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听风 发表于 2009-3-20 08:29:15

【原创】[曹植专题]  曹植诗赋的诗史特性

                           曹植诗赋的诗史特性

    有建安奇才之称的曹植,是我国古代最早自觉注意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的人,他的诗赋讲究气韵和词藻、雕琢与修饰,而人们对他作品的褒扬,也大多是从这方面着眼的。但是,曹植绝不是一个只讲形式的文学家,他之所以能在建安七子中“牢笼群彦”并“自通后叶”,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更因其质实深刻的社会内容!他的很多诗赋直接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真实、生动地描述了亲眼目睹的那个动乱、纷争的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诗史特征。

一、“欲毕力于旌麾,将何心而远之”——东征西讨的战争印记

    董卓之乱后,极有政治眼光的曹操,打起“兴义兵,诛暴乱”的旗帜,开始了历时近二十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作为曹操的爱子,曹植十五岁时就已开始随父出征,北伐三桓,南击刘表,东讨管承、孙权,西征张鲁、刘备,他几乎亲身经历了魏武帝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的每一次重大战役,因此他的不少作品便是反映这种生活的。
    《离思赋》是曹植二十岁时的作品,该赋的序言说:
    建安十六年,大军西讨马超,世子留监国,植时从焉。意有忆恋,遂作《离思赋》云。
    马超为关中悍将,战败后远投张鲁,终归刘备。此次战争,曹军袭破潼关,占领长安,对巩固西北、抗击刘备,意义重大。该赋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从现存的赋文看,此次曹植是抱病前往的,但他还是在赋中表达了自己从军杀敌、不惜生命的决心。
    《东征赋》的创作时间比《离思赋》晚三年,记述的是征伐孙权的战争,从残存的文句中仍可见军旅气势:
    师旅凭皇穹之灵祐兮,亮元勋之必举。挥朱旗以东指兮,横大江而莫御。循橹于清流兮,泛云梯而容与。禽元帅于中舟兮,振灵威于东野。
    然而,此次曹植并没有随军东征。被封为临葘侯的曹植被其父委以“典禁兵,卫官省”的重任留守邺地,但他有建安十七年从父征讨孙权的经历,因此赋文取材,仍是凭借生活的真实。曹植不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入诗赋,有时也通过敏锐的观察,摄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来表现下层兵士对战争的感受。《门有万里客行》写道: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这首叙事小诗属乐府相和歌辞的瑟调曲。曹植用乐府旧题,写生活实事,它通过一个行役之人的口表达魏明帝连年用兵、伐吴攻蜀所给百姓造成的沉重负担。“万里客”,是当时东奔西跑、长年飘零异乡而生命难卜的士卒代表,他的自述是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有力抨击。另外,曹植还有《杂诗(悠悠远行客)》,它的主旨与《门有万里客行》是完全一样的。
    《门有万里客行》是老杜《兵车行》的先声,它显示出曹植诗歌史诗特性的深远影响。

二、“城邑寂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蓁”——兵燹惨状的生动摹画

    长期的战乱,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曹操《薤露行》“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均是描述这方面内容的,然而真心集中反映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灾难,三曹之中,还应是曹植。请看他的《送应氏》二首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洛阳被董卓焚毁的事件发生在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时卓逼献帝迁都长安,驱百万民众入关,烧杀动掠,二百里之内,屋宇殆尽,无复鸡犬。《三国志•董卓传》云:“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二十一年后,当曹植登上北邙山,俯看洛阳城时,见到的仍是一片残破荒凉的景象:垣墙颓败,荆棘丛生;民生凋敝,生机黯然。战乱,不仅破坏了人们的生存设施,更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曹植以景寓情,借景表意,抒发对战乱的厌恶、对百姓的关怀、对军阀割据者的愤恨。像曹植这样完整描述兵燹景象的作品,在曹魏时期并不多见。
    建安十八年,曹操东征孙权归来,途经谯地。谯是曹氏的故乡,也是在军伐混战中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曹植睹物伤感,写下了《归思赋》,“经平常之旧居,感荒壤而莫振”,诗人以极沈痛的心情描述了谯地的荒凉、凄惨,虽然这篇赋多有散佚,但曹操的几句话或许可以概括谯地状况,让人大致了解该赋的思想内容。《魏志•武帝纪》:
    公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我凄怆伤怀,……
    曹植是有心描摹兵燹惨状的诗人,这于他“流惠下民”(《与杨德祖书》)的政治愿望有直接关系。

