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巡山 发表于 2015-8-16 20:58:56

戡误

在正题之前,先说些题外话。嗯嗯。
酒呲了多少?反正不少啦,神智或有点不清,嗯啊。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命运的囚笼里。都是被押去刑场砍头的路上,嗯嗯。只是这囚车行驶得有点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最后谁也逃不掉那一刀。

像埃尔加这样的成功人士,一个乐器商的儿子,跟着父亲学的小提琴,最后得到了国王的赏识,还被封了爵位。难道因此就可以认为命运放过他了吗?非也非也。他到了晚年(八十岁了),内心寂寞凄凉。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正是他那以此成名、以此光宗耀祖、以此被国王赏识的《威风堂堂进行曲》。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那首曲子的确有令人诟病的地方。
但他毕竟是一代伟大的作曲家,他在人生的最后,写下《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样一首伟大的作品。怎么说呢?那就是一曲内心的独白。
整个曲子都笼罩在一种无边的晦黯和凄凉之中。
特别是第一乐章的大提琴独奏部分,实在就是那心碎成了破破烂烂的那种感受。当那主题到了管弦齐鸣的重复时,那种感觉,怎一个“惨”得了?(由此我也狠敬佩俄毛子的名作“兵临城下”的导演,在电影的那种场景下配上了这段音乐。)可以借鉴一下那个电影的场景:大批的难民和溃败的士兵逃到了大河边。但渡船有限,人们纷纷跳入水中逃命,但这并不算完,天上德军的战斗机轮番地俯冲下来用机枪扫射,人们的号叫和哭喊声在这音乐中,就是命运直白的展现。惨呵。

这样一首悲剧性的作品,更是被一位悲剧性人生命运的杰奎琳演绎得如火纯青。
偶笨吖,偶诧意于演出过程中几次杰奎琳的展颜。旋忽然明白了,她是这个曲子的演奏者,而且是主要演奏者。她不是观众,不可以过份沉浸到乐曲的哀痛之中。她必须控制情绪。否则演奏就会出问题。简单的例子,一个歌星在演唱自己写的伤感情歌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往往唱到一半就痛哭失声了。(这样的例子太多,就无需列举了)

嗯嗯啊啊啊啊,得进入正题了,嗯嗯。
偶查证到滴真相。

被讹传了满天满地的那首杰奎琳.杜普蕾的《殇》(光影),其实是刘家昌的学生,新加坡歌手陈冠蒲所写的成名曲《太多》。(老歌)
那歌听上去,虽然还可以,但逃不出平庸二字,就是一般的爱情流行歌曲。
但那旋律,后来被陈冠蒲的好友、有“台湾的大提琴鬼才”之名的徐嘉良改编成了大提琴曲,徐嘉良也真的的确是一个鬼才,居然把那旋律演绎得如此的痛心疾首……
这确实是一首出类拔萃的上佳之作,但若不正名,则对杜普蕾对陈冠蒲对徐嘉良都不公平。

奥芬巴赫的《杰奎琳之泪》不是这首曲子。风马牛不相及。
奥芬巴赫的《杰奎琳之泪》有杰奎琳.杜普蕾的演出版本。曲长7分16秒。那首曲子也是伤感沉痛的,但相对来说要含蓄许多,没有把“痛”写得那么张扬。古典作品,没有现代作品那么“亮”。

只因为那首大提琴曲《殇》演绎得太好了,太打动人,于是就把它与那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天才大提琴手杰奎琳.杜普蕾联系在一起,则加强了这首曲子的轰动性。(深度怀疑有人特意炒作。)

经网上高手指出,偶才恍然悟觉。网友说,那曲子的风格太现代了,杰奎琳.杜普蕾那个时代没有这种风格的演奏,在奥芬巴赫的那个年代,也没有相类似的风格。
对吖对吖,这倒提醒偶撩。
我将听过的杰奎琳.杜普蕾的演奏,与这首《殇》一对比,则明显感觉到不是她的演奏风格。
以杰奎琳这样的天才高手,拉这种简单到没有一点技巧性的儿童级的曲子,的确是不可思议哒。而杰奎琳这样的人物,是以专门拉帕格尼尼的曲子为乐事哒。况且,奥芬巴赫不仅是一位作曲家,更是一位大提琴家,怎可能写出这样的、在大提琴演奏技巧上近乎儿童练习曲式的作品?

野猫巡山 发表于 2015-8-16 21:49:31

杰奎琳.德.普莱。
一位出生在英国的法国贵族的后代。杰奎琳是她的名,普莱是她的姓。“德”代表她是法国贵族血统。中国人搞不清楚这些,就译名为杰奎琳。杜普蕾了。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西方的艺术家多半的贵族后裔。

其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家族破落的程度。穷到几乎吃不起饭的路得维希.冯.贝多芬先生的成就因此当然就是最大啦。

风景线 发表于 2015-8-17 14:26:22

俺不懂,路过!

素月清影 发表于 2015-8-20 21:38:06

学习~

乐茵茵 发表于 2015-8-21 12:45:07

猫的学识很丰富,偶佩服得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戡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