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清影 发表于 2011-12-30 13:40:52

《诗词分韵》第一部-中古读音

《诗词分韵》第一部-中古读音(转发石三公子文)


    中古是距我们不远不近的历史时期,也是文化比较发达的阶段。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历史地位上,它堪称一道分水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对于诗歌来说。

    中古音与上古音有着很大不同,与今音的不同则更明显。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古读音都是后人拟定的,存在一定的主观盲目性。古音的读法既然与今音不同,且我们所知道的古音也未必准确,很多古音在今天读起来也不再叶韵,我们在读古诗词时会有时用今音有时用古音,这种混乱只有具备比较高深的古诗词知识的人才能分得清,其他人简直就是乱读一气。

    我有一个历年带高三毕业班的朋友,语文老师,并酷爱朗读。应该说这个人的国文水平不低了,但在朗读柳永词《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一句时,"看"字被读作去而非平。这种看似细微的错误却打乱了诗歌固有的节奏,节奏则是诗歌的命脉(节奏就是音乐)。

    一首诗可以没有韵没有思想,却不可以没有节奏!像这样的字我们习惯古读,而另一些字我们却习惯今读,像"嫁与弄潮儿"的"儿"字,这个字在中古音中读音类"倪",在"衣"韵,与今大不同。中古音似乎也没有"卷舌音",比如光荣的"荣"字在中古读音类"荧",在"英"韵,而在中华新韵中,荣、英正是同韵。在"京国会缨簪"中,"簪"在"因"韵而读音类"筋"。"欲教更入何人耳"的"耳"字,读音类"尼"在"衣"韵,因唐音无耳韵。声母"r"有发"n",有发"l"。"对影成三人"之"人",读音类"您",与"亲"同韵。"中峰依红日"之"日",读音类"历"与"密"成韵。"住为一川肉",读音类"陆","蒙恩早厕儒"类"鲁"。"湍险皆不若"读音类"诺"。