三、“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悯民心迹的真实表露

    曹植在年轻时就抱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大志,而建安时期的权臣、文人之中还没有哪几个人能把“惠民”放在如此位置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尤其在曹丕父子当政时期,曹植被六次变更爵位、三次迁徙封地,时刻处在朝廷的监管之下,有时甚至“衣食不继”(《迁都赋序》)、“形有裸露”(《转封东阿王表》),简直与乞丐无异,在这种政治迫害和生计艰难中,他更体味到了下层百姓的痛苦,加深了对他们的认识和同情。
    太和二年(228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受到饥饿威胁,后暴雨突至,曹植喜悦至极,赋《喜雨》云: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时雨终夜降,长雷周我庭。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他为旱情解除、秋收有望而兴奋,没有对农民生活的深刻体验,是不大可能对夏粮秋收这样萦怀于心的。
    曹睿之时,徭役繁多,赋敛重苛,百姓生活无着,就连海边的贫民也处于极度困苦之中,曹植的《泰山梁甫行》留下了这方面的真实记录: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居室的破陋不堪、环境的迂曲阻险、家人的非人生活,这一切让人惨不忍睹。建安时期,直接表现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极少,曹植的这类诗作就显示得更加珍贵。
    在《皇子生颂》里,他也没有忘记对百姓的关注,甚至把百姓的哀乐与一国之君联系起来:
    喁喁万国,岌岌群生;禀命我后,绥之则荣。
    《魏志•蒋济传》裴松之注引司马彪《战略》道:“太和六年,明帝遣平州刺史田豫乘海渡,幽州刺史王雄陆道,并攻辽东。”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曹植直言上书《谏伐辽东表》,表示坚决反对,他在表奏的最后说:
    兵不解于外,民罢困于内,促耕不解其饥,疾蚕不救其寒。夫渴而后穿井,饥而后殖种,可以图远,难以应卒也。臣以为当今之务,在于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
    曹魏时期,还有谁能像曹植这样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考虑?还有谁能像曹植这样直谏皇上要强本重农、减少徭役?没有!而此时的曹植,下受朝廷监管,上存奏报罪状,是标准的“待罪”之身,而且就在写此表不到半年,四十一岁的曹植郁郁而终。《谏伐辽东表》是曹植关怀国政的最后一掬热情,也是他为魏国百姓的生存要求所做的最后一声呐喊。从“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到“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曹植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心是一贯的。

四、“齐歌楚舞纷纷,歌声上彻青云”——对当权者荒淫生活的形象描述

    曹植由备受亲宠的子臣变成了特加监管的罪人,他对当权者的淫逸腐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太和五年,曹植奉诏入京觐见,他对权贵们花天酒地、纵情声色的生活感慨良深,在
    《妾薄命》二首其二中,真实地记录了他亲眼目睹的场景:
    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促樽合座行觞,主人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任意交属所欢,朱颜发外形兰。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裳解履遗绝缨,俯仰笑喧无呈。览此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手形罗袖良难,腕弱不胜珠环,坐者叹息舒颜。御巾裛粉君旁,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客赋既醉言归,主人称露未晞。
    这首诗精心选取典型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极中表现权贵们酒肉女色的彻夜之欢,酒具、酒菜、女饰、女舞等无不显示出主办者的地位、身份,篇末又通过客人的言辞反衬出主人的淫乐无度。曹植才气过人,雅好慷慨,常于诗中横生议论,一语点题,但这首诗纯以叙述、描写出之,终篇未有一句评说性的议论,为人提供了一幅近于影像的逼真画面,这是颇有匠心的。长时间处于“危疑禁锢”之中,曹植不能不谨小慎为,“改心回趣”,但只要人们把那些描述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拿来对读,便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诗人埋藏在权贵淫乐图背后的真正用心:他是把憎恶、愤怒的主观情感溶进了平和、冷静的客观描写中,表面上是水波不兴,实际里却是激流飞湍。这是曹植去世前几年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太和中、后期,魏明帝不仅大兴土木,广设冶游之所,甚至广征民间少女以充后宫,《魏志•高柔传》中就有朝臣高柔,“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罴之祥又未感应,且以育精养神,专静为宝”的劝谏。然而,曹睿依旧耽于女色。为此,曹植创作了《宜男花颂》及《妾薄命》二首其一,这两句的构思、风格也是这个特点。

