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皖花 发表于 2013-2-21 21:21:20

墨家  兼爱

  一、兼爱天下
  兼爱作为墨家的核心思想,提倡无等差平等的博爱。墨子以兼爱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爱有差等”的观点。希望通过兼爱来解决社会矛盾。
  1、兼爱是什么
  “视人之之乱的方法。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把别人看成自己,把别人的亲人看成自己的亲人;爱自己几分,爱别人也几分,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子女几分,爱别人的父母、兄弟、子女也几分;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分毫不差,这也就是“兼爱”。
墨子把使天下人兼相爱、交相利作为治理天下之乱的方法。因为在他看来爱人利人乃顺天意。兼爱可以使天下富而不贫,治而不乱。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万民大利。(《兼爱中》)
  《墨子》中有三篇专讲兼爱。墨子在其中首先区别他所谓的“兼”与“别”。坚持兼爱的人他名之为“兼士”,坚持爱有差别的人他名之为“别士”“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他为他的朋友做的事也就很少很少。兼士则不然,他“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他为他的朋友做到他能做的一切。作出了这样的区别之后,墨子问道:兼与别哪一个对呢?(引语见《墨子􀂷兼爱下》) 然后墨子用他的“三表”来判断兼与别(以及一切言论)的是非。
  所谓三表,就是“有本之者,有原,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墨子􀂷非命中》)“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三表之中,最后一表最重要。“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墨子判定一切价值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就是墨子用以证明兼爱最可取的主要标准。在《兼爱下》这一篇中,他辩论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非人者必有以易之。⋯⋯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学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兼爱下》)墨子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辩论,证明兼爱是绝对正确的。
而如何兼爱呢?兼以易别,爱人之身(室、家、国)若其身(室、家、国)。(《兼爱上》)
当然还得谈到兼爱的可行性
  墨子认为,兼士、兼君为天下人所取,且先圣六王亲行之,故兼爱可行(。《兼爱下》)
  2、为什么说兼爱是墨家的核心思想,它与非攻尚贤明志等其他九论的关系。
  我们先从前人的评价来看。
  其实真正是兼爱被大多数人认同为墨家核心思想的人是孟子。从所周知,墨家与儒家在兼爱上争执分歧最大。很明显,对儒家教义的维护,是孟子极度重视墨子“兼爱”之说,并对之进行尖锐批驳的重要原因。孟子对“兼爱”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历代儒士视为至明的真理。,孟子之后“,兼爱”成了儒者非难墨子的焦点,“墨子之学,其为儒者所诋訾,在于兼爱”。随着这种诋訾,“兼爱”在墨子学说中被突现出来。
俞樾在《墨子间诂序》中称:“窃尝推而论之,墨子惟兼爱,是以尚同,惟尚同是以非攻,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
  张惠言认为:
  “墨子本在兼爱。⋯⋯尊天、明鬼、尚同、节用者,其支流, 也。非命、非乐、节葬,激而不得不然者也。
  梁启超也有类似的说法:“墨学所标纲领虽有十条,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非攻’是从兼爱衍出来,最易明白,不用多说了。‘节用’、‘节葬’、‘非乐’也出于兼爱。⋯⋯‘天志’、‘明鬼’是借宗教的迷信来推行兼爱主义。‘非命’因为人人信有命便不肯做事不肯爱人了,所以反对他。”
  按照这些说法,“兼爱”是引发和衍生出墨子诸多思想、主张的主体;非攻是兼爱的表现,天志与明鬼是告诉人们为什么必须实行兼爱( 其实就是一种鬼神恐吓的方式),尚贤与尚同则是兼爱实施的平台等等。
  二、墨儒之争,兼仁之辩
  说兼爱必然要与儒家的代表孟子提出的仁爱作比较。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那么它与“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兼爱与又有什么不同呢?
  墨学的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相比,具有全新的意义。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周礼所规定的“亲亲之杀,尊尊之等”“。亲亲之杀”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尊尊之等”强调人与人在政治上的上下等级关系,而政治上的尊卑关系又依赖于血缘性的伦理关系。在这一关系网络中,每一个人都处于政治伦理上的依附或隶属状态,都不是政治上的独立存在,难以形成人人平等的意识。墨子的兼爱观把人从血缘性的关系中解
脱出来,使其获得了社会性存在的意义。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在政治上都是独立的,都是以对等的身份存在着,这里面显然隐含着平等的意识。平等意识又关涉于权利意识。墨子“尚贤”,强调虽“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既是人格独立、平等意识的体现,又是权利意识的体现。近代的民主意识,就是主张人格独立、政治平等,并以此为基础规定了人的权利与义务。墨子的“ 兼爱”“、尚贤”等主张,尚未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但不难看出,它有向这一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而儒家认为,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阐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能言距杨墨者,, 圣人之徒也。按照孟子的说法,墨子学说中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兼爱”。