素月清影 发表于 2011-12-30 13:41:32

《诗词分韵》第二部--入声之消亡 (转石三公子文)
    入声可能是比较难弄明白的事情,尤其对于北方人来说。入声从何时有,到何时无,似乎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入声于诗歌,甚至对于语言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研究声从先秦开始就可以了(大约在前206年)而上古音韵由于资料匮乏,研究起来难度比较大。我们从先秦说起。入声是一个短促的塞音(-k,-p,-i)先秦以前,入声分为长入短入,在后世的语音发展中,长入由于声音拉长,导致塞音丢失(-k,-p,-t,-i),演变为去声。到西汉时期(约前206-220),语音和先秦比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研究资料主要是"汉赋"。汉代和先秦都有33个声母,但那时却不是使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汉语拼音的出现和使用,容我们以后再说。汉代的韵部虽然和先秦一样也是29个,但是其对应的字却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实韵部对应的字一直在变化)。阴阳入声对应字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已经基本接近隋陆氏法言的《切韵》了。在中国古音系统中,汉代的语音系统可以认为是上古和中古音系的过渡。
    汉代的声调也和先秦一样分为平上去入五个调,但已经有少量的入声转变为去声。魏晋南北朝(220-581)时期的语音就比较接近中古了,这一时期可供研究的资料不少,所以成果颇丰。这时候辞赋还是占据相当的份额,诗的发展却已经开始并展现出迅猛的势头。我们知道的"四谢"(灵运,惠连,庄,朓)以及南方的"范颜沈江"(日华,延之,约,淹)等人的辞赋多为参照。其中以谢灵运和沈约最为人熟知,后者更是"沈四声"的创始人。这个时期依然是声母33个,韵部却有42个,隋初陆氏《切韵》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南北朝后期的音韵。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很显著的情况,那就是去声大量出现,奠定了中古音"平上去入"四声的基础并延续到清末。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到了民国时期才开始彻底消除入声,"平上去入"四声名存实亡。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汉代就开始有入声向其他声部转化的现象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现象则更加明显。隋唐(581-836)时声母依然为33个,但韵部却多达50个,这与唐朝的兴盛已经民族大融合不无关系。由于隋时间比较短,中古这一时期基本指的是唐至宋这一时期。
    从南北朝时就开始有了词作品,但是就《词综》一书言,词与诗并无先后,早在《诗经》时期就有长短句的词,这是题外话,以后再说。但为什么要提起这一问题呢?因为在词当中,很多入声被派入其他声部使用,而在当时的语音当中,肯定还有相当一部分入声存在。至于到底是词影响了入声派入其他声部,还是由于语音当中入声已经大量减少而促使词中产生这种变革?我认为,应该是两者相互作用的。我们可以推断,此时的入声在很大的并且很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已经大幅度减少,从而促使词人采取"入派三声"的做法,而词的兴盛又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会话。
    晚唐-五代时期的"反切"与《唐韵》不符,《唐韵》的前身是《切韵》,这起码能说明晚唐-五代的音韵是不同于中唐以前时期的。这一时期有声母36个,韵部40个。这是自先秦以来第一次声母数目增加,以前变化的只是韵部。入声方面,屋沃烛三个韵部合并到其他韵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的"阴阳清浊"因缺乏资料,研究甚少。
    宋(960-1279)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其诗词都有着相当辉煌的成就。宋时期的"反切"完全不同于《切韵》,声母韵母比五代大幅度减少,入声开始模糊。其原因,尚无定论。宋有声母21个,声调依然是"平上去入"四声,但是,在宋词中出现了-t,-p,-k,这几个入声混押的情形,而在诗里面却很少。诗里面,入声虽然不随便使用,但在绝句的首句有时会使用与二句邻韵的字来押韵(试诗帖以外),这一方面说明词对押韵的要求没有诗严格,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语音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这么说,北方方言入声的消失起于宋代。
    元代(1279-1368)有声母25个,韵部19个。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南方人极其讨厌的"舌上音"和"儿化音"。这一时期虽然声母比宋代有所增加,但韵部却大幅度减少,这说明元代的语言较之宋代变化很大,并且有很多的韵部合并。元代最大的特点是入声完全消失。《中原音韵》,《中州音韵》都直接提到入声作其他三声,周德清提到:"入声派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尔。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根据各方学者考证,在元代遗留下来的语音资料里确实找不到入声的痕迹了。周氏之言,显然是对他用北方方言写戏剧而不符合音韵规范的辩解之辞。
    到了清代,虽然北方方言入声已经完全消失,却还是要分"平上去入"四声,这是因为旧四声毕竟延续了许多年,并在人们所见的古代文献中充分体现,而当时北方方言尚未取得"官话"地位,虽然"阴阳上去"取代"平上去入"四声已经形成事实,但尚不被当时所承认,我们见到的清朝时期的文献(比如康熙字典)上还是以旧四声为标准。但是在南方方言里,确实还有入声存在,只是地域缩小,数目减少了。