五、“散乐移风,国富民康;神应休征,屡获嘉祥”——曹操政令措施的积极鼓吹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击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时他看到了统一思想必须重视教育,于是颁布《修学令》,责令“郡国各修文字,具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魏志•武帝纪》),在这不久,曹植便写了《学官颂》。
    《学官颂》是一首四言诗,他在诗中赞美了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贡献:
    于铄尼父,生民之杰;性与天成,该圣备艺。德伦三世,配皇作烈;玄镜独鉴,神明昭晰。仁塞宇宙,志凌云霓。学者三千,莫不俊乂。惟仁是凭,惟道足恃。钻仰弥高,请益不已。
    曹植认为,孔子有关人性与自然规律的种种见解都有独到的发明,他的言语、行为都可以作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只有宏扬孔子的文章道德,才能改变礼义崩乱的局面,造就社会所需要的才俊之士。
    而《七启》则是为配合曹操颁布的《求贤令》而写的一篇辞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败赤壁,他感到了统一大业对人才的急需,经过慎重考虑,便于建安十五年春正式发布《求贤令》,它打破了东汉以来的选官制度,提出了“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的口号,表示要与贤人君子共治天下。《七启》,华美奇丽,形式新颖。它通过玄微子与镜机子二人的对话,抨击不愿为社会所用的自命清高,鼓励有志、有才之士为国出力,为民造福。曹植还认为,“太和之民”自然该效于“陶唐之世”,只要你能把握机遇,尽展其能,定能与“圣宰”(曹操)一起共同创造出一个“国富民康”的理想社会。
    建安十八年(213年),针对社会“群庶崇饮,日富月奢”的酗酒状况,曹操颁布了《禁酒令》。曹植又专门创作了《酒赋》,申述禁酒的原因及酗酒的危害。他借赋中人物矫俗先生的话痛斥酿酒者:
    此乃荒淫之源,非作(贤)者之事。若耽于觞酌,流情纵逸,先王所禁,君子所斥。
曹植不仅自己写了《酒赋》,还让王粲等人作此同题文章,以增加宣传力度,扩大文章影响。
    曹植积极配合曹魏政权的政令措施,以文学形式反映政治生活,留下了这一特殊社会生活领域的真实记录,毫不夸张地讲,曹植这类创作拓宽了文学的表现范围,在文学作品如何表现政治生活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他是自觉地以文艺服务于政治的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的第一人。当然,曹植对政令措施的积极鼓吹主要集中在建安时期,黄初以后,他在政治上受到残酷迫害,千端万绪,动辄得咎,这类作品几乎没有了。

    曹植才气纵横,词采华茂,这在邺下文人集团中是最为突出的,长期以来,他的思捷才俊、诗丽表逸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对其创作范围的宽阔、创作内容的丰富,人们却认识不足,更没有客观地、系统地评述他诗赋内容的现实性。《文心雕龙•明诗》就认为曹植等人的作品都是“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这个结论,是不符合曹植创作实际的,毋须否认,曹植诗中确实有这些内容,但这并不是曹植创作内容的主流。在邺下文人集团中,曹植是最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的人,不管是前期政治理想高涨时的豪歌酣唱,还是后期遭受打击迫害时的愤怒抗争,他的创作之根是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的。他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厌恶权贵们的骄奢淫逸;他真实记录了曹魏政权统一天下的东征西讨,又对战争给社会千万的巨大破坏和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灾难给以足够的关注;他注重文学作品听表现形式,极讲究诗赋的艺术性,又自学地以文学服务于政治,开拓了文学作品的表现范围,因此,曹植的诗赋具有诗史的特性,他的作品之所以能“独映当时,垂誉后世”,实是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具有诗史特性的现实内容高度统一的结果。


                                                          2003年5月6日初稿

牡丹 发表于 2009-11-3 10:28:43

首席辛苦了

苍梧听风 发表于 2011-12-21 15:27:36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曹植专题]  曹植诗赋的诗史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