期。记得在还没选择选修课的时候,我便已经听闻文学院有一位写诗的李槟老师。笔名着实风趣,为槟郎。槟榔,槟郎,有意思,让我不经意间记住了这位老师。所以当看到选修课中有槟郎老师开设的新诗赏析选修课,好奇心驱使着我选择了它。既然选了,那就让我看看槟郎究竟何许人也?
       不巧的是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来袭,我们由于疫情原因上起了网课,从此便开始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选修课,但也更有种古代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
       听槟郎老师的课,让我觉得他是一位循循善诱,耐心教导的老师,也是一位怀着赤子之心,朴实无华的诗人。
       他的许多诗反映着当下的实事。如《灰色小男生》,诗中“肤色呈现灰色,被同学歧视”的男孩,代表着那些因种族歧视而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主人翁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学教师,对于这个孩子,他却不带偏见,依然关心他并前去家访。在家访中老师从男孩母亲那里得到了故事的首尾。可怜的母亲“生在广州三元里,高中毕业后去打工,歌厅里被恶霸欺凌“,正巧被男孩的父亲英雄救美。身为留学生,不爱女大学生学伴,却“爱”上了男孩的母亲,于是便同居了。故事讲到此,又一个时事热点问题出现了。自2017年开始,山东大学便为该校留学生配对学伴,2018年,该制度更是升级为一对三,并且大部分学伴为女生,校方更是特别强调学伴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其寓意何为让人细思后不寒而栗。在诗中,留学生也有一个女大学生学伴,岂不是在影射山东大学学伴事件。视线继续回归诗歌上。”女家长告诉他,他毕业后回国去了,从此再没有消息。“由此可知,前面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更没有”爱“这一说。”他乘地铁回程,钦佩女同胞的选择:把男生养大,再逼他去非洲寻父,务必认祖归宗。“
      这首诗,我觉得对女生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并且,对于专业是小学教育的我来说很有启迪。因为主人翁对待学生的态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榜样,对待弱势学生一定要给予他关心,家访就是一个更好了解他的机会。我想这首诗也能折射出李槟老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都平等看待,给予学生以关心和呵护。对于诗中的年轻母亲,我也看到了李槟老师对于她的肯定和鼓励。作为一个未婚先孕的单亲妈妈,更生育了一个因肤色而颇受歧视的儿子,但她并没有向生活低头,反而向命运发起了挑战,可敬可佩。
       在他的另一首诗《赞美蒲公英》中,我也看到了类似的人生态度。“多彩的大自然,在温暖的春天里,花草遍地是。在乡野漫步,常能看到蒲公英。”读到老师这句诗,我不禁想到一句话,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是呀,花草遍地,只缺你去观察。荒野漫步,只要你一个不经意的留神,小巧蓬松的蒲公英便是你的小收获。蒲公英的种子,我想每一个顽皮的孩子都再熟悉不过了。摘下一朵蒲公英,轻轻地撅起小嘴,“呼‘,地一下它们便离开了母亲的怀抱,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在李槟老师的诗中,蒲公英的孩子们以另一个坚强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蒲公英的种子,随着风流飘落,不管肥沃或贫瘠,只要有湿润的泥土,它都能勃发生机。“与蒲公英柔弱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那顽强生命力。它很平凡又不普通,虽不长在庄稼地里,却也是道野菜,虽然不生长在药圃里,却也是可用的药材。在物资充裕时,它可能会被人所忽视,但是在雪中送碳上它奔波在第一线。”在春寒料峭时,百草还在枯萎中,它便长出绿叶,待到春深绿意盎然,又开出金黄花朵。“我想,槟郎笔下的蒲公英也是在写他自己吧,”大自然的产儿,萍踪而寄影。“但是”生命总是宝贵的生命总是坚强的。“
       坚强的槟郎有着坚强的心灵,我想在面对人生风暴时候,他也如那扎根在泥土里的蒲公英一样勃发生机,在他的眼里,是有光的。在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最后一段,”草木只一秋,人生只一世。把种子交给风,新的生命在延续,而我甘愿化为泥土。”这其中包含的便是槟郎的人生观价值观吧,作为一名老师,“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三尺讲台上奉献出自己的毕生所学,为蜡炬而化灰,为蒲草而成土。我也是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李槟老师的教育态度给我带来了许多启迪和思考。我时常反思自己,如果自己以后当了语文老师,能否像李槟老师这样对自己的学生倾囊相授,是否能如槟郎一样将自己的人生思考与感悟付之笔墨,留下有着深刻寓意的诗。或许现在的我还为时尚早,但我会讲槟郎视作标杆,努力向其靠近。