  因为“兼爱”有悖“孝悌”,阻塞“仁义”,是使“孔子之道不著”的主要障碍,是无异于“率兽食人”的一股祸水。因此,要想保卫“先圣之道”和成就“圣人之徒”,就要抓住一个关键,这就是认清墨子“兼爱”之为“邪说诬民”,坚决拒斥乃至消灭这种邪说。而仁爱是有等级、有差别的,越亲近的,爱得越深、越多;越是疏远,则爱得越浅、越少。
  表面上看,墨家的兼爱大大好于儒家的仁爱,但我们都知道,历史最后选择了儒家,而墨家的兼爱只是如昙花一现,虽然盛极一时,却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那这又是为什么呢?且听第三部分-----兼爱的另一面
  三、兼爱的另一面
  墨家最终被历史大浪淘去,很大的原因在于其核心思想兼爱的可行性。墨子的兼爱观念是在春秋战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对儒家的等差之爱——仁爱的批判,从动机层面看是高尚的。但兼爱观念却难以付诸实践,原因是:首先,它有悖于人性自利的自然事实,是道德高要求,不符合人之常情;其次,资源有限的事实要求确立分配的优先秩序,战争年代尤其如此,但兼爱却不能提供这种秩序;再次,即使物质充裕,实践兼爱原则也缺乏效率;最后,“兼爱”理想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贤明高尚的君主。缺乏制度的保证。
  四、兼爱留芳
  墨家已随着历史的车轮远去,但兼爱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极大的影响与意义。
  1、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们的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兼爱的思想在其间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1)人际和谐
  和谐社会中基本要素就是人与人的和谐。墨家理论提倡视人若己、先己爱人、爱无差等的先进思想,可见,墨子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而这也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
  我们知道,人与社会是矛盾统一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究其一生,需承担多种社会角色,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处理这些关系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人际和谐。建立人与他人的和睦相处的关系,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到爱自己的朋友,到爱他人、爱一切需要关爱的人,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博爱。人际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社会和谐
  安宁稳定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之一,表现为组织结构健全,综合管理到位,社会秩序良好,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级制度的社会中,社会各阶层不可能平等相处,总是有一方高于另一方,剥削和压迫另一方。而我们国家现在实现的社会主义,认为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为真建立正意义上的民主、公平、友爱、安定的社会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保持这种和谐,实现的重要的途径就是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兼爱反映的是人类对自身同类的尊重和认同,是人类理性的直接表现,会对陷入困境中的同类表现出的同情、怜悯、关怀和帮助,并能够通过正当有效和文明的种种途径,化解和处理各种危机和矛盾。
  墨子的“兼爱”是一种无等级差别、无血缘亲疏的平等友爱观。墨家提倡的建立一个没有贫富差距、互助互爱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正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2、世界和平与发展
  再从世界形势看,墨子研究更有现实意义。比如当前最关心的和平与发展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墨子书是有很丰富的内容,对我们很有启示。
  世界的现实仍存在“大攻小、强执弱、富侮贫”的局面,世界性的大战很少,但局域性的非正义战争还不断发生。因此,墨家提倡的“非攻”、“救守”仍有其现时代意义。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我们不主‘和平主义”者,在当今存在着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的世界,发达国家欺压、剥削不发达国家的国际关系,就要积极吸取墨家的“菲攻”、“救守”的思想主张,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原则,以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发展,以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墨子讲的更多,因为兼爱,所以提倡非攻,反对侵略战争,不反对正义战争。中华民族有两个好传统,一个是爱好和平,再一个是反对外来侵略。这两个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才发展到今天。墨子的书刚好这两方面都有,一个是维护和平,一个是反对侵略战争。墨子维护和平有行动,有一整套的措施。他让侵略者得不到便宜,侵略就碰钉子碰回去。这个精神是儒家所缺少的,别的学派也不如墨子具体。

淡云孤雁 发表于 2013-2-22 16:31:27

  先秦时期的那些家,我知道多一些的就是儒家,而墨家了解的甚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墨家  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