素月清影 发表于 2011-12-30 13:42:36

《诗词分韵》第三部--文与道孰为轻重
    韩文公言:文道合一。
    文者,格式也。道者,内容也。
    对于诗歌来说,文就是格律。这里的格律不单指平仄律。所谓道,其内容自然来自于思想。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诗歌中思想最为重要,只要有思想,格式就可以完全不顾了。往往有人会引用《红楼梦》中作者借黛玉之口对诗歌的理解"若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都可以不要了"。我想,可能这些人把诗歌也等同于其他文体来看待了。如学者们所说,诗歌最早是与音乐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诗在古代都是可以唱的(甚至是必须用来唱的),人们还从最早的诗歌典籍《诗经》中寻找来不少根据(这里我有不同看法,容我们以后再来论述,现在权且这样认为)。如果我们接受这种说法,那么,在古老的诗歌领域,它便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往往是形式决定内容。音乐对《风》、《雅》、《颂》语言形式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章法上来看,《周颂》里的诗,几乎都以单章的形式出现。而《雅》诗几乎都由多章构成,每一章的句子都很完整,而且每一章的篇幅都比较长。《风》诗虽然也由多章构成,但是大多数《风》诗的章节数都少于《雅》诗,每一章的篇幅也较《雅》诗要短。这种分章或不分章,每章句子有多有少的现象,显然都是由《风》、《雅》、《颂》这三种不同的音乐演唱体系决定的。再从文辞的角度来看,《周颂》里的诗句有相当数量都不整齐,词语也不够文雅,但是大多数却非常古奥。而雅诗的句子则非常整齐规范,词语也特别典雅,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象。《风》诗的句子参差错落,轻灵活泼,通俗又是其语言的基本风格。《风》、《雅》、《颂》在语言形式上的这种区别,音乐在里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有什么样的乐调,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音乐对《诗经》中《风》、《雅》、《颂》语言形式的影响有时可能是主导性的,在这方面,我们过去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过去在研究《诗经》各体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之时,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内容入手,认为是内容决定了形式,是先有了庙堂的歌功颂德的内容,自然就会有了《周颂》那种板滞凝重的语言形式。其实事情并不那样简单,有时候实际的创作正好与此相反,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先有了宗庙音乐的规范,自然就会产生那样的内容和语言,形式在这里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周颂》是这样,《雅》诗和《风》诗中的许多诗篇的产生也是如此,这在《诗经》的文本中可以找到证明。如当前的许多研究者都已经注意到,《诗经》中存在着许多固定的抒写格式和套语,按口传诗学的理论,这些固定的抒写格式和套语之所以存在,正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口传诗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形式技巧,这种技巧往往与音乐演唱的固定模式紧紧联系在一起,后世的歌唱者在创作中可以熟练地拿来套用。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在早期诗歌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这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往往决定了一首诗的语言形式。所谓"诗体既定,乐音既成,则后之作者各以旧俗。"(《毛诗正义》卷一)说的正是这一道理。
    诗歌可能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了,以后的其他文体,比如散文,都是从诗歌演化而来。我们知道,《诗经》后有楚辞,而楚辞则是赋的鼻祖,散文又是由赋演变。那么,从诗经到楚辞到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都是诗歌范畴,这中间发生和很多的事情,比如格律的产生,比如诗之由可歌到不可歌,比如入声的开始使用到入派三声。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诗歌的音乐性了(诗歌的节奏)。
    开始的诗歌,不是以内容为主,而是内容要服从于形式,那就是按照音乐的乐谱来填进相应的词句。这不单在宋词元曲中如此,早在诗经中就这样了。诗经中有很多固定的套路,所谓"一唱三叹"者也。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适应音乐的节拍而使词句变得毫无意义。
    那么,随着诗歌的发展,人们逐渐去注重内容,但诗歌的音乐性却始终没能丢弃。这一点,不单是在中国,西方乃至全世界的诗歌都是如此。通过对未开化民族歌谣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适应音乐的需要而把歌词改得面目全非,甚至骇毫无意义。诗歌得以传承而且盛久不衰,正是得意于音乐性这一独特特点(其实不单诗歌讲究音乐性,其他文体也同样讲究音乐性,只是不如诗歌明显罢了)。
    在发现了文字本身所携带的音乐性以后,人们就开始有意使词句与音乐脱离,格律的出现正是一个有力的说明。从简单上说,格律主要是指平仄律,即句子内平仄相间,对句间平仄相对,邻句间平仄相粘。很多人以为古体诗不讲究格律,其实严格地说,古体诗不讲究平仄律,但却很讲究声律,所以说古体诗其实更难写,因为它是依靠很好的乐感来照应音乐性(甚至古体诗都是严格按照音乐的节拍来写),而古体诗的韵脚又大不同于近体诗,我们所知道的"广韵""平水韵"、"佩文正韵"、"词林正韵"等都与古体诗韵大有不同。所以,有人说他写诗不讲究平仄,是在写古体(古诗、乐府等)其实是不太可能的。
    一直以来,我们其实都在严格的格律(声律)的规定下去写诗,即使你随手乱写的诗句,也是受千古以来声律的限制的,只是我们有时不知道罢了。有人说现代诗不讲格律,那也只是不讲究平仄律而已。中国的现代自由诗几乎是完全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受英诗影响最大,其余也受法诗,希腊诗等影响。英诗有"商籁"(十四行诗),法诗有"巴律",都是很有成就的诗体,我们至今依然在用。所谓"诗言志"也只是"在规定(或者说是我们心中既成的)格式下去言志"。所以历来给诗歌下的定义中,都无一例外地把"格式"包括在内。用黑格尔的话说:"任何否认诗歌具有音乐性的人都是大傻子!"

素月清影 发表于 2011-12-30 13:43:29

把朋友的文字转来了,算是交作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分韵》第一部-中古读音