       这不禁是我想到了槟郎的另一篇作品,《你是航标灯》。诗中由三角洲上散发着摧残光芒的大航标灯起笔,由此进入更加有深度的遐想。“我的人生旅途,在茫茫江河漂泊,船不能搁浅,也不能撞上暗礁,航标灯指示着方向。“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坎坷与挫折皆是常伴,在这个时候,拥有一个航标灯,无疑就像是给黑暗中摸索的的人送来光明,给饥肠辘辘的人送去面包。我们还是学生,遇到的许多困难是学习上的困难,我们的幸运,便在于每次都有像槟郎老师这样的灯塔,来为我们引航。”急切地锚船上岸,直奔到你的脚下。高高的航标塔,仰视你直插天穹,你本是天星下凡。”在槟郎的眼中,他的恩师便是如此吧,在我们的眼里,老师就像诗中的灯塔,无私地为我们奉献出自己光亮。“我已经老了,感恩灯塔一辈子了,我也该做灯塔了。化为江河边地航标灯,为新的旅客照明。”这或许就是槟郎成为一名高校老师的初心,在受过恩师的耐心培育后,想要将这为人师长,教人求真的精神延续下去,李槟老师也终成知识江河边的航标灯,为我们这些初次驶过这里的新旅客,用渊博的知识与耐心,照亮学习上的困难挫折,护我们一路向前。
       诗歌中不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李槟老师的师德师貌,也展现了他质朴无华的真性情。槟郎热爱旅游,在旅游中他常常有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且笔不停耕,以诗表情,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
       因为我自小生长在城市,原野与野趣对我而言陌生又充满着神秘,所以我格外喜欢槟郎的一首《茅姑娘花》,是他徒步九连山时有感所作。茅姑娘花?我竟从未听闻过,这是怎样的一朵花,让槟郎为它作诗一首?“有一种白茅,嫰花还包在叶片中,可以拔出来吃。田埂上,野地上,开放起来如白雪。”开篇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了白茅这种植物。从与邻家小妹一起拔嫰花吃,到看花开,到打秧草放牛时对白茅花的喜爱!透露出诗人看到白茅花联想到小时候的情景,由此勾出思乡情。和蒲公英一样,白茅花也是生长在山间野地里的,实在让人感慨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多少蜗居于城市而感受不得的惊喜。上了李槟老师的课,我那颗久久宅于家中的心开始了跳动,想要走出去,走到那广袤的天地间,在山间野地里感受久违的新鲜空气。细心地观察着身边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有感而发便用笔墨记录下来,可能还不能做到像槟郎这样朴实真实的写景记事感想相结合的佳作,但是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
       读槟郎的诗,另一个感受颇深的便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眷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许多人选择了背井离乡,踏进城市。虽然人们迎上城市化的浪潮,但故土和亲人永远在人们心里占有着不可磨灭的一席之地。因为故土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童年记忆的地方,是哺育我们的地方,给我们提供力量供我们前行。槟郎对家乡的记忆如同这首《故乡的水稻》。诗的结尾写到:“小时候半读半农,水稻的一生都服侍过,直到考上大学进城,回乡稻田见母亲。工作与水稻无关,未尝不是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水稻的描写,体现出槟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生长于南京,却还未为南京写过什么,实属一件憾事,但不妨从疫情解封后的那一天开始,约上三五好友,在南京进行一次故乡一日游,用从李槟老师这里学来的知识,和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首赞美故乡的诗。
       都说读一个人的诗,便是在与一个人神交。槟郎的诗质朴无华,就像他的人,一样的纯,一样的真。有幸选修了“新诗赏析”这门课,遇见这样一位槟郎老师,实在是一大妙事。

      2020-6-30

淡云孤雁 发表于 2020-8-2 20:31:41

      槟郎老师能受到你如此高的评价,一定很高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槟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