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 发表于 2015-5-2 07:41:11

高玉江游记:龙兴山庄记

    驱车出龙兴镇向西南行驶,便进入了大兴安岭的余脉地带,举目窗外丘陵波荡。由于政府管理有方,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远山近岭的植被一派蓊郁,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顿觉心清气朗,神怡目泰。乡间公路躲山绕沟逶迤延伸,路两侧粗壮高大的护路杨树。枝叶相交,似绿色长廊,车行其间,虽处盛夏,却感异常清爽舒朗。


    龙兴山庄坐落在西山村头,山庄的牌坊工大门四柱三门,正门高9.7米,宽4.2米,两个侧门高5米,宽2.4 米;门额上是刘青岩先生用行书写的“龙兴山庄”四个黑地绿字,其中的“山”字,巧妙地用几座小山堆叠而成,与此处的环境和谐成趣。主体建筑具有欧式建筑风格,造型精巧特异,白墙,起脊红瓦。主房面积340平方米,室内可放12桌,山庄紧傍朝阳山,房南的半山腰开凿出一个平台,台上建有凉亭,亭内摆设石桌石椅踏石阶而上可赏景休息。大门东侧的凉棚,是用钢筋焊制的,里边篷生葡萄、吊瓜、丝瓜等藤蔓植物的枝叶爬满了整个棚壁棚顶,或大或小,成长或圆的果实生机盎然地垂吊着;棚内设有石桌石凳供游客乘凉小憩。


    房北褐色的山体,早年被村民就便采石做建筑材料,呈现嵯峨崚嶒之势。这时,一只鹞鹰盘旋着顶立在山石的制高点上,主人家的鸡早被吓得扑愣愣地躲了起来;山砬顶的斜坡上,绿色的牛毛草,褐色的山道,托被着一群牧归的白羊,这如画似诗般的景象,令人心醉神迷。


    房前是长条形的鱼池,面积120 亩,这是个自然形成的水域,有深有浅,有泥底有石底,池边和北侧的水中生有水草,适于各类鱼的生存需求和觅食,所以,生有二十多种鱼类。在这里抛钩甩线,持竿垂钓,怡然自得,其乐无穷。暑天,村民在山上俯视鱼池,看见了几条和水边的狗长度相似的鲤鱼。鱼池周边环生着杨树,密实的红毛柳,龙须柳垂下的枝条随风扫荡水面别有情趣。鹅鸭辟哩啪啦在水上疯耍,扎猛展翅,追逐调情好不热闹;燕子翻飞,矫健轻盈的躯身不时掠过水面捕食昆虫。鱼池最北端的山脚下,有几个泉眼,常年往池子注水,所以,这个鱼池永远不会干涸。鱼池南侧是条乡间公路,公路底下埋着水泥涵管,水涨时,池水从这涵管溢出。路南的济沁河支流上,是用胳膊粗白色桦木杆搭建的小桥,过了桥,在野地里用桦木修建有两幢木屋,不用水泥钢筋,不见一砖一瓦。屋内桌椅齐备,是用餐娱乐、休闲观景的绝好去处,木屋南就是湍急的龙江县第二大河——济沁河。


    龙兴山庄的优雅恬淡,自然环境,有山有水,是集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爬山垂钓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它定会给光顾它的人们以无限的情趣。

清茶 发表于 2015-5-2 09:02:17

细腻的描写,把一个独具特色的山庄写活了,跟随文字便游一次山庄,学习了!
题写龙兴山庄的人叫刘春岩,不是青岩。

海峡 发表于 2015-5-2 10:21:46

叙述详实,脉络分明,一个清丽纯朴的山庄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欣赏学习。

雨荷@ 发表于 2015-5-2 10:40:57

精炼的文字,不无详尽地描述,如临其境~好文字赞

北国红叶 发表于 2015-5-2 22:01:53

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龙抬头 发表于 2015-5-4 12:14:09

回 4楼(北国红叶) 的帖子

那次,我陪着大妹子,钻到林子里捡了好多蘑菇。

意海思林 发表于 2015-5-4 19:12:18

绘景如画,令人神往,可改编成辞赋,亦悦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玉江游记:龙兴